閆洪香
“預防為主”是我國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也是學校衛生工作的指導方針。在學校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衛生宣傳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意義。 學校是一個特殊場所,容易造成傳染病疫情的傳播、蔓延和暴發流行。做好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對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保證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控制社會上傳染病流行的重要環節。現將如何做好學校衛生宣傳工作如下。
一、做好衛生宣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根據不同季節宣傳各種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知識。如簡報上先后刊登了《保護視力 預防近視》、《如何預防春季傳染病》、《維生素對人體生長過程中的影響》及《流腦的預防》等文章,對培養學生養成衛生習慣起到了良好作用。對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我們從一年級的小朋友抓起,培養學生講究個人衛生的意識。懂得人的身體跟個人衛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健康必須講究衛生,衛生才能健康。培養學生講究環境衛生的意識。比如家庭環境衛生、學校環境衛生等。通過環境衛生的增強,引導學生創造家庭的環境美和學校的環境美。培養學生講究公共場所衛生的意識。在養成教育中要求學生在公共場所能自覺做到愛清潔、講衛生。要做到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按年級按教材要求上好健康教育課,使學生較好地掌握課本上的衛生知識;按季節介紹和講解衛生知識,讓學生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常見病、多發病的癥狀、預防和治療措施;按班級上好勞動課。使學生從掌握規定的勞動技能的過程中,掌握勞動時應具備的衛生知識。我們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貫徹實施,著重地抓了三個層面:個人衛生中的衛生行為。如:飲食衛生、衣著衛生、身體衛生和保護身體等衛生行為;公共場所衛生中的衛生行為。如: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果殼。不大聲呼叫,不玩泥沙、磚石等;學習生活中的衛生行為。如:校園衛生,體育衛生,用眼衛生,用品衛生,勞動衛生等。
二、加強鍛煉,增強學生的體質
在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同時,我們還通過強化活動課程,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強化活動課程,做好常規活動,與體育老師配合,上好體育課,做好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課外活動。分年級按要求上好,同時,組織小型多樣的體育活動和競賽;興趣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棋類、球類、小制作、田徑、文藝、剪紙、攝影等興趣活動,調動學生的心理,促進學生健康。
三、做好學生入學體檢和免疫接種工作
做好新生入學體檢,通過建立健康檔案,及時了解學生免疫接種情況,對未參加計劃免疫者應及時補種疫苗。在一些傳染病的流行高峰時期,校醫要掌握學生的免疫狀況,如果學生免疫水平低下,可以集體接種相應的疫苗或免疫制劑。
四、做好學校傳染病的控制措施
健全學校傳染病報告機制:健全學校醫療保健服務設施,配備專職校醫或兼職衛生教師負責傳染病的報告管理工作。加強晨檢報告及缺課報告登記,及時發現新病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嚴格執行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定,責任疫情報告人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發現有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疫情報告。對發病學生做好隔離、治療工作,對癥狀較重的學生或傳染源做好解釋和心理安慰工作,避免因傳染病的發生而導致學生的恐慌心理。
五、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宣傳
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進行宣傳,下載一些有關防治近視、齲齒和體育鍛煉等有關健康知識的視頻,利用健康教育課有選擇的給學生看。并自制了《學生預防甲型H1N1流感普及知識》《預防齲齒,從我做起》、《安全防范知識》《交通安全知識》等電腦課件,其中的內容和色彩圖像深受學生的喜愛,從中培養了他們學習的情趣,學校衛生宣傳工作在學校衛生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中作。
總之,認真做好傳染病的監測,控制好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保護好易感人群,搞好學校公共衛生建設,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是做好學校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