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文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興趣、意識和技能的必修課,它有別于傳統的科目,也不同于計算機課程,目前還沒有形成既定的教學模式。結合我擔任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十多年來的經驗以及和同行們的體會是:都說學生喜歡微機課,但是很多學生上信息技術課真正喜歡的是機房里的計算機,而非課堂本身。如何讓學生既喜歡計算機又喜歡所講授的課呢?為了破解這個難題,我著重在課堂教學語言上下功夫,積極探索課堂教學語言對日常教學的重要作用,經過自己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F結合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心得。
一、學科術語準確規范、操作示范嚴謹精練
俗話說的好:賣啥的吆喝啥。任何科目都有其相關的術語概念,其術語就界定了科目內容和范圍。信息技術中的硬件、軟件甚至各細節都有對應的名稱、術語。讓學生學會用術語去認知、去復述,那么學生對這一科目就會形成比較科學的界定。如果一味的用這個、那個去代替的話,用不了幾節課就會亂成一鍋粥。為避免這樣的局面,我一開始就用科學的術語幫學生建立信息技術系統樹。我在敘述時認真推敲語言的準確性和規范性,盡量不會使學生產生疑問或誤解。例如 “選定”和“選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經常被混為一談。兩者的區別在于:“選定”是做標記,而“選擇”則是指執行一個命令。學生信息技術課時少,為了在短暫的一堂課中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我在備課時總要仔細、反復地推敲,詞語要經過慎重的選擇,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條理分明,具有鮮明的邏輯結構。例如講授開機過程時:“當我們啟動電腦電源后,經過數十秒的等待后,就會靜止到一個畫面,我們稱之為桌面;桌面最下面一個長條我們稱之為任務欄;桌面左側排列的一些像郵票樣的圖片我們稱之為圖標……”講授時教學語言盡量做到干凈利索,言簡意賅;抓住重點,有的放矢;讓自己吐字要清晰,讀句分明,堅持用普通話教學。
二、語言富有情感不冷面、慷慨陳詞激興趣
課堂教學語言是師生雙方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橋梁。親切、富有情感的課堂教學語言能使學生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我們很多信息技術教師長期跟冰冷的電腦“朋友”打交道,進而人也變得冷冰冰起來,上課時面部表情冷漠、語調平淡、語言干癟,只知道對著話筒、捏著鼠標一板一眼操作、講解,而忘了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學生。因此我經常注意讓自己的教學語言感情充沛、富有激勵性和感染力,并結合自己的眼神、手勢和嗓音等體態語言滋潤學生的心田,感染學生的情緒,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相融”。例如在講信息技術與生活一節時,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我采用了這樣一段開場白:“人類生活在一個充滿信息的世界中。信息技術可以說是一門古老而又嶄新的技術。說其古老是因為自從有了人類開始人們就開始使用信息技術:如語言的出現,最初的結繩記事等,說其嶄新是因為我們現在所說的信息技術是以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技術,是現代的核心技術。信息技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并從根本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讓我們共同去見證一下信息技術的魅力吧?!?/p>
三、幽默風趣潤心田、比喻恰當牢掌握
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基本概念和理論性的教學內容,往往使教師感到棘手,使學生感到抽象、枯燥,記憶較困難。在講授時,如果教師運用風趣的語言、適當的比喻,就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輕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
四、體態語言促交流、情感互動長教學
體態語言是對教學語言的有機補充,恰當地運用體態語言有時可以表達出用口頭語言不能表達出來的信息,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每堂課一開始的師生交流,雖然時間很短,但對整堂課卻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師進入教室時,步伐應穩健、鎮定和自信,速度適中,面帶微笑,目光慈愛、柔和并透著嚴肅環視整個教室。教師走上講臺后的第一句話“同學們好”,語言應凝重,情感要真誠,眼神要關注全體學生,不能浮于形式,更不能心不在焉、虛情假意。在這幾秒或是十幾秒鐘的時間里,通過教師的體態語言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慈愛,對學生的信心和鼓勵,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松、活潑。
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正視回答問題的學生,流露出信任的目光,應說“請某某同學來回答”,并盡量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和表揚,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信心和鼓勵,從而消除因可能回答不出問題而產生的害羞和畏懼心理。教師不應該用手指直指學生、直呼其名,更不應該對回答不出問題的學生進行譏諷和蔑視。走動的姿態不僅是教師精神狀態或風度的表現,而且還有傳遞教學信息的意義和作用。如果一個教師一節課始終站在講臺上授課,課堂會顯得單調而又沉悶。而教師若能適當地在教室內走動,課堂就會變得輕松而富有朝氣,能夠促進師生雙邊教學活動,密切師生關系,加強師生課堂上的感情交流。例如,在提出問題時,教師若走下講臺,在學生中間提問,則會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和他們共同探討、共同參與的和諧氣氛,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學生上機練習時,教師應當徐步而行,觀察學生完成情況并進行個別輔導,對做得較好的學生,用手輕拍他的肩膀,對他點點頭,以示表揚和鼓勵。
總之,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不管計算機發展到什么程度,不管教學現代化程度到達如何高度,語言作為教師工作的基本工具,仍然是其他任何方式所無法取代的。作為教師,要注意教學語言,善于運用語言技巧,課堂上的語言要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幽默詼諧,富有感染力,使學生透過教師高超的教學語言,探知到教師思維的過程,學習到思考問題的良好方法,從中體驗到思維過程的快樂,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