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恩奇
而所謂語文教學語言藝術,就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教學規律和審美原則,正確處理教學中的各種關系,把語文教師知識和信息正確有效地傳遞給學生的語言技能活動。
呂叔湘先生指出:“語文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研究語文教學的科學化和藝術性,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必由之路。語言是一種藝術,它隨時都在向人們綻放它的光芒,展現它的美,我們教師正是和這種藝術天天打交道的語言工作者,是不斷探索這種藝術奧秘的教育工作者。作為一位合格的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帶著飽滿的熱情,做到情動于衷,切忌語言的平鋪直敘、平淡無奇,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文體、不同內容的文章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教學語言,如導入、提問、過渡、、評價、結束語等都要考慮到,為學生創設生動的語言環境,使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學習效率。下面我就教師的“講”談談自己對教學語言的一些看法:
一、導入語要“異”
好的導入語就是一堂課良好的開端。它是一堂課開始時,教師為新課講授而說的話,它可以引發學生興趣,調適教學氣氛,是切入新舊知識的銜接點。課堂導入語的“異”,是指形式和語言的奇異、奇特和標新立異。如果你著裝漂亮,必定會吸引過往路人的注意。同樣,作為教師,如果能使得自己授課前的導入語新穎,奇特,那么必定會吸引孩子們的注意,能在剎那間擒住孩子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生活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年代中的孩子,在網絡、電視和報刊的影響下,知識面不斷拓寬,那些理性、陳腐的陳述,逐漸被他們淘汰,他們需要的是那些新穎、奇特、標新立異、能夠引起他們興趣的導入語。導入語的“異”不僅能有效地體現教師課堂用語的藝術性,還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提問語要“精”
“精”在字典中的解釋是“精巧、細致,提煉精華,除去雜質。”提示語就好似一盞明燈,在黑暗中,為你照明前進的方向;提示語又好似一個舵手,在你快要觸礁時,讓你轉變航向,順利駛向彼岸;提示語又好比一支號角,在疲乏的時候,能激起前進的動力。所以,著眼于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提高及其身心的全面發展,每位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去備學生,考慮問什么,怎么問,確實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思維信息和思維空間。
三、過渡語要“順”
順則通,通則美,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過渡語是起了承接、小結的作用,是教師鉆研教材、抓住內容之間聯系的切入口,是教師在找到激發學生思想火花知識點的基礎上,組織提煉語言,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的必要步驟。如果教師的過渡語講究藝術性,不要讓學生感覺到是一個教學環節明顯向另一個環節的過渡,意識到是老師帶著自己在一步一步有條有理地學習新知識。而是要在適時、巧妙、靈活的點撥中讓學生感覺到這是心與心的交流,沒有過渡的痕跡。
《真正的好孩子》中有一個片段,講黃鶯和喜鵲爭相夸自己的孩子,烏鴉卻在一旁不做聲。在處理這個片段和下一個片段“小鳥回巢”銜接時,我用了這樣的過渡語:“漂亮的外表,動聽的歌喉,真讓人羨慕不已,然而,光靠這些,就能稱得上是好孩子了嗎?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這樣,非常自然地過渡到了下一片段,整堂課也隨之和諧起來。
四、評價語要“賞”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教師鼓勵和開發學生創造力的賞識性的評價語言,是不可低視的“動力資源”,在一定的場合,一句話可以產生巨大的“現場效應”,有時甚至可以改變學生的人生。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就曾在小學1-6年級隨機抽取20℅的學生,對他們進行“未來發展的測試”。然后面對學生對說:“這些學生有很大的學習潛力。”八個月后,老師獲得如期的結果;一年后再次測試,這些學生的成績還在提高。針對他的測試,教學七八年的我,也三次通過書面形式對自己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如果老師說你“真苯”、“太差”時,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老師說你“聰明”、“懂事”時你又有什么感受?你喜歡上哪門課、喜歡哪位老師?結果發現97℅的學生在被老師表揚“聰明”、“懂事”后很興奮,覺得自己確實很聰明、懂事,在學習、紀律上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為之付出了具體的行動;90℅的學生喜歡善于鼓勵自己的老師及其所教的課程;96℅的學生在被老師批評后覺得無地自容,對待學習和紀律都是灰心喪氣、不求上進。這些測試和實驗充分證明老師語言影響力之大。
當然,老師的評價要注意實效,既不要大肆夸張“你是未來的科學家…..”,也不要泛泛而談“不錯、很好……”。學會面對全體學生,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能起到“夸”、“啟”、“逗”、“賽”、“激”等效果,讓學生在評價中成為勇于嘗試、敢于探索、不斷進取、具有積極健康心理的開拓型人才。在師生雙邊活動中,教師的“講”只是教師從事教育的手段,教育才是真正目的。教師的“講”,應該學生體驗到的是平等、自由、民主;感受到的是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學生享受到了成功,實際也是教師享受成功。
總之,一盆鮮花,會使你的房間增添不少光彩;一首優美的樂曲,會使你疲勞的身心頓時感到輕松舒展;峭壁上的勁松,能給你奮發向上的力量;風景秀麗的西子湖畔,會讓你留戀忘返……美滋潤著人們的心靈,給人以愉快的享受。人們熱愛美,尋找美……。不是槌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臻于完美。教師的言教以其特有的感人魅力,在傳道、授業、解惑中產生春風化雨的作用力,希望每一位稱職的教師都注意自己的語言技巧和修養,使學生能在你的教育下成為新時代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