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化妹
你可知道,在我國社會城市化進行的激烈競爭中,人口遷移流動日益頻繁,在我們的身邊,有著這樣的一個群體,他們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擔。他們,便是一群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缺少父母的直接關愛和教育,加上祖輩、親戚情感溺愛和教育方法不當等原因,導致大部分留守兒童在道德品質、學習成績、性格缺陷、心理障礙等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同時由于隔代教育弊病頗多,許多留守兒童萌生了“自己不如別人”“被人遺棄”的思想,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和順利的健康成長。
一、家庭關愛
1.轉變觀念,擔起責任
有條件的父母,應該把孩子接到身邊;一時無法把孩子接到身邊的,要認真從孩子成長需求的角度出發,平時要常回家看看,并盡量多與孩子交流,創造更多的時間與機會和孩子交流溝通,在情感上多給孩子慰藉。
2.掌握方式,適當鼓勵
他們不是孤兒,卻有著孤兒一般凄慘的境地!他們也有父母,但卻享受不到跟父母在一起的快樂!嚴重的甚至出現心理失衡,心理健康發展受阻,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若是犯了錯,萬不可拳腳相加,要多分析、引導、溝通,從思想道德上進行教育,要讓孩子體會到不在身邊的親情和溫暖。
3.交流互動,傾聽心聲
父母可以通過打電話,寫信等方式經常與子女進行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傾聽子女的心聲,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積極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真正關心子女的成長,要讓孩子體會到不在身邊的親情和溫暖,使他們能夠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
二、學校關愛
1.尊重“留守兒童”,了解“留守兒童”、貼近“留守兒童”
針對留守兒童特殊的心理健康問題,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必須切實為留守兒童做實事,做他們樂于接受的事,細心觀察留守兒童的言行,來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防止教師、同學歧視留守兒童;
2.使用恰當的教學評價方式讓留守兒童增強自信心
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資源,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針對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點進行分類管理,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卡,加強與家長的聯系,通過電話、網絡、書信等形式,內容上要突出孩子的學習情況,心理狀況,以及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建議,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關注。避免部分兒童與社會上不良少年接觸,使留守兒童日常的學習生活都在學校統一管理下有序進行,并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
3.經常對走讀或住校留守兒童進行家訪
更多地關心留守兒童的生活和思想狀況,引導和幫助他們樹立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對有問題的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引導。根據孩子心理特點,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和鼓勵,多運用先進事例來激勵他們奮發向上,逐步培養孩子道德成長意識,使留守的孩子們有較好的親情和教育補償。
4.學校教育是留守兒童教育的重要教育環節
老師是學生的父母,如果老師不能以像父母的感情來對待留守兒童的話,就會很明顯地給學生加重心理上的負擔。老師應該從心理上、學習上、生活上加大對學生的輔導。我們要特別關愛住校“留守”的學生,因為他們遠離父母,要讓他們感到學校的溫暖,感到老師的親切,讓他們感到老師就像父母一樣,讓他們在學校里感到生活的愉快,把學校看做他們的家庭。
5.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活動
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增加留守兒童與教師接觸的機會,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動來吸引學生,如書畫比賽、文藝活動等,鼓勵留守兒童積極參與,在活動中鼓勵他們主動與同學交往,注重培養他們合群、樂觀、開朗的性格,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培養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和環境。
6.加強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建設
我們要經常對留守兒童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留守兒童健康的思想道德觀,正確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三、自我關愛
1.“熱愛生命、尊重生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學校與留守兒童的父母必須教孩子掌握最基本的自我保護教育, 學校、家長應密切配合,鼓勵留守兒童努力學習,在不斷完善自我個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校園心理文明建設和社會公益活動中去。
2.“自我提高,自我發揮”
發揮其自主參與的熱情與積極性,鍛煉留守兒童的社會活動能力,從而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信心。這樣,便能很好地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教育能力和水平。
四、社會關愛
社會是孩子生活的最大的現實課堂。社會“大課堂”的政治、經濟、風俗、習慣等無時無刻不在給孩子打上或好或壞的烙印。因此,社會環境的好壞,對孩子尤其是對留守兒童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特別是輿論宣傳工具、報刊雜志網絡以及各種文藝節目對他們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著模范的推動作用。為了凈化他們的心靈,必須治理好社會環境。有人提出應當將留守兒童納入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之中。我認為是必要的,還應該加大法律保護監督力度。只有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部門、各個方面都一起行動起來,緊密配合、步調一致,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采取多種方法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上好社會這堂大課,才能卓有成效的培養他們的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高覺悟的一代新人。
留守兒童問題是當今社會存在的一個普遍和焦點問題,應該得到全社會的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僅關系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農村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甚至會影響我國教育的整體發展水平,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關愛留守兒童,不僅是家庭和學校要做的工作,更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愛,共同的期待給了我們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追求給了我們共同的渴望。我們絕不能讓一個“留守兒童”成為“問題孩子”。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他們真實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讓他們在社會這個大家庭里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