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貴杰
當今的農村小學,由于社會環境和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再加上農村單親家庭、留守兒童的增多,逃學、曠課、不交作業,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在課堂上不專心,學習任務不能按時完成,同時,他們在家騙父母,在學校騙老師,沾染不良習氣。問題學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多,如何轉化這些問題學生以成為農村教育重中之重。
一、用興趣愛好、把心留在學校
逃學、曠課、這些問題學生向往校園外的生活,而無心留戀在校園里的學習生活。其主要原因是學校里沒有問題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曾經在給一個逃學的學生做思想教育時,聽他這樣說過“學校里沒有什么好玩的、校園外可以掏鳥窩、捉泥鰍很好玩。”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對于把學生的心留在學校很重要。2014年我接手的五(2)班中就有這么幾個經常逃學、曠課的學生。經過幾次對他們思想教育失敗后,我放棄了這種說教的教育方式。為了不讓學生逃學,我利用農村寄宿制學校課余時間多的特點,每天放學后都組織他們去打球。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沒有學生在逃學。甚至在放學時還會說:“老師,走打球去。” 德國文學家歌德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而我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留不住學生的心。”
二、榜樣的力量、提高學習動力
不交作業,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在課堂上不專心,學習任務不能按時完成。有可能是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等之多問題,但歸根結底是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或者說是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生不知道我為誰讀書、為什么讀書。學生的想法是在學校里混幾年后就到外面去打工,延續著父輩們的生活。所以說不交作業,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在課堂上不專心,學習任務不能按時完成主要是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或者說是學習目的不明確。要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就要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是一副興奮劑,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結合農村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可以從學生熟悉的人來給學生樹立學生學習的榜樣。比如把他們村中的大學生樹立成他們學習的榜樣,讓他們比較大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和小學畢業后去打工的工作。讓學生明白大學生也是經過刻苦努力學習的結果,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使學生從心底產生我也要讀大學,我也要成為別人羨慕的人,我要好好學習。
三、用家校聯系、改掉不良習氣
學生在家騙父母,在學校騙老師,沾染不良習氣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家校聯系不夠而產生的。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社會上經常流傳這么一句話:“5+2=0”,意思是說學生在學校里接受了5天的教育,但因為周六周日在家,家長沒有約束好管教好,放任自流,加上又接觸了社會,受到了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結果把5天在學校的教育白白浪費了,一切又得從零開始了。說明家校聯系對學生很重要。但是在農村由于學校和學生的家離的很遠,教師不可能經常進行家訪。用電話與家長溝通,很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面打工,不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而留在家里照顧學生的爺爺奶奶有的沒有通訊工具,無法與他們溝通交流。所以學生學生在家騙父母,在學校騙老師,沾染不良習氣。因此,在農村要想家校聯系渠道建立好,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學生的鄰居或親戚的電話也納入的范圍。隨時掌握學生在家和學校的言行,使其慢慢改掉不良習氣。
四、用寬容的心、感化學生行為
農村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學生缺少的是父母的關愛。學生的成長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因此教師需要給予這些學生除師愛以外的愛。這些學生不愛干凈,成天在泥地里摸爬滾打,一身臟兮兮的或是隨地吐痰不講衛生。針對這一問題和現象,不知在班上強調了多少次,但情況依然如故,沒什么作用。記得有一次在一起打籃球時有一位學生又隨地吐痰,恰恰把痰吐到了我身上,我沒有發火、只是輕輕的對他說了一句以后別在亂吐痰了。到晚上下輔導課時他悄悄地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老師我保證以后再也不亂吐痰了。”幾個字。果然,從此以后,沒有看見他在亂吐口痰。所以用一顆寬容的心來感化學生比一味的譴責學生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