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芝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聾校的語文課還擔負著幫助聾生克服聽覺和語言障礙、形成與發展語言的任務。聾生學習語文不僅僅是學習語言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種溝通交流的工具。這個工具掌握得好與差,直接影響聾生其他課程的學習。因為,在某種意義上講,對聾生而言,語文學習的工具性大于語文的人文性。
怎樣進行聾校語文的教學,其方法有:
一、識字教學
學詞識字是聾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一)字音教學
教師可把生字當作聾生要交往的新朋友,激發聾生學習生字新詞的興趣。借助拼音讓聾生自己讀出字的發音,再以小組讀、個別讀等方式了解聾生發音情況,糾正錯誤讀音。然后再去掉拼音以字卡等方式來檢查聾生掌握情況。學習字音的同時也是對拼音的復習。
在拼音教學方面要注意與“溝通與交往”課程之間的銜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
(二)字形教學
字形教學重在引導聾生掌握漢字的結構系統,即筆畫一部件一偏旁部首一整字,其中偏旁部首是關鍵。教師要根據聾生的情況循序漸進地引導聾生掌握筆畫、筆順、部件、偏旁部首和字形結構,為聾生自主識字奠定基礎,聾生初接觸的漢字大部分是獨體字,此時要讓他們掌握好生字的筆畫、筆順。隨著識字教學的深入,聾生接觸到的漢字越來越多,結構也越來越復雜,而筆畫位置變幻莫測,不能有效地幫助聾生記憶字形,這時要引導聾生運用部件、偏旁部首和字形結構來分析漢字,特別是要注意偏旁部首的表音表意功能。
記憶字形的有效方法有筆畫結構分析和比較辨析法。
筆畫結構分析法是通過分析漢字的結構來記憶字形。聾生記憶字形時容易記住字的整體,而忽視一些細節部分,避免寫錯字。
比較辨析法通常用于幫助聾生區別形近字和同音字。漢字中有許多形近字,而在知覺活動中,人們整體知覺優于部分知覺,因此聾生容易混淆一些整體相似而在細節部分有差異的漢字。例如,對于“辨”“辯”和“辮”三個字,聾生往往分不清它們,使用時容易發生錯誤。運用比較辨析法可以幫助聾生對形近字進行區別。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容易混淆的字列出來,將有差異的部分用不同顏色加以標示,在視覺上突出形近字之間的差異,同時通過組詞和釋義的方式幫助聾生了解形近字之間的區別。
(三)字義教學
字義教學是聾生識字教學的重點,它在實質上是詞義教學。低年級字義教學分為單獨識字和隨句學字,方法上主要是通過出示圖片、課件、手語、動作示范和表情等直觀方式,調動多種感官參與進行。中高年級的識字教學通過隨文識字的方式進行,字義教學要培養聾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選擇適當的字(詞)義的能力,注重詞語積累和運用,對字(詞)義的理解主要側重于字(詞)在課文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字(詞)義教學在聾校非常重要,低年級要打好基礎,到了高年級也不能忽視。
在字義教學上還可采用替換比較法,即將生詞中的一部分進行替換,然后對幾個詞語的詞義進行比較辨別,如將森林、樹林和樹木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學習;選擇比較法,把詞語的幾個詞義放在一起,通過上下文聯系進行比較選擇;創設情境釋義法,即有些生詞在課文情境中不太容易理解,教師可以結合聾生學習和生活創設情境幫聾生理解詞語。例如,學習“琳瑯滿目”一詞時,教師可以引導聾生回憶在商場中都看到過什么商品,在聾生紛紛回答后,教師再進行總結,指出商場中的商品可以用“琳瑯滿目”來形容。
聾生識字是音、形、義同時學習的過程,教師再進行識字教學時,要幫助聾生掌握漢字的音、義、形,注意音、義、形三者的聯系,對字音適當要求,重在字形、字義的教學。同時,可以識字分開在課堂上以識為主,課中留下五分鐘的時間教聾生寫。
二、句子教學
句子教學的一般步驟是:1.借助媒體和句子對照,初讀句子;2.借助多媒體、情景完整地理解句意,正確地讀句子;3.媒體和句子交替,反饋句子的讀音、文字和句義的掌握實際情況;4.指導朗讀,熟讀句子;5.提出句式,按句式說、寫句子。
句子教學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看圖學句
看圖學句,是運用圖片賦予句子內容的形象教學句子。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圖畫,從圖到文,用看圖獲得的形象與句子中的語言文字對照,幫助聾生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從文到到圖,用語言文字加深對圖畫內容的認識,也就是把句子的內容與句子的音、形統一起來,最后達到掌握句子的目標,看圖學句,不但通過直觀讓聾生理解句子的意思,而且要重視培養他們的正確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看動作演示學句
事物是發展變化著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句子教學中,最難的是讓聾生感受事物的變化,并從變化著的失態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此,有些句子采用動作演示手段十分有利于聾生體驗,既有利于正確理解,又有利于表達。
(三)看多媒體演示學句
用多媒體輔助句子教學,可以將事物瞬間的動態變化或遠離聾生生活經驗的情景引入課堂,使聾生在情景中學習句子、理解句子、掌握句子。
(四)指導朗讀句子
在句子教學過程中,指導朗讀句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聾生沒有口語基礎,不知道話是怎么說的,語音也不清晰,但通過具體的朗讀指導能幫助聾生體會有節奏讀句子的語感,領悟詞語表達的語法規律,進而內化成習慣,提高聾生語言表達能力。當然,對于聾生朗讀的清晰性不能按對普通學生的標準來要求。在朗讀的形式上也可以依聾生的情況邊說邊打手語。
(五)舉一反三進行說、寫句子練習
用聾生自己積累的詞語替換課文中的句子中相應的詞語組成新句,或用其他所學的句式替換呈現的句式,舉一反三地練習說、寫句子,幫助聾生加深對句子的理解,豐富聾生的表達句式,培養聾生的變異思維。
(六)擴句練習
在聾生掌握主、謂、賓簡單句式的基礎上,引導其補充定、狀、補的成分構成語義更豐富的單句。并隨著理解力的提高,進一步學習復句,增加句子的表現力。
聾校的字詞教學應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