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轉眼十幾年過去了,我當過中學老師,也當過小學老師,但在小學任教時間要長些,小學班主任要面對6、7歲至—11、12歲的兒童,工作繁重、枯燥、無味,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勝任這項工作,并把自己從繁重中盡量解脫出來。,
一、對學生,擁有愛心。
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有愛才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有時是一種教育手段,有時是一種教育觀念。只有正確和熟練地學會用愛的方法,把愛化成股股清泉,傾注于學生的心靈,才能使他們全面健康地成長。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愛心付出,才有真心回報。
98年剛剛20歲的我在新興小學任教時,教了一個叫蔡的孩子。他的父母每天忙著做生意,對他疏于管理。久而久之,他養成了逃學的壞習慣。我接班時,他已經是班級里的逃學大王了。了解到他的情況以后,我曾經聲嚴色厲地批評教育過,曾經苦口婆心的勸慰誘導過,也曾經用小紅花、小星星鼓勵誘惑過,都不見成效。最后,我沒有辦法使出了最原始也最有效的一招——每天早晨接他上學。一天、兩天,十天、半月,總是我到他就到,終于有一天,我生病了,我沒有按時到他家門前,而他也就如愿以償的逃了一天課。晚上,當他媽媽把他從游戲廳抓到我的面前時,我又是疲憊又是失望的說不出話來,他也呆呆的傻在那里。彼此就這樣僵持了五六分鐘,最后我說:“你走吧”他終于哭著回答:“老師,我錯了,明天開始我一定按時到校。”果然第二天,他自己背著書包上學來了。雖然老毛病偶爾還會出現,但是他終于還是懂得了老師的苦心,一步一步的回到了學校,回到了班級之中。
我們做老師的對孩子都有愛心,但是表達的方式卻不盡相同。很多人在提到教師時,總會與“嚴肅”、“不茍言笑”聯系在一起。比如“嚴師出高徒”。但我認為,“微笑”的力量才是無窮的。因為我知道,只有每天給學生燦爛的微笑,才會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發展。在學生取得成功時,我會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學生感到失落時,我會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學生犯錯時,我會用微笑送去寬容。因此,我用微笑和真誠的關心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信賴。
二、班級管理的三種方法。
1、1.角色互換。
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我常采用角色互換的思考方法,把自己當成學生進行換位思考。這樣處理突發事件的結果往往是事半功倍。
就在前幾天, 一位家長打來電話,說孩子的一本字典不見了,我當時也很著急。第二天我及時調查和了解情況。我先安慰她幾句,就讓學生不必擔心,老師一定幫你找到的。第二天是周末,我們利用下午班會這個時間,給同學們講了一個故事:(也是真人真事)一位教師,在她年輕時曾擔任過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有一天,一個頑皮的學生趁操場無人,把老師新買的自行車放了氣,放學時,,那位女教師十分生氣,而那位肇事者卻始終不肯露面,后來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沒想到,過了三十年,一個學生輾轉找到這位老師,請求幫忙尋找那位老師,他說:“三十年來,我總是想起這件事,當時不敢承認,可是這么多年每當想起就睡不著覺。我必須要找到那位老師,當面向他道歉。”最后在我母親的幫助下,他的愿望終于實現了,從此以后,他也能睡個踏實覺了。講完這個故事以后,我對我的同學們說:或許你只是開了一個玩笑,或許只是偶爾的喜歡,但是,如果繼續下去,你會為此終身后悔。老師相信每一名同學都不是這樣的孩子,也不愿意一生背上“小偷”的包袱,相信你能正確處理好這件事。現在請每個同學給老師寫一張紙條,如果是你,就寫“是我”,如果不是你,就隨便給老師寫幾句心里話,老師會幫助你的。紙條收上來以后,我果然看到一張字條上寫著“是我”。我高興極了,沾沾自喜的覺得自己處理的恰當、合理、有效。可是令我郁悶的是第二天上學時并沒有字典出現。我終于意識到這位同學還是心存顧忌,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我又一次開班會,首先向這位勇敢而不肯露面的同學表示了敬意,再告訴他把這所謂“撿到的”字典交到值班室,不必告訴老爺爺自己的姓名,請傳達室爺爺教給我就好了。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值班室師傅喊我:“楊老師,有個學生送來,說是你班同學丟的。”我開心極了,我的手里收到的不僅是一本字典,更是一個同學的信任和托付。事后我了解到,丟失字典的同學平時對人不禮貌,經常欺侮別人。這位同學當天受了欺負,出于氣憤,想要讓他著急才作出了這樣的傻事。
當然,這種事情在每個班級里都曾經發生。處理的成功和失敗有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位同學的純真、善良是我處理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是我始終認為,只要平時加強教育,注意防范,可以從很大角度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
2、2.寬容與懲罰
俗話說:"“人無完人,十個指頭有長短。"”況且我們教的是小學生。一個班級里學生的差異是存在的,有的學生遵守紀律,學習又好,這種學生老師不用操心,但是有的不能很好的遵守紀律,有的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不誠實,還有亂拿別人的東西,有的會惡作劇。這些問題的出現,我進行細思、分析,根據各異采用各種方法。如對紀律差的學生,不能一味地批評,還要肯定他們的優點。好動、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肯定的同時指出不足和要求。要求他們必須擺正學與玩的位置,隨著一天天的長大,要增加自控力,正確處理好學與玩的關系,要指出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我用激將的方法告訴他們:“老師知道你一定能改正不足之處,而且現在已經改了,不信,同學們看一看。"”這樣一位不守紀律的同學也只好乖乖的聽人你講課了。
著名教育家孫云曉說:“沒有批評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我很同意這種觀點。孩子有過失時,恰好是教育的良機,因為一個人知道自己犯錯的時候,內心都有一種要接受懲罰的準備,這是一種心理需求,為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問題是怎樣去做——首先要肯定他是一個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錯誤。你可以對他說:“你確實很優秀,但是今天這件事,你傷害了別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辦……”
懲罰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和目的,是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負責任,事實上,處理得當孩子會吃一塹長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為一個富有責任感的人。
3、3.競爭與示范。
讓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增長其才能的重要途徑。在改革開放的現代社會,我們更應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和耐挫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將來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在班級中建立競爭機制,創造競爭氣氛。
孔子早在兩千年前就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我注意時時、事事、處處以身示范,如學習中范背課文,板書工整;生活上注意衣著整潔,彎腰撿紙,提前到校,收到了雖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說到這里,我想起一件小事:很久以前,我曾經發現學生們往往躲避老師,不愿對老師問好。當我問他們原因的時候:孩子們七嘴八舌“我們問好的時候,老師都是愛理不理的”“老師說我們煩”還有學生說到:“我就愿意給張老師和宋老師問好,因為他們總是笑瞇瞇的回答我們”是啊,有些生活中的細節就是這樣被我們忽視的。從此以后,無論何時,只要有孩子向我走來,問“老師好!”我總是不忘微笑的回答“你好”。現在每天早晨我走進教室的時候,班級里先到的同學都會熱情的與我打招呼,“老師好”的聲音也此起彼伏。我總是從“大家好,你們好”快樂心情開始一天的工作。
教好書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時,班主任日常表現出來的事業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給學生以極強的示范作用和影響,從而轉化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斷地給自己充電,認真鉆研教材,努力讓學生喜歡上課,喜歡學習。
教育有規律,但沒有一條規律適合于所有的學生。在今天——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責任是塑造學生的個性。是把我的學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有骨氣、健全的人。
總之,在小學當老師是辛苦的,無味的,這些年來,我確確實實付出了無數的心血與汗水,但我也確確實實得到了社會的贊譽,上級的表彰,但我最珍惜的,還是我的學生們對我的愛。我還記得講臺上莫名出現的草珊瑚含片,我還珍藏電話里祝福的短信,我還記得當愛人離開,孩子生病,我孤立無援的時候,孩子們一聲聲問候。我將永遠保存一個孩子的珍貴留念:這是一個淘氣的男孩在小學畢業前夕花了1個月的晚上時間折的一千只紙鶴……回首教師生涯,我付出了太多,但有了你們,我依然無怨無悔。
設計者姓名:王亞光
地址:黑龍江省依安縣新興鎮小學
郵編:161532
聯系電話:13796302960
工作單位:黑龍江省依安縣新興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