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江
課堂教學是圍繞著完成既定教學目標而在課堂中發生的一種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師生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的教師能夠對課堂環境進行精心的布置,對課堂氛圍進行恰當的營造,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對學生參與進行積極的引導,對差異學生進行高度的關注,對教學效果進行準確的評價。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變得高效、快樂和諧。二十七年的數學教師生涯的體會,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斷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高效課堂,談談自己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形態,集中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它是一種融學生認知建構與情感激活、教學控制與情境創設為一體的教學形態。高效課堂也是一種教學理想,其意義是為現實教學產生一種動力、牽引、導向作用。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是教師永遠的追求。因此,高效課堂應是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即從追求高效的教學理想轉化成實現教師高效地教和學生高效地學的教學狀態。
一、 一、了解學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1.了解學生個性
。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中高興得到老師的夸獎,,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共同前行。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式的競爭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讓全體學生能夠共同進步。
2.2.了解學生原有認知基礎
。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二、好奇興趣的喚醒
1.導入更吸引人。萬事開頭難,好的課前導入不但能營造輕松的教學氣氛。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應注意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將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產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1).課前導入,,出示目標
。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進課堂就可以或讓學生聽聽與課文有關的錄音或音樂,,或講一個與課文有關的小故事,,或展開一段與課文有關的精彩對話,,或利用視頻短片導入等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2)(2).設置提綱,,引導自學
。課前寫好小黑板,,課上通過小黑板讓學生看,,明確自學要求,,即自學什么內容,,用多長時間,,如何檢測等,,并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問題等等。而學習目標與自學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學生以激勵比賽方式最好,,因為比賽可以激發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
(3).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而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
2.2.興趣更易激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在講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在講臺下流露出消極厭煩的情緒或自己做別的事。這種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的講解很難對未親身經歷過的學生產生興趣。運用電教手段,,可以通過聲、光、色、形,,將數學的教授過程直觀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例如:我在教“基數”和“序數”這兩個抽象的概念時,是很難用語言向兒童說清楚的。教學時,充分利用多媒體,大屏幕出示8只形態不同的小動物,然后讓學生從左、右兩邊去數,一共有幾只,通過數數,學生就知道這個“8”就是動物的總數。然后再讓學生從左往右按順序數,問學生第8只是什么動物?從右往左第8只又是什么動物?為什么都是第8只,卻不是同一種動物呢?用這樣的直觀教學,既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領會到“8只”和“第8只”所表示的意思不同。8只是動物的總數,第8只是指次序排列在第8只的那個動物,從而讓學生理解基數和序數的不同含義。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法,是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是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條件
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傾聽學生的發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為教師要擅長接學生投過來的每一個球,,特別是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這也是作為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最好表現。
四、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學習氛圍。
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愉悅地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創造力量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努力創設出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有利于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有利于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教師要經常聽取學生對于本學科學習的建議,并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要盡最大可能地尊重學生意愿選取學習方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不要挖苦諷刺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要以真誠的眼光注視學生,親切的語氣教育學生,信任的心態引導學生。營造民主、寬松、和諧氛圍的主動權在教師手中,教師必須主動地承擔改善師生關系的責任。
五、展開幽默的翅膀
課堂教學中適當的幽默有助于營造寬松的氣氛,有效溝通師生之間的關系,打破學生的顧慮,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最終增強教學的向心力。同時,教師的幽默可以緩和緊張的課堂氣氛,消除阻抗,建立師生情感的紐帶。例如,在講“分數的意義”中的“平均分”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中的“同時”時,我將“分子”、“分母”比作兩個同學,要給他們分蘋果,一個分得多,一個分得少,再問“分子分得多”“分母分得少”行不行?這時同學們異口同聲說:“不行!”我說:“噢,知道你們的心情和我是一樣的,你看看‘分母不愿意,生氣了,該咋辦?”“重分!”這幽默風趣的語調使同學們豁然開朗,心時眼里笑開了花,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所闡述的問題迎刃而解,理解得透,鞏固得深。也就是說,幽默風趣的語調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樂學。
六、形成良好的習慣,,為高效的課堂保駕護航
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應該使課前、課堂和課后等方面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我們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我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新。
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師生雙贏,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才會樂學、好學、自主地學、創造性地學,才會為他們今后能成為創新性人才奠定基礎。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