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互聯網+”模式已成為我國先進行業發展的主流。本文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從“互聯網+圖書館”的思維模式出發,對“互聯網+圖書館”的發展方向進行總結,并從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的建設、建設途徑、服務平臺的信息安全與標準化三方面,論述了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的發展建設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圖書館”;圖書館服務平臺;信息安全
“互聯網+”主要指“互聯網+傳統行業”,但這種結合并不是一種簡單的相加,而是通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讓各個傳統行業實現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為發展創造新的方向?!盎ヂ摼W+圖書館”是互聯網實踐過程中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互聯網與圖書館發展理念的深度融合,突破傳統圖書館發展模式,形成新理念、新措施,最終推動圖書館行業的創新和轉型。
一、“互聯網+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和思路
(一)積極開展跨界融合
跨界融合主要指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對原有傳統行業業務模式進行合理轉換,利用互聯網將各種資源進行共享和使用,以達到相互彌補的效果。圖書館的主要作用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日常所需的資料和文獻,但在時代的進步中,人們深受互聯網的影響,圖書館的作用漸漸被互聯網所取代。針對這種情況,如果想要保證圖書館有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需要采取跨界融合的方式,將圖書館與眾多新型技術相結合,在實施“互聯網+”思維的同時,對圖書館自身的發展和規劃進行合理研究,通過二者的有機融合,實現共同發展[1]。
(二)加強圖書館發展的創新意識
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離不開創新技術的支持。因此,在“互聯網+圖書館”模式形成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將創新意識發揮到極致,利用技術的不斷創新促使圖書館朝著良好的態勢發展。在技術創新過程中,人們需要對圖書館的基本情況和作用進行了解,只有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之上,才能通過互聯網技術創新帶動圖書館作用的提升,為今后“互聯網+圖書館”思維下的下一步圖書館服務平臺建設增加新的途徑。
二、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的建設思路
(一)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的建設理念
在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如果能將讀者的需求全面滿足,得到用戶的認可,便是圖書館服務的真正價值所在。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的建設也應該將這種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傳承下去,將用戶放在服務的首位,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為用戶提供更多的精神體驗,以此來增加圖書館的多層次服務。首先,“互聯網+圖書館”模式需要對資源服務用戶進行整合,這其中包括為用戶解答相關問題、教會用戶如何使用新型式的服務平臺等;其次,對用戶需求進行統一分析,從中確立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實現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例如,圖書館不能將為用戶解答問題當做工作的最終環節,而是要從根本上避免問題的再次出現,提升用戶在使用圖書館時的服務體驗。另外,在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建立時,應將用戶需求轉變成圖書館的建設動力,以創新為主,將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一一滿足,以此來實現服務水平的提升,并從根本上提高服務水平。
(二)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的建設途徑
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的建設途徑很多,可以選擇現代化商業模式,也可以進行聯合建設。在國外,很多大型圖書館采用了商業化的建設模式,但在引進國外圖書館發展模式的同時,仍需要一個長期的適應和修改階段,并且在很多方面用戶們需要進行適應。因此,如果選擇對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實施商業化建設,工作人員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例如,對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平臺進行了解,為了滿足用戶急切的需求,對一些不可或缺的功能進行梳理,還要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能力等。相比之下,聯合建設方式顯得更加自由,實現大型圖書館與小型圖書館的相互協作、相互發展。但在實際工作中,這種建設模式自我國并不成熟,仍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積累和完善階段,而且想要讓這種建設模式形成一定規模,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克服重重困難,積極總結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需要具備哪些動人的創新點[2]。
(三)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建設中的信息安全與標準化
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具有很強的共享性,雖然這種共享性為圖書館帶來了很多優勢,但同時對圖書館信息安全問題造成了一定困擾。信息安全所引發的問題有很多,如信息泄露、數據改動與丟失、版權被盜等。因此,“互聯網+圖書館”的建設需要對信息安全問題提高重視程度,例如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定期對信息進行檢測和分析,配備專人對信息安全問題進行監督和管理,并采取定期匯報制度向管理部門匯報,還要注重對信息安全知識的普及,一旦遇到問題,可直接反饋給有關部門,實現信息安全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另外,在平臺開放過程中,標準化的設計十分重要,需要將其貫穿于整個建設過程。首先,在標準已經確定的情況下,應以國家或國際標準為依據,將建設標準進一步提升;其次,在建設標準處于空白狀態時,相關部門應加快新標準的建設工作。我國圖書館在建立和完善時需要積極參考國際化標準,利用下一代服務平臺建設將這一空白填補,爭取在發展過程中取得服務的主導權,尤其是在中文處理和交換服務中,標準化建設顯得特備重要;最后,需要對行政環境進行查驗,在確保適應于開發環境的前提下,促使多重標準的和諧統一。
總結:綜上所述,我國的科學技術和互聯網發展速度依然在穩步提升,從根本上確保了“互聯網+圖書館”的發展逐步趨于完善?!盎ヂ摼W+圖書館”的建設需要一些硬件、軟件以及發展理念的有效支撐,圖書館工作人員應提升原有服務,以用戶為導向,形成新的行業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秦磊.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圖書館聯盟協同創新模式研究[J]. 圖書館學刊,2017,39(01):42-45.
[2]田曉迪,孫博陽. 下一代圖書館服務平臺的電子資源全流程管理功能——以Alma為例[J]. 圖書情報工作,2016,60(17):65-69.
作者簡介:
張艷芳(1983年-),女,漢族,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本科,助理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