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 胡培

[摘要]隨著國家城鎮化建設的推進,房地產用地量需求突增,由于房地產用地的特殊性,越來越多的企業用地被規劃占用。在大力發展房地產的過程中對土壤及地下水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土壤及地下水環境的良好對土地的再使用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從房地產發展過程中引發的人口密集問題,企業發展情況,農產品需求增大造成的農業發展以及配套道路交遙發展的方面分析了由房地產發展所造成的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并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房地產;土壤地下水;污染
近些年,中國房地產業就呈現出一種超高速發展的態勢,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眾所周知經濟的高速發展勢必會帶來或多或少的環境問題。盡管房地產業對于中國的經濟奇跡居功至偉,但中國房地產業在最近十多年的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住房條件改善及經濟發展給國人帶來的福利。其中,房地產業對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環境的影響,已經逐漸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
1、房地產增長導致人口密集產生污染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大力推行,城鎮面積的快速增加,人口居住方式由之前的分散式村莊變成現在集中居住,在新規劃的居民住宅用地以人口爆發式的形態突增長期居住人口,人口的分布也越來越集中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消費水平上升,使生活排污劇增。有資料表明,城市人口的人均生活排污量大大高于鄉村,如果這些排污不能得到妥善處理,就會造成環境污染。這是人口數量增多,從生活方面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2、房地產增長帶動企業發展造成污染
2014年4月公布的土壤污染調查公報顯示,我國土壤污染情況不容樂觀。根據國務院決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國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該次調查歷時8年,實際調查面積630萬平方公里。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污染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污染類型以無機型為主,有機型次之,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無機污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從污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污染超標范圍較大;鎘、汞、砷、鉛4種無機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
首先,我國工業企業每年排放污水多達400億m3,污染了全國20%-30%的水體,利用這些污水灌溉的農田面積約占我國灌溉總面積的45%。我國平均每年有效灌溉面積約為8.46億畝,也即平均每年用污水灌溉3.8億畝,從而1998年以來累計有58.49億畝農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當前,我國有污灌區131個,約60%是1998年之后新增的。污灌區的土地大都受到重金屬、放射性物質、礦物等因素的污染:例如遼寧的8個大型污灌區多環芳烴檢出率達89.1%;銀川某污灌區水稻中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10倍,已經無法食用;浙江東部污灌區67.3%的土壤被致癌物質多氯聯苯污染。
其次,大氣中的有害氣體主要是工業中排出的有毒廢氣,它的污染面大,會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工業廢氣的污染大致分為兩類:氣體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氣溶膠污染,如粉塵、煙塵等固體粒子及煙霧,霧氣等液體粒子,它們通過沉降或降水進入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屬冶煉廠排出的廢氣中含有鉻、鉛、銅、鎘等重金屬,對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產磷肥、氟化物的工廠會對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塵污染和氟污染。
3、房地產增長促進農業高效生產過程產生更大的污染
房地產的高速發展,使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開始逐漸成為居民居住使用土地,農業用地的越來越少,使得農業發展越來越以高效、高產的方式發展。在生產過程中,農藥的頻繁使用,農膜的廣泛推廣。對土壤地下水環境造成了更大的影響:
農藥對土壤的污染土壤中的農藥主要來自:①直接的施用;②通過浸種、拌種等施藥方式進入土壤;③漂浮在大氣中的農藥隨降雨和降塵落到地面進入土壤。農藥茌土壤中的殘留與土壤的類型、有機質含量、酸堿度、金屬離子的種類和數量、水分含量、通氣性、植被種類和覆蓋率、微生物種類和數量等因素有關。
農藥在土壤中的消失機制一般與農藥的氣化作用(物質從液態轉化為氣態的過程,有蒸發和蒸騰兩種形式)、地下滲透、氧化水解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有關。
農膜是高分子有機物,在土壤中主要殘余成分是聚烯烴類化合物,降解周期可達300-400年。殘留在土壤中的農膜會破壞土壤結構,阻斷土壤孔隙連通,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影響土壤中水肥氣熱的交換和動植物的生長,導致土壤水分、養分不均衡分布(或匿乏或富余),引發土壤次生鹽堿化或是土壤沙化,導致土壤肥力質量下降。
4、房地產增長配套道路交通造成的環境污染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會對區域的水土、植被、動物生存環境及人們的居住、生活環境與人文景觀帶來影響,施工、運輸過程,更會污染大氣、水質,帶來噪音,這違背了交通運輸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一是大氣污染。汽車尾氣已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90%~95%鉛和碳化合物、60%-70%的氮氫化合物來源于城市公路交通,13%的粒子排放和3%的S02的排放也是運輸造成的。2其中公路機動化交通是造成地區和全球環境影響的尾氣排放的主要源頭,占總污染量的75%以上,上海和北京在非供暖期間機動車排放co、HC、NOX三項分別占排污總量的86%、90%、56%和60%、86.8%、54.7%。二是水質污染。運輸影響地下水,一方面,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改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流和水質,有時會導致洪水、水土流失、淤泥的增加或地下水的枯竭,從而影響排水系統的形式和地下水的分布;另一方面,運輸產生的粒子排放物及其他排放物會污染水源,也會通過排水系統,導致土壤的酸化以及其他形式的土壤污染。此外,交通運輸還會導致土壤侵蝕,響生態平衡。道路挖掘的廢棄材料可能會毀壞自然生長的植被,并加重侵襲和破壞邊坡的穩定性,交通運輸車輛經過各類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地區時,交通擁堵、航班延誤、各類突發交通事故等造成的經濟財產損失、時間浪費、人員傷亡,不僅損壞自然生態系統,而且對人文環境造成混亂和傷害。
在此情況下,控制房地產過度發展已成為我國擺脫土壤污染困局的必由之路。為此,政府應該實行嚴控房地產占地,甚至在各地實行房地產占地的零增量政策。
具體措施有二:
(1)保護耕地,且受國家基本耕地紅線的同時還要嚴格審批轉作他用的農耕用地,防止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面對中國耕地嚴重不足的嚴峻形勢,采取各種措施,預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環境的因素,穩定和擴大耕地面積,維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質生產能力,是預防和治理耕地的環境污染重要手段。
(2)優化房地產行業,近些年大力發展的房地產行業,雖然在經濟角度一定程度的拉升了我國的經濟總量,但是近些年房地產泡沫也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在經濟層面上使更多實體經濟走向停業,整頓甚至倒閉,在環境層面對環境尤其土壤地下水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污染。所以,優化房地產行業對經濟,環境以及國家的長久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結論:
(1)近年來,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上升速度較快,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的非常積極的影響,但是在房地產爆發式增長的過程中,產生了諸多的環境問題。
(2)房地產行業爆發式的增長過程中容易對土壤地下水產生污染的因素有:由房地產發展帶動的人口密集、上游企業發展、高效農業的發展以及配套道路等因素。
(3)保護耕地數量,優化房地產行業,國民經濟應以實體經濟為主,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使國民經濟擺脫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