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仕武
摘 要:從當前的水利經濟發展情況我們不難看出水利事業發展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必要基礎,同時還是當前水利事業自身獲得快速發展的主要構成部分,只有水利經濟健康發展才可以很好的促進水利資源的開發,同時獲得水利事業的快速進步。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水利經濟自身的穩定發展給予相關的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水利經濟;促推;開拓創新;發展
文章編號:1004-7026(2017)18-0071-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426.91 文獻標志碼:A
1 現行的水利經濟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1.1 水資源市場構建不完善
水利自身有著一定的資源性和基礎性,同時還擁有一定的經營性與公益性等多方面的特點,我們國家針對于水利經濟的發展在很久的一段時間中主要都是把劃經濟原則當成是其自身發展與運作的基礎,只關注投入,不注重產出;對于經濟效益有所忽視。這就令當前的水價和其自身的價值存在差異,這就嚴重制約了我們國家水市場以及水資源生產市場的快速發展。
1.2 不合理的水價
水資源自身的有效流動的引導形式就是通過水價去完成。使其能夠為多種用水所需求的水價作為主要的指導,水價可以有效的對水資源進行配置,有效的實現水資源自身的合理使用;而且水價自身是不是合理也對生態系統的改善與水污染的防治是不是能夠有效的進行產生制約。可是,當前所采取的水價和成本價相比要低一些,不能夠有效的反映出其自身的價值,也不能夠很好的對當前的市場的供求關系進行分析,然而針對節水型社會的建設也缺少幫助。
1.3 缺少市場觀念
在長遠的計劃經濟下,行政方式是解決水問題的主要手段。 但是,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不僅要求我們發揮行政手段的作用,而且要合理利用各種經濟手段,調整當前的水力市場,實現建設。 在水市場競爭調整中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
1.4 單一投資渠道,國家財政支持不足
水利工程的主要投資者是國家財政,中國水利投資單一,水平較低,渠道不足等特點。 有限的國家財政資源和重型施工任務導致了水利工程施工期延長,甚至一些項目還沒有完成對干渠老化現象的配套設施。
2 水利經濟運行措施
2.1 水利的經濟效益實現應該設置有效的水價機制
我們繼續開展水價改革。 首先要實行階梯式測量系統的國內水價定價,實行固定利率加價制度,加大落實水價差價計算體系。 另外,水價的征收和計算也要相應調整。 結合供水企業的成本和上游水價變動以及當地水利建設和供水成本作為調整供水價格的依據。 然后建立水價管理制度,有效利用水資源經濟效益,提高群眾對節水意識。 除了保護水源之外,還要注意水資源的價值和治理成本的反映。
2.2 通過水利產業基金的構建,積極的吸收社會資金
建立并且完善農田水利建設資金上的穩定提升機制,建設并且健全小型農田水利專項資金民辦公助的機制,拓寬水利建設的基金渠道,吸引了很多的社會資金。設立相關的水利科技等發展基金,提升科研上的投入,促進科技研發水平上的合理提升,從而對現代化的水利建設給予保證。激勵社會各類的主體完成有效的投資,合理的發揮出市場體系的積極作用,從而可以加大力度的得到水利建設所需求的資金。
2.3 財政投入是水利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水利經濟的發展要求財政投入的持續的增加,水利建設的快速進行需要資金直接的進行投入。針對財政支出和各級政府的投入的比例應該給予有效的確定,需要省財政積極的進行好引導,省財政府也需要給予地方一定的水利上的投入,地方需要高校的使用省財政撥款,真正的實現專款專用,除了這些之外還應該強化配套的資金。縣級財政有效的完成資金上的投入,結合當前市場的需要,對投資的重點進行確認。
2.4 不斷完善相關監督機制
不斷的對水利資產等相關監督機制給予完善,從而使其能夠對當前我們國家水利資產自身的合理經營給予充分的保證,并且使其能夠積極的提升我們國家水利資產的監管,使其可以保證水利經濟自身的穩定運營。真正的設置合理的水利資產監管體系,首要要做的就是對各項水利資金進行評估。從而給予科學的決策。此外還應該強化水利投資上的監管,提升成本建設和工期建設以及質量建設方面的監督力度。
結束語
我們國家水利經濟要想獲得快速的發展還是應該將科學發展觀作為基礎的指導,合理的配置相關的資源結構,真正的把社會效益和當前經濟效益發展融合在一起,實現水利經濟自身的穩定發展,在目前我們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里應該快速合理的對水利經濟的地位給予提升,真正的實現水利經濟的科學和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肇.水資源系統工程[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2012(26-38).
[2]王成環,王洪太,于明,等.論水利經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