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俐婧
摘 要:鼓子秧歌是一種十分具有藝術特色的舞蹈,是在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所形成的,最初起源于山東魯北平原地帶,形成初期還被人稱之為“跑秧歌”或“打鼓子秧歌”等,而當地人則將其成為“鬧玩意兒”或“跑十五”。鼓子秧歌因為其獨特的道具“鼓”而出名,鼓能夠有效豐富舞蹈的氛圍、確定舞蹈的風格、拓展舞蹈的表演空間,還能夠強化舞蹈的表意功能,人們將鼓子秧歌寓意為美與豪放之氣的象征。本文主要針對鼓子秧歌中鼓的功能及意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鼓子秧歌的獨到之處。
關鍵詞:鼓子秧歌;道具;鼓;作用
中圖分類號:J722.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7-0138-01
一、鼓子秧歌發展及“鼓”元素的藝術地位
對鼓子秧歌的起源與發展進行探索,能夠清晰的感受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歷史文化底蘊的形成,它彰顯了我國悠久的輝煌發展史。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值得我們不斷的傳承和發揚,因為它有著存在的原因以及獨特性。本文中所提到的鼓子秧歌,豪邁的舞蹈動作、穩健的藝術風格、濃郁的藝術魅力都促使著“鼓子秧歌”以其獨特的姿態立于民族藝術之林。“鼓子秧歌”包含“傘、鼓、棒、花、丑”五個行當:“傘”是整個秧歌隊的指揮,所有的舞者都要跟著“傘”的動作而變化各自的動作及整體的陣法;“棒”在秧歌隊伍中是“武生”的角色,雙手持棒而舞;“花”是秧歌隊伍中的女性角色,右手持扇而舞; “丑”即扮丑,主要是指丑角在秧歌中的滑稽表演,它豐富了秧歌的表現內容,帶動了整個秧歌的表演情緒,起到錦上添花的藝術效果;“鼓”是秧歌隊伍中的主體部分,鼓聲陣陣激蕩著人們的內心,仿佛激勵著人們不斷奮進。
在舞蹈展示的過程中并不是僅有“鼓”這一種道具,鼓子秧歌的道具還有棒、花、傘等道具,更加的突出了表演的獨特性。“鼓”是鼓子秧歌中最關鍵的道具,為表演增添了光彩。與此同時,“鼓”兼具指揮的作用,和“鼓”有同樣功能的還有“傘”,其他三種則主要起陪襯與烘托的作用,使得整個表演更加豐富飽滿。但是,“鼓”作為“鼓子秧歌”的主體,它的地位至今還是無法撼動的。道具的多樣性以及功能的差異性使得“鼓子秧歌”有主有次、層次分明、主體明確,彰顯出“鼓子秧歌”的恢宏之氣,以濃郁的陽剛之美、粗獷的藝術魅力打動人心。
二、鼓子秧歌中“鼓”的動作及表演風格分析
(一)鼓子秧歌中“鼓”的動作表現形式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很多傳統的藝術也在保留原本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和創新,當然鼓子秧歌也不例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無論是在動作上還是技術要求和結構上都更加完善化、成熟化。它的動作形式以動靜結合為主,銜接更加流暢、自然,使得整個表演如行云流水,表演過程中不歇不止。我們以“鼓子秧歌”中的“劈鼓子”為例來談。“劈鼓子”時,雙腳成八字位挎鼓而站,雙手于身側兩旁以肘帶臂升至斜上手位,繼而手心向下在腹前劈鼓。劈鼓時要求瞬間發力,與此同時借著這股力量,左后肩自然向下拉動,膝蓋順勢下沉,自然壓顫后拔地而起。整個動作皆由這股瞬間暴發之力而起,從臂至手,由手到鼓,從肩到腰,由腰及膝,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二)鼓子秧歌中“鼓”的表現風格與特點
鼓子秧歌中“鼓”的動作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字:“穩”、“沉”、“抻”、“韌”。“穩”是對“鼓子秧歌”整體動作形態的總結,將山東好漢穩重偉岸的形象展現出來。“沉”則是對“鼓子秧歌”內在精神的凝練,“鼓子秧歌”雖然注重節奏的明快,但是在內在上傳達給人的是一種厚重沉穩的歷史感,不輕佻更不繁復,在粗狂簡單的動作線條里傳遞的是最簡單明了的力量之美。“抻”與“韌”都是對“鼓子秧歌”具體動作、動勢的概括,鼓子秧歌重在節奏,這個節奏的起始、發展和完結在具體的動作上實際上是一個先發力、再延伸、最后收勢的過程。這是力量在瞬間釋放的過程,要求表演者要掌握好力度,做到收放自如。
三、鼓子秧歌中“鼓”的意義
鼓子秧歌是一個民族歷史發展的體現,是一種精神的傳揚。其中的“鼓”作為最關鍵的道具,屬于一種特殊的媒介,能夠通過鼓的運用將舞者的氣場和表達的寓意傳遞給觀眾,是該地區人們對舞蹈最初的理解,利用豪放的舞姿、歡快的節奏和宏達的場面抒發他們內心的激情,這種不加修飾、粗狂不羈的情感又以一種更強烈的氣息感染著觀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山東地域性風格通過這一獨特的道具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鼓子秧歌”中“鼓”的出現與發展透露出濃郁的歷史文化韻味,也展現出舞蹈道具對一種舞蹈藝術形式的成就。“鼓”成為“鼓子秧歌”精神的集中體現。
四、結語
任何一個傳統藝術文化都是我國歷史發展的耀眼之處,是一種文化的象征,源之于生活,又在生活中不斷升華,是人們在生活中通過探索和挖掘而逐漸產生的。鼓子秧歌亦是如此,它們選擇鼓作為道具,而這小小的鼓走進了他們的生活,可見“鼓”這一元素的選取是十分重要的,它將“鼓子秧歌”中的動態美和形象美以一種可觀、可聞的方式呈現出來,日益成為當地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
參考文獻:
[1]石小鋒.淺析鼓子秧歌的基本體態和動律[J].教育教學論壇,2010(08).
[2]喬小云.淺談鼓子秧歌中“鼓”的功能[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