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志斌
杭長高速鐵路建設征地拆遷跟蹤審計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顧志斌
2011年5月開始,我們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浙江(萬邦)分所承接了杭長高速鐵路征地拆遷的跟蹤審計任務,我有幸參與其中。在五年多的審計實踐中,學到了許多有益的東西。現就談談我們的做法和體會。
做到關口前移﹑防范于未然。傳統的審計方法一般是在征遷工作結束之后進行的事后審計,對于造成的重大損失已經難以挽回。目前提倡的跟蹤審計是事前﹑事中審計相結合,對于征遷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能及時予以糾正。
合乎節約投資,化解風險,加強管理的要求。應用跟蹤審計,貌似將工作戰線拉長﹑增加了建設單位的成本,實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確定拆遷范圍的第一時間就介入調查審核,直至征遷工作結束全程跟蹤,使建設單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效防范風險,強化管理;使建設單位與審計機構﹑當地政府及時溝通,及時采取措施,節約投資,體現審計成果。
有利于杜絕拆遷過程中滋生腐敗問題。拆遷補償項目涉及資金大,往往就會成為為腐敗行為滋生的多發區,審計機構參與重大拆遷項目的跟蹤審計,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拆遷單位﹑被拆遷戶與上級管理部門的相互勾結,套取補償資金,從而在源頭上及時防范和遏制腐敗行為的發生。
在建設方與被拆遷方兩者之間起到橋梁作用。鐵路征地拆遷是鐵路建設的第一步,它對鐵路建設的工程進度具有決定性意義;征地拆遷又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處理不好容易激化矛盾,因此審計承擔著建設方與被拆遷方兩者的橋梁作用,處理好各方關系不偏不倚至關重要,而且在審計的同時又不能影響征遷進度。
對征遷范圍的審計。對于征遷審計介入的時間點非常重要,一旦確定了征遷范圍并完成公告﹑評估等工作,實則為事后審計,許多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及時糾正,達不到節約投資的根本目的。這就需要審計人員在確定拆遷范圍時就全程跟蹤審核,對于不符合政策規定的拆遷房屋予以剔除核減。在工作方法上,我們采用在由省統征辦測繪的最新衛星圖紙(CAD)上標注被拆遷房屋,對有疑問的房屋,深入現場丈量勘察﹑拍攝影像資料留存等方法。
例如:根據上海鐵路局148號和200號文件,征地紅線內的房屋和環評線(即鐵路外側軌道中心線30米)內的住宅列入拆遷范圍,環評線內的企業以及附房碰到環評線主房未碰到的住宅不列入拆遷范圍。在事前確定拆遷范圍時,我們在了解了蕭山區某鎮的上報拆遷范圍后,要求其在省統征辦編制的最新版衛星圖紙上將被拆遷戶的名字標上,對其中沒有的房屋或有疑點的房屋,會同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去現場勘查丈量,最終將35戶環評線外的地方政府“搭車”拆遷戶剔除出拆遷范圍,核減三千多萬元拆遷補償及安置款。
對征遷協議的審計。征遷協議的審計是征遷審計工作的核心內容。主要應把握以下幾點:
①數字加總的錯誤。鐵路征遷工作時間緊迫且又涉及廣大的農村地區,一些基層干部在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時都是采用手工計算填寫的,在工作量較大的情況下難免會產生誤差,這就需要審計人員利用電腦邊匯總邊檢查。
②政策套用的錯誤。鐵路征遷是呈線性的,會涉及多個不同的鄉鎮,且各個鄉鎮的補償獎勵標準又不盡相同,這就需要審計人員收集到各個鄉鎮的征遷政策并熟練掌握,知道協議上的補償獎勵金額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是否存在政策套用的錯誤。
例如:根據蕭山區人民政府蕭政發[2010]45號關于調整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征地補償標準包括征地區片綜合地價﹑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以及征地調節資金三塊內容,由浙江省統一征地事務辦公室按照鐵路需征用的土地與鎮街結算征地資金。但蕭山寧圍鎮對于轄區內經濟作物較多﹑而補償標準較低的情況,在鎮政府制定的征地拆遷實施辦法中又增加了青苗補償費1.6萬元/畝,屬于重復補償,我們在審核中予以了核減。對于鎮街提出的補償標準太低要求單獨補償的情況,我們與建設單位﹑當地鐵辦﹑鎮街工作人員等相關各方按照一事一議的程序就補償事項形成會議紀要,避免了重復補償。
③一戶一檔資料的審核。鎮街提供的一戶一檔資料應當包括征遷協議書﹑試算平衡表﹑評估報告﹑身份證復印件﹑戶籍資料等;如果是城市房屋還應包括房產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如果是企業應提供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復印件和企業職工花名冊﹑職工社保繳納資料﹑近3年的納稅申報表等資料。我們主要審查一戶一檔資料是否齊全﹑完整,對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進行認定。
對評估報告的審計。征地拆遷工作中涉及的房地產估價公司,多由拆遷區域主管部門直接委托產生,缺少必要的招投標程序,缺乏必要的監督。另外,同一地域內的估價實施辦法有時也不盡相同,群眾反映強烈。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容易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受制于人,往往發生違背房屋價格評估制度和職業規范的行為。雖然房地產評估公司有其專業的評估資質,同為中介機構,我們本沒有理由指出對方存在的差錯。但在實際工作中,對于發現的明顯不合理事項,我們也有義務盡到善意提醒的責任。

例如:通過審核評估報告,我們發現數家企業土地性質實際為集體建設用地,但地方政府及評估公司按照國有土地評估補償,造成多計3000多萬元補償款,在審核予以了核減。又如:在對房屋評估數據進行分析性復核中,我們用“裝修評估值/房屋的主房面積”,得出每平米的裝修單價,發現其中的幾戶高的離譜,一般的農村房屋裝修單價在幾百元/平米左右,一千多元已是比較豪華的裝修了,而有一戶農戶的裝修單價達到了3萬多元,房屋評估金額只有67萬元的情況下,裝修評估金額達到了2500多萬。我們對此要求評估公司給予解釋,對方單位在查實后發現是數字上的加總錯誤給予了修正。
征遷補償公告的審計。征地拆遷補償公告是防止暗箱操作,保護被征地農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是征地拆遷審計的重要環節。截留﹑擠占挪用﹑虛報冒領補償資金等侵害農民利益問題的發生往往與征地拆遷補償不公開﹑不透明有直接關系。審計中,我們重點關注了公告的時間﹑地點﹑形式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公告的內容是否全面。征地拆遷應當進行征用土地公告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征用土地公告應當公布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批準用途﹑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等相關內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應當公布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支付方式以及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等相關內容。未依法進行以上兩個公告的,被征地農戶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和征地補償﹑安置手續。今年下半年,杭長高鐵(紹興段)錢清鎮征遷辦副主任伙同被拆遷人利用冒領無主房﹑虛增新房﹑虛增裝修補償金等手段騙取征遷補償金960多萬,且犯案半年多來一直無人發現,直到最近突然失蹤,鎮政府報案后騙局才揭開。如果能夠有效實行公示制度,便可以抑制此類事件的發生。
特殊事項的審計。鐵路征遷沿線遇到的特殊事項較多,如:墳墓﹑水庫﹑祠廟﹑經濟作物等。對于許多政策上的盲點,需要政府成立專門的機構來作為協調征遷雙方解決問題﹑互相溝通的平臺。作為審計人員應對機構的各種會議及各次談判均進行詳盡的記錄,同時索取會議簽到表,對重要事項的解決方案在必要時也應提醒形成會議紀要,同時抄送相關政府部門。在單個拆遷項目結束后,應對過程﹑價格構成等形成總結性報告以留存備查。這種記錄的形成不但極大降低了審計風險,規范了操作程序,同時也保護了審計人員。
提醒鎮街完善征遷流程。完善的流程可以提高征遷效率﹑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街道﹑鎮政府在鐵路征地拆遷中的流程包括:確定征遷范圍→召開征遷動員大會→發布拆遷公告→評估公司進場評估→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支付首次拆遷補償款→被拆遷人騰空房屋→支付剩余拆遷款。
在審計工作中,我們發現一些鎮街自行制定的征遷“土政策”有大幅度突破上級區政府文件且未經報批的情況,對此我們在審核中堅決地予以核減,并要求鎮街將政策及時上報區級政府。對于征遷檔案中的資料不齊全,堅決要求其予以完善。例如:根據政策,企業的停產補助標準為最近一期上報財稅的報表中凈利潤的30%,個別企業上報的財務報表中未加蓋財稅部門的印章,而鎮街工作小組人員把關不嚴,造成企業存在報送的利潤表中夸大利潤騙取補償金的情況。我們在審核中還經常發現,一些征遷協議中會有莫名其妙完全對不上政策的金額出現在協議中,且金額還不低。在詢問了鎮街征遷工作小組后,他們回答,如今拆遷經常會遇上釘子戶,在套用了所有政策計算得出的補償金額后,被拆遷人仍不能接受,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給他們加了三萬五萬的,這在實際工作是常有的。對此,我們要求鎮街在征遷檔案里完善簽約談判過程的內容,并在拆遷政策條例里明確各簽約工作小組的談判金額權限。
鐵路征遷跟蹤審計,從開始確定征遷范圍到最后簽約﹑騰房,以及中間遇上的一事一議項目,大約需要一年半甚至更長。對一個區域內上萬份的征遷檔案需要逐一審核,工作量又較大,而注冊會計師協會對此類項目沒有明確的收費標準,由委托單位自行定價。目前國家對高鐵的建設投資中,20%以上是征地拆遷補償款,對于征地拆遷的跟蹤審計項目會越來越多,一個明確合理的收費標準盡快出臺已成迫在眉睫的問題。
(作者單位: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浙江(萬邦)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