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解決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對策
◎王 琳
在最近幾年,我國從沿海地區到內陸城市,勞動密集型企業都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用工難。怎樣解決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已經成為企業與社會關注的焦點。筆者依據筆者多年研究經驗,主要從縣域經濟企業的角度對用工難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作為人社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始終關注企業的經濟形勢和就業狀況。經過幾年來的調研和了解,結合縣域經濟實際,談談改革與發展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狀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勞動密集型企業是指生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也就是說產品成本中活勞動量消耗占比重較大的企業,又稱為勞動集約型企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里平均每個工人的勞動裝備不高,比如紡織業﹑服務企業﹑食品企業﹑日用百貨等輕工企業以及服務性企業等。以筆者所在的山西省聞喜縣為例,全縣現有企業81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8家,從業人員59812人,主要從事建材﹑陶瓷﹑玻璃﹑五金﹑工具﹑活塞﹑膠鞋﹑化肥﹑鉀肥﹑水泥等行業,其中勞動密集型企業覆蓋率為86%以上。該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呈現出以下特點:勞動力不可替代或替代成本過高。市場對個性化產品的追求,訂制產品的出現,使現階段相當部分勞動力無法被技術取代,或者使用技術成本高于使用勞動力成本。如該縣的玻璃器皿業﹑陶瓷業﹑膠鞓生產和機械加工鑄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涉及三產和多種所有制,即使是高新技術產業中的一些工序,如精密零件的研磨﹑拋光等,仍需人工來完成,這就決定我該縣勞動密集型用工現狀存在極為必要。產業發展處于過渡階段。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的發展,眾多企業都在不同產業領域進入市場競爭行列,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逐利。以該縣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發展各階段經濟表象反饋特點,可以看出勞動密集型產業伴隨著經濟發展的全過程,逐步由占主導地位向占非主導地位階段過渡,而該縣正處于此過渡階段。勞動力成本上升。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促進就業和增收的重要途徑,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關鍵,也是該縣經濟發展的一個趨勢。經過30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我國面臨劉易斯拐點,農村富余勞動力最終達到瓶頸狀態,人口紅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和匯率變動一樣,人力成本的上漲同樣考驗著中國制造。山西聞喜縣目前執行的最低工資標準為每月1320元,全日制用工小時工資標準為7.6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時工資標準為14.5元。可是加薪已日漸提上企業日程。據該縣一家企業人事經理透露,企業已加薪兩成。
企業經營成本增加初期會導致企業勞動力流失或交流過于頻繁。企業采取縮減員工數量,鼓勵增加額外工作時間的方式解決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問題。企業招聘﹑崗前培訓﹑社會保險等支出費用增加,導致企業競爭力減弱。勞動力交流頻繁,企業需不斷招聘﹑培訓新員工,增加了運營成本。同時,隨著全省社平工資的增加,企業需投入的社保費用不斷增加。2016年,該縣企業需為員工繳納的企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總計社保費用為9150.2元。企業交完社保費用,所剩利潤很少。外地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可能導致本地務工人員回流,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助推沿海發達地區物價﹑房價上漲,在外務工人員面臨著收入低而消費高的困境,開始選擇返回本地就業。這批人的成長經歷﹑打工經驗﹑先進技術和管理水平,能帶動家鄉企業改進落后的思維和技術,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勞動力成本上升促進企業邁向更高層次的轉型。適當加薪能穩定一批技術過硬的熟練工人,企業訂單檔次提高,利潤同步增長。長遠來看,勞動力成本上升促進提高生產水平﹑整合延展產業鏈,達到更好轉型,科技引領著時代的步伐。以縣英發玻璃廠為例,升級前采用口吹器皿方式,人均日產量256個,工藝有限,件產品售價不足一元;升級后,采用機吹技術,人均日產量2570個,工藝改良,件產品售價十元左右。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雖然該縣勞動力成本上升尚沒有對企業的主要財務指標和全縣就業穩定形勢產生明顯負面影響,但近年縣域經濟勞動力成本上升速度明顯超過生產率的提高速度,勞動力成本優勢正在逐步縮小。為了防止未來勞動力成本上升對該縣經濟和企業經營產生過大的負面影響,必須未雨綢繆,建議做好以下工作:
企業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成本要素提高難以避免,企業只有不斷進行產業﹑技術﹑工藝革新,才能解決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不利影響。建立企業文化,降低離職率。熟練工能有效提高產品的合格率和生產率。通過建立企業文化,幫助員工將自我價值﹑成長空間和企業發展有機結合,用文化﹑感情﹑待遇留人,降低離職率。推行精益化管理,提高生產率。我縣企業基本都是粗放型管理模式,實行精益化管理是必然趨勢。對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細化職能崗位,分解每項工作,重具體﹑重落實﹑重質量﹑重效果﹑重責任,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生存力。搭建公共就業平臺,開辟縣內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專用渠道;開展在崗人員職業培訓,讓新員工盡快熟練上崗,為企業盈利;進行用工補貼,對新員工進行就業補貼,對困難企業進行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為企業減負。
(作者單位:山西省聞喜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