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語杭
談物聯網在傳統行業的應用及前景
◎趙語杭
物聯網是繼互聯網之后又一次信息產業的技術革命。物聯網技術目前已在工業、國防、物流、精細農業、環境檢測、醫療、空間探索、海洋探索等領域開始應用。必然會滲入到人類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
物聯網技術是指通過射頻識別﹑無線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一系列感知識別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實現物品間交流﹑通信,以實現智能化管理的技術。
煙臺持久鐘表廠于2009年開始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時鐘領域。在此之前,如果塔鐘出現故障,需要人為肉眼識別后告知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再聯系持久的服務部門,持久的工程團隊只能攜帶部分設備前去檢測,檢測完成需要再聯系公司郵寄相應的維修設備。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可能需要一個星期,這樣就增大了持久維護保養隊伍的人力成本支出。而現在公司技術人員將傳感器安裝于各用戶設備中,感知運行狀態,實時收集影響鐘表運行的電流﹑電壓﹑GPS信號強度等指標數據,再將這些數據反饋給持久公司的鐘聯網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將這些數據和正常值上下限進行比較,一旦某些數據超過警戒值,就會立刻送警報,工程師得以及時發現問題,立刻攜帶相應的維修設備前去維修,原本需要一個星期解決的問題現在只需要一兩天就可以解決。目前機場﹑核電站等單位都將系統的運營維護交給自建的隊伍或外包給專門的運營公司,然而遇到大的問題還需要請持久公司來解決,持久公司每年從中獲取的維護費用可達上百萬。
依靠物聯網技術,煙臺持久公司把產業鏈從生產產品擴展到負責運營,由賣鐘表變成了賣時間,獲得了更廣闊的盈利渠道和更高的市場占有率。煙臺持久公司由生產商變成運營商,完成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的轉變。
在我國西南山區,地勢復雜,四季氣候變化多端,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要獲得相應的自然環境變化數據,就需要長期對該地區進行檢測,但該地區的環境與位置決定了根本無法以人工的方式實行檢測,這一直是一個無法攻克的難題。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水文監控系統便提上日程。
該系統以CC2430單片機為控制核心,通過水位傳感器﹑雨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實現對水文數據的采集,再由Zigbee網絡上傳到網絡協調器節點,繼而由GPRS網絡傳送到檢測中心,實現對實時水文狀態的檢測。
基于物聯網技術,該檢測系統節省了人力物力,實現了對偏遠﹑惡劣地區環境的實時監控,并且通過對上傳數據的分析,可以預測地震﹑洪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減少了國家抗震救災費用的支出。這是人類歷史上戰勝自然災害,人類與水文狀態互動方式的巨大變革。
當物聯網技術進入家庭,智能服務給家庭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主人感到更為舒適﹑便捷,大大地提高了生活滿意度。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物聯網技術的興起,我國花卉產業經濟也在不斷增長,養花成為當今世界家居和辦公室種植花卉的新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傳統的養花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進行人為的照看,并及時澆水施肥,但是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使得種花容易養花難的問題日益顯現出來,研究表明,家庭盆栽90%的死亡原因是澆灌不當或光照不夠。市場上亟需一種能幫助養花愛好者養花的智能花卉種植裝置。

該智能花盆以STM32單片機作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fc-28土壤濕度檢測傳感器﹑DS18B20溫度傳感器﹑TSL2561光照傳感器﹑water senter水位傳感器等各種環境傳感器對土壤溫度﹑土壤濕度﹑蓄水箱水位﹑環境光照強度進行采集,再通過液晶屏實時顯示所測數據便于人機交互。智能花盆通過STM32單片機處理采集的數據信息,根據反饋的濕度信息完成自動澆水,通過定時計數器實現花盆的按時旋轉來檢測周圍光照,以便將花卉受光照較弱的區域旋轉到光照最強區域,實現自動補光。以ESP8266無線WIFI模塊作為數據傳輸的媒介,將所采集的數據信息傳送到手機界面上,實現用戶對花卉信息的監控。
智能花盆的設計功能齊全,滿足了人們對種植花卉的需求,對于改善室內空氣,美化城市環境,滿足生活情趣以及提高地區的人文素養具有巨大的美學價值和實用價值,同時對我國精細農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與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傳統行業通過與物聯網技術深度融合,將形成開放產業生態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模式,造就一個龐大的物聯網產業市場。物聯網的傳感感知﹑傳輸通道﹑運算處理等技術在通訊﹑國防﹑軍事﹑交通﹑電網﹑農業等領域悄然興起,必將覆蓋生產的各個領域,深入到每個家庭,對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和變革。物聯網是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融合的產物,大大提高了人類社會的深度信息化。它將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推動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
目前,中國的物聯網產業在互聯網鋪墊的高速公路上踏上了快車道,像雨后春筍般鋪蓋祖國大地,影響和帶動著世界物聯網的發展,“感知中國”必將站在世界的制高點。
(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 電氣與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