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蓉
摘 要:高考意義類型主觀題一般鏈接當前社會熱點,多數(shù)是黨和國家做出的重大決定、采取的重要行動,或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從命題形式來看,此類題目的設問往往以“經濟、政治、哲學、文化”的“意義”“作用”“影響”等詞語為題眼,要求學生對材料呈現(xiàn)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義、作用或產生的影響作出具體分析。
關鍵詞:學生;政治;高考
意義類型主觀題可分為三類作為解題攻略。
第一類,措施指向型
此類試題設問中有著明確的措施,要求依據(jù)措施,分析措施所產生的意義。解答此類試題一般遵循“一定二聯(lián)三結合”的方法。一定,即明確措施對應的知識范圍。二聯(lián),明確與措施相關聯(lián)的知識。三結合,即強調知識與材料的結合,抽取正確答案。
以2014年四川文綜13題第2問為例。
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fā)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勢的內在要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2013年以來,我國改變過去經濟減速是立即刺激經濟回歸高增長的思路,守住穩(wěn)增長保就業(yè)的下限和防通脹的上限,將調結構和促改革的舉措納入宏觀經濟政策框架。主要的政策措施有:簡政放權。取消和減少行政審批,放寬戶籍管理。土地產權流轉,金融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制度限制。
聯(lián)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當前我國宏觀調控方式創(chuàng)新的意義。
該題給出來明顯的措施,典型的根據(jù)措施談意義類型的主觀題。解題思路根據(jù)每一項措施變意義。第一項措施的關鍵信息在“簡政放權”,它針對的知識點政府與市場;第二項措施的關鍵信息在“促改革惠民生”,它針對的知識點“經濟結構調整”;第三項措施的關鍵信息在“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上,它針對的知識點“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二類,材料體現(xiàn)型
此類試題將具體意義隱含于材料之中,通過材料表述凸顯出來。所以解答此類試題要遵循“一審核,二抽取,三確定”的答題思路。一審核,即審讀設問,明確問題指向。二抽取,即依據(jù)設問抽取材料有效信息。三確定,依據(jù)材料信息確定知識指向。
以2015年江蘇卷37題第一問為例。
材料一:在由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和人民網聯(lián)合舉辦的“漢語盤點2014”活動中,“法”字榮膺中國年度漢字,反映出全社會對法治建設的高度關注。
材料二,漢字發(fā)展總是在形體簡化與理據(jù)保留這兩種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尋求簡繁適度的造型。
漢字的構形往往具有可解釋性,即有理據(jù)。從理據(jù)的角度看,漢字的形體越復雜,理據(jù)保留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寫作“湮”。“撞”從“扇”(zhi),“扇”是傳說中的一種獨角神獸,它生性正直,有著明辨是非、判斷曲直的神性,賦予了“法”正直而無偏頗的價值;“瀵”從“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瀵”中包含“去”,“去”即是“棄”、“逐”的意思,延伸出懲罰、懲惡揚善的意義。
漢字歷經千古演變,其形體的發(fā)展趨勢是由繁向簡。從書寫的角度看,漢字的形體越簡單,記憶、書寫速度就越快。為此“瀵”字后來被人們簡化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鷹”字被簡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懲惡揚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處理好漢字形體簡化與理據(jù)保留關系的意義。
此題解題思路,一審核,設問要求結合材料說明處理好漢字形體簡化與理據(jù)保留關系的意義。二抽取,審查材料抽取有效信息。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華文化、文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三確定,依據(jù)信息確定知識。本題應結合漢字的作用,從增強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有利于中華文化的繼承和推動文化創(chuàng)新、有利于中華文化的交流和傳播等方面闡釋意義,組織答案。
第三類,知識定位型
此類試題設問中有明確的知識指向,即要求運用特定知識來分析具體意義。所以解答此類試題應該遵循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明確知識范圍;第二步,對應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據(jù)材料,篩選知識。
以2014年新課標一卷38題第一問為例。
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是新一屆政府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材料一:
2013年3月,十二后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明確提出,要減少和下放投資、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5月13日,李克強總理強調,繼續(xù)堅定不移地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必須把政府的作用與市場和社會的力量結合起來,增加服務供給,滿足社會需求。
2013年,國務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推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
結合材料一,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
解題思路,第一步,明確知識范圍,此題查政治生活中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的相關知識。第二步,對應材料信息,材料強調政府的作用、市場和社會的力量、增加服務供給、滿足社會需要等關鍵信息。第三步,依據(jù)材料,篩選知識。結合材料,從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激發(fā)市場和社會的活力等方面進行分析。
在高考政治學科備考過程中,意義類非選擇題作為常見和常考查類型題目,在復習過程中較為重要,根據(jù)分類對應解決問題,可以使學生解題效果事倍功半。作為高三復習課,教師在強調知識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對學生在學法技巧上的指導,意義類非選擇題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例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