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蕾
摘要:本文依據2015年吉林省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分析吉林省家庭結構變化情況,闡述不同類型家庭對住房需求的差異性,最后根據吉林省家庭未來發展趨勢對住房建設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家庭結構 住房需求 全面二孩 人口老齡化
中圖分類號:C91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0-0068-02
住房是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住房消費的主體是家庭戶而非個人。家庭既是住房的消費主體,也是購房的決策單位。因此,家庭結構的變化直接影響著住房需求的改變。住房面積和戶型的市場供給要根據家庭規模和家庭類型的變化趨勢進行調整,滿足人們的實際生活需要。
一、吉林省家庭結構變化情況
(一)家庭戶規模變化情況
按照2015年11月1日零時吉林省1%人口抽樣調查樣本數據推算,至2015年年末,吉林省家庭戶數量將達到9077萬戶,比“六普”的8998萬戶增加79萬戶,增長088個百分點;家庭戶人口達到26533萬人,占常住人口的9637%, “六普”時家庭戶數量為247981萬人,增加了17349萬人,增長7個百分點;家庭戶的平均人口為292人,“六普”的戶均人口為294人,2015年1%抽樣比2010年“六普”的家庭規模有小幅度縮減,吉林省“五普”的戶均人口為332人,繼續觀察歷次人口普查數據,“一普”至“四普”的戶均人口分別為495人,501人,439人和388人,可見我省家庭戶平均規模的變化趨勢是逐漸縮小。
具體來看,我省家庭戶規模主要是二人戶和三人戶,所占比重分別為3008%和3133%,全國分別為2528%和2642%,我省二人戶和三人戶比重都高于全國。其次為四人戶,所占比重為1348%,一人戶所占比重也比較大,為 1140%,五人及以上家庭戶隨著人數的增多比重逐漸減小。2015年1%人口抽樣與“六普”相比較,二人戶和五人戶的比例都有所增加,其他規模家庭戶比例略有下降。2015年吉林省二人戶比重為3008%,比“六普”的2727%增加271%,五人戶所占比重970%,比“六普”的873%增加097%,一人戶、三人戶和四人戶所占比重分別為1140%,3133%,1348%,比“六普”各減少103%,196%和044%。
(二)家庭戶類別變化情況
吉林省家庭戶類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為二代戶,占比4465%;其次為一代戶,占比3694%;再次為三代戶,所占比例為1785%;而四代及以上戶所占比例極小,僅為056%。變化趨勢上,二代戶比重下降幅度最大,而其他類別家庭戶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與“六普”相比,2015年一代戶所占比重比2010年的3462%上升228%,二代戶所占比重比2010年的4942%下降477%,三代戶上升236%,四代及以上戶上升008%。
在此我們引用社會學常用的家庭類型劃分方法來研究不同規模家庭戶類別,即把家庭劃分為單身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聯合家庭。其中一人戶對應單身家庭,一代戶中的二人戶對應夫婦家庭,二代戶中二人戶對應單親家庭或隔代家庭,二代戶中三人及三人以上戶對應核心家庭,三代戶及以上對應主干家庭和聯合家庭。
吉林省中由一對夫婦與其子女構成的二代核心小家庭戶已經占據主體地位,占比3951%,其次是夫婦家庭,所占比例為2495%,再次是主干家庭和聯合家庭,占比1841%,之后是單身家庭,占比1140%,所占比例最小的是單親家庭和隔代家庭,僅占514%。相比于“六普”數據,我省標準核心家庭比重降低了377個百分點,但是依然是吉林省家庭結構的主體,夫婦家庭比例比2010年的21423%提高了372%,主干家庭和聯合家庭也提高了244%,單身家庭降低了104%,單親家庭與隔代家庭降低100%。
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并不只是簡單的替代關系,而是模式演變的過程。總體來說,吉林省的人口規模在不斷擴大,吉林省家庭結構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規模逐漸縮小,代際關系趨于簡單化。伴隨著現在家庭觀念的轉變,出現了離婚率上升、未婚同居增多、生育率下滑的現象。我省單身家庭、一對夫婦家庭必然會呈增長趨勢,三代同居的大家庭將會趨于減小,核心家庭仍然會居于主導地位,但是會逐漸減少,家庭結構將會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如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單身家庭、單親家庭等。
二、吉林省家庭結構對住房需求的影響
家庭結構與住房需求密切相關,一個家庭的住房需求會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家庭結構對住房需求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家庭規模、家庭類別和家庭類型這三個方面。
(一)家庭規模對住房需求的影響
家庭規模對住房需求的影響最大,不同規模的家庭對住房的面積和戶型等各方面需求是不同的。通常情況下,規模越大的家庭所需住房的面積就要越大,房間數也要越多;相反,規模越小的家庭,對住房在面積上的需求會降低,但是對住房在品質上的要求會有所提高。吉林省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會增加住房的剛性需求,而家庭規模的小型化會降低對單套住房的面積要求。
(二)家庭類別對住房需求的影響
代際數不同的家庭對住房的需求也會產生差異。一般而言,一代戶需要住房內具備廚房、衛生間、客廳和一個臥室;二代戶最基本的需求是在一代戶的需求基礎上再增加一個房間供孩子居住,而對于經濟環境較好的家庭還會多需要一個衛生間和一個房間作為書房。三代戶及以上規模家庭對住房面積的需求會更大,對臥室間數的需求也更多。吉林省人口數量的增加,家庭規模的小型化以及家庭戶數量的不斷增加,未來必然會增加對住房套數總量的需求。對于所有規模的家庭來說,廚房、客廳和衛生間這些公共空間都應該是一套住房所必備的,因此將來也會增加對住房面積的需求總量。
(三)家庭類型對住房需求的影響
不同類型家庭戶對住房會產生相應多樣化的需求。首先,核心家庭大多數的需求是兩室兩廳的住房。核心家庭在吉林省現階段以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最主要的一種家庭類型,也是住房市場上最主要的消費群體。核心家庭對住宅附近的配套設施要求較多,如幼兒園、學校、醫院等。其次,夫婦家庭主要需要的是中小戶型住房。一室一廳、兩室一廳的住房就完全可以滿足他們對住房的基本需求。再次,主干家庭和聯合家庭主要需要大面積、多間套的住宅。這種大家庭比較注重住宅的實用性、經濟性和服務性。最后,單身家庭需要面積較小的住宅或單身公寓。由于獨身主義者的增加以及離婚率的不斷上升,未來我省單身家庭數量會有所上升,對小戶型住宅的需求會比較旺盛。endprint
三、吉林省未來住房建設的建議
(一)主要提供中小型住房
將來吉林省家庭規模的發展趨勢是家庭規模的小型化及家庭類型的多樣化,那么家庭對住房的需求也應是以中小戶型為主,所以未來吉林省住房建設應該主要提供中小戶型的住房。
在吉林省的各種家庭結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直都是核心家庭,所以最應重視核心家庭對住房的需求,尤其是由一對夫婦和一個獨生子女組成的三人標準核心家庭的居住需求,雙臥室的中戶型對于他們最為經濟適用,也是大多數核心家庭的首選戶型。當今社會新婚夫妻多與老人分開單獨居住,再加上丁克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對于這些家庭,經濟型的一居、二居中小戶型就可以滿足他們的住房需求。此外,還可以根據單身家庭、一對夫婦家庭對住房的特殊要求,如面積小、總價低,優質的物業服務等,開發適應他們需求的單身公寓、青年公寓。
(二)適量增加多臥室套型住房
近年來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不斷放開,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的變化影響了很多適育家庭,家庭規模和家庭結構都發生了變化。預計今后幾年吉林省新出生人口將有一定程度的增長,相對應的二代戶中四人戶會有所增加,占我省比例最高的由一對夫婦和一個獨生子女組成的三人標準核心家庭將有一部分成為由一對夫婦和兩個孩子組成的四人標準核心家庭。“全面二孩”政策將推動我省人口數量的增加,新增加的人口將會帶來房地產需求總量的增長,家庭結構的變化會對住房產生新的需求,房地產市場要適應需求的變化適當調整供應結構。
市場應適量增加大戶型住宅產品的供應。由于家庭人口數量的增加,二室中戶型已經很難再滿足二孩家庭的居住需求,他們所需要的基礎戶型為三室設計的大戶型,即夫妻一間房,孩子分別一間房。條件優越一些的家庭會選擇四室及以上的超大戶型,提供一個房間給老人居住或者作為保姆間。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效果的逐漸顯現,未來大戶型產品的需求將逐漸增加,房地產市場應增加三室住房的供應,適當增加四室、五室住房的供應。同時,二孩家庭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務。隨著家庭人口數的增加,購房者對于住宅小區的商業、家政、親子等配套要求更加提高。由于新生兒需求而置換或購買的大戶型產品,購房者在考慮交通、商業等傳統因素同時,小區環境和服務是購房者關心的重點,家政、親子、兒童醫療、婦幼保健等配套也是主要考量因素。房地產開發企業要轉變觀念,由傳統的城市開發商向運營商、服務商轉變,更關注小區服務質量。生育小高峰的來臨使得本就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更加緊張,所以在項目設計規劃時,可以考慮引進優質幼兒園、中小學等機構進駐,幫助二孩家庭解決最為煩惱的子女教育問題。
(三)試建“空巢家庭”住房
伴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省空巢老人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都具有特殊性,所以空巢家庭對住宅設計也有特別的需求。我省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嘗試提供能夠滿足“空巢家庭”居住需求的住房,提高這些老年人生活品質,讓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頤養天年。
地點選擇上,要在交通便利、臨近醫院的小區內。樓層選擇上,應是多層的一、二層或者有電梯的小高層。建筑的單元門應易于開關,公共走廊應方便輪椅通行。室內設計上,要為老人提供一個無障礙的生活空間。住宅內部要保證地面高度一致,安裝緊急報警系統,地面采用防滑裝修材料,衛生間墻面安裝扶手。老年人比較喜歡親近自然、沐浴陽光、栽種植物,所以住房內最好設計有露天陽臺。小區內路面要平坦、防滑,還要為老年人提供休息座椅和活動場所,設置一些鍛煉和健身設施。
參考文獻:
[1]彭濤.城市空巢家庭居住需求及社區老年居住適應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
[2]吉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吉林省統計局.吉林省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10.
[3]黃磊.人口結構對住宅需求的影響[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
責任編輯:于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