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鑫
摘要:高等學校處于內涵式發展階段,辦學自主權不斷擴大,但管理水平并不是很適應現階段學校的發展。轉化型領導理論和實踐經驗為提高高校領導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啟示。轉化型領導是最符合高校管理特征的。高校的管理者要轉變角色、提高領導魅力、人性化管理,提高影響力,進而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轉化型領導 內涵式發展 轉變角色
中圖分類號:C9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0-0142-01
在我國,高等學校正由政府行政化主導向自主辦學方向轉變,財權、事權,人事等權力快速下放,校長有了更多的權力,高等學校進行著內涵式發展,辦學體制的改變對校長和學校中的其他管理層的領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領導學對轉化型領導的研究為高等學校管理者領導方式的轉變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一、轉化型領導概念論述
轉化型領導是一個過程,在領導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個體和集體相互融合,建立一種聯系去提高領導者和追隨者的各種熱情和道德意識,領導者必須去關注追隨者的需要和動機,發掘他們的潛能,共同努力實現組織的目標,并促進領導者和追隨者之間關系的和睦。領導的作用在于對團隊內部施加影響,促進下屬努力工作,達成組織的目標。
轉化型領導利用追隨者的現有需要和追求來激勵他們,同時還能發掘追隨者的潛在動機,試圖去滿足追隨者更高層次的需要,并且使追隨者與領導者的目標融合起來。轉化型領導通過領導魅力、感召力、智能激發和個性化關懷對下屬產生影響。領導魅力指的是領導者通過具有較高倫理道德標準的行為和很強的個人魅力得到下屬信任、崇拜和跟隨。鼓舞人心指的是通過向下屬描述令人向往的愿景或提出較高的期望,激發下屬為了團體的遠大目標努力工作,從而使下屬的工作績效超越僅僅為追求個人利益而產生的績效。智能激發指的是鼓勵下屬創新、挑戰自我,引導下屬從新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喚起并改變下屬認知方式、信念與價值觀。個性化關懷是指關心下屬的需求與情感,并根據每個下屬的具體情況進行區別對待,提供輔導和培養。
二、轉化型領導方式的適切性分析
高等學校的主體是接受過較高層次教育的教師,他們不僅是為了謀生,更多的是發展自己,充分體現自己的價值。馬斯洛認為:人類需要的最高層次就是自我實現,每個人必須成為自己所希望的那種人,這種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人希望越變越為完美的欲望,人要實現他所能實現的一切欲望”。具有這種強烈的自我實現需要的人,就叫“自我實現人”。高校教師雖然受制于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但是他們的內心更多關注著尊重、學術等更高層次的需要,高校教師就屬于自我實現的人,他們不愿意受到約束和限制,因而在高校管理中需要有意識地引導教師,從對專業的尊重角度,尊重學術人員,為他們構造適合他們發展的發展環境,引導他們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達成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高校教師作為學校最重要的元素,需要用最合適的領導方式施加影響,高校教師的特征決定了轉化型領導是最適合高校特征的領導方式。
三、向轉化型領導方式的轉變
(一)轉變角色準確定位
學校的管理者已經真正轉變為學校的辦學者,負有學校發展的重要職責。管理者具有財權、事權、人事等權力,政府不再對學校的內部事務進行干預,學校的管理者對學校的發展具有直接的責任。學校的管理者需要轉變自己的領導方式,領導教職員工,實現學校辦學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提高自己的領導魅力
領導魅力指的是領導者通過具有較高倫理道德標準的行為和很強的個人魅力得到下屬信任、崇拜和跟隨。一所學校的發展得益于校長嶄新的辦學思想和理念,校長應確立科學的現代辦學理念,包括學校管理觀、教育觀、學生觀等,它決定著校長的辦學目標、過程及方法。
(三)深耕教育理論,提出學校發展愿景
學校的校長必須對學校有獨有的發展愿景,這種愿景是對基于教育發展規律的。轉化型領導中鼓舞人心指的是通過向下屬描述令人向往的愿景或提出較高的期望,激發下屬為了團體的遠大目標努力工作,從而使下屬的工作績效超越僅僅為追求個人利益而產生的績效。
(四)進行人性化管理,促進個體的成長
個性化關懷是指關心下屬的需求與情感,并根據每個下屬的具體情況進行區別對待,提供輔導和培養。以人為本就是要把發展人作為目的,而不是把人作為目的和工具。教師是一所學校教學工作的直接負責人,教師對于學校的態度和對教師職業的滿意度直接決定著學校發展。在教師的管理上要體現人性化,關注教師工作的艱辛,關心和支持他們,了解他們需求的多樣性,盡可能滿足他們合理的、合適的需求。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