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夢瀟
摘要:基層公務員是公民與政府與社會的基本聯系之一。基層公務員行政倫理失范現象的出現,是公務員本身對自己行政責任的淡化,大量行政倫理失范的現象必然導致公民對政府的信任危機。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基層公務員的行政倫理失范現象,從這一問題出發來分析和探究行政倫理失范現象出現的原因,基于這些研究內容,從基層公務員的倫理建設和基層政府行政倫理建設兩個方面來探索規范和減少基層公務員倫理失范現象的現實路徑。
關鍵詞:基層公務員 行政倫理失范 路徑探索
中圖分類號:D6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0-0182-01
行政倫理失范是指公務員在處理公共事務的過程中,不顧公共利益,違背法律規范而謀取個人利益的行為,是一種嚴重的道德背棄行為。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下,公務員制度中倫理道德方面的建設越來越被擺在重要的位置上,特別是基層公務員,其在日常公共服務中所進行的公共行為直接反映出政府部門在公共活動中的態度和價值取向。因此,基層公務員的行政倫理失范行為必然對整個國家、社會和公民的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也會破壞政府的公信力,更嚴重的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甚至造成政府與公眾關系緊張等問題。基層公務員作為政府服務人民的代表,其行政倫理的規范性對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基層公務員行政倫理失范的起因
一方面,基層公務員是由國家政府通過考試篩選而出,未形成良好的行政倫理認知和行政倫理理念,由于未受到行政倫理的長期培養而直接作為政府工作的代理者,角色的不協調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利益沖突。另一方面,基層政府在經濟水平上和管理水平上相對于其他級別的行政單位是滯后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層政府中領導的倫理水平尚且成問題,難以引導基層公務員樹立正確的行政倫理規范。因此,我國近些年強調的行政倫理建設一時難以在組織里形成有效的文化新風。
二、規范基層公務員的行政倫理的路徑探索
(一)基層公務員自身倫理建設
基層公務員自身的倫理建設需要以正確的價值觀為引導,認真對待公民,嚴肅對待權力,正確處理公共事務,協調好不同身份的人的利益關系,基于此才能形成完善的行政倫理理念。作為公共權力的使用者,基層公務員、包括政府,也要轉變觀念,認識到政府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而非公民的主人,另一方面,公務員是政府公共服務的協助者和提供者,而非人民的公仆。因此必須加強對基層公務員行政倫理的培養,大力發展長期的、相關的行政倫理教育。
(二)基層政府的行政倫理建設
1.努力發展經濟,同時注重培養領導人員的行政倫理
導致我國公務員腐敗的其中一個原因來自于我國經濟發展不能為公務員提供更多的物質利益需求。因此,應加強地方基層政府的經濟發展,逐步保障基層公務員享受更多的經濟發展成果,使其物質生活水平也隨著社會的進步得到提高。
2.培養基層政府自身優良的行政倫理文化
組織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價值觀往往受組織本身的組織文化影響,會被整個組織的文化所同化。因此,基層政府需要重視基層行政倫理文化的建設,在資金和資源上支持其文化建設,同時,基層公務員也需要把自身融入到此文化的建設當中。通過形成良好的行政倫理文化氛圍,使以公眾利益為核心和責任政府的觀念深入基層公務員的內心深處,從而更能規避和克制可能的行政倫理失范。
三、結語
基層公務員是政府與公民的橋梁,工作在第一線,其素質行為展現著整體的政府工作作風,直接關系到政府的公信力以及政府與公民的和諧關系。基層公務員行政倫理的缺失必然會對政府在公民心中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嚴重者甚至可以造成毀滅性打擊。因此,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發生,一方面應當從提高基層公務員自身素質出發,另一方面則應從基層政府的宏觀層面來探討避免公務員行政倫理失范的路徑。基層公務員作為一線行政人員,其素質和道德的提高必然對政府的現代化治理有著良好的作用,同時也對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責任政府的建立和完善、公民對政府滿意度的提升等方面有著長遠和深刻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祝麗生,郭燕.論中國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的路徑選擇[J].社科縱橫,2006,21(12):54-55.
[2]王慶林.公務員行政倫理失范原因分析及解決之道[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2015,25(1).
[3]方軍.失范、原因及對策:當前鄉鎮公務員的行政道德狀況研究——基于實地調查的視角[J].河南社會學,2011,19(2)189-192.
[4]王家合.當代中國公共服務倫理:價值、失范與重構[J].中國行政管理,2011(9):73-76.
[5]李勝利,王敏.行政道德對行政權力濫用的制約探析[J].行政與法,2013(2) : 81-83.
[6]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中文版上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154.
[7]王輝,王剛.公務員財產公示:倫理困境與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2009(12):58-61.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