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PC總承包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項目管理方式,可對工程的進度、質量、造價和安全等進行針對性管理,為業主提供一個滿意的工程產品。基于此,文章主要就水電工程EPC總承包管理模式的概念、特征及應用必要性等進行分析,并針對業主單位在EPC總承包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完善措施,希望能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電開發 EPC總承包 財務管理
近幾年,我國大型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其管理模式與手段已無法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這種情況下,極易出現施工進度緩慢、建設部門相互推諉、工程造價超支等現象。而EPC總承包模式的發展和應用,可有效緩解工程建設過程中在設計、采購、施工及試運轉等不同環節存在的矛盾,特別是在項目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可實現對工程建設前期投標、簽約及后期的風險控制,同時也可對各個施工環節的資金利用情況進行明確,避免出現資金浪費、資金利用不到位等問題,以提高水電工程財務管理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一、水電開發EPC總承包合同項目財務管理的概念及必要性
EPC也叫工程總承包,是指業主單位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規,將工程交托給總承包單位,且雙方經過協商溝通簽訂一定的合同,合同在簽訂后總承包單位需對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及工程質量、安全、費用和進度等內容負責。在水電工程財務管理中,采用EPC總承包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必要性:
(一)項目整體風險高,財務管理難度大
水電工程具有建設規模大、技術難度高、建設周期長等特點,在實施EPC總承包管理后,項目業主單位的管理協調難度較大,通常會將工程建設委托給綜合實力強的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或二者的聯合體。這類項目風險性較高,不可預見因素較多,而且總承包單位對所承包的工程質量、安全、費用和進度負責,故總承包單位是風險的直接負責人[1]。
(二)合同風險高
與常規項目相比,EPC項目多采用總價包干的合同形式。EPC項目通常是在初步設計完成后或更早的建設階段開始發包,業主要求總承包單位在有限的時間內根據前期比較粗略的資料進行報價。總承包單位應按照合同內容完成工程在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及竣工階段所涉及的項目任務,同時承擔工程施工全過程中由于施工安全、施工質量等所帶來的風險,可見項目各個環節的聯系性較強,一旦某個環節發生風險或出現安全事故,均會對整個工程效益造成嚴重影響,故總價合同風險較高。
(三)分包采購難度大
EPC項目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較強的工程,涉及了較多專業性的工程建設知識,難免會面臨專業分包、勞務分包,將部分工作內容分包給具有相應資質和相關業績的單位來共同完成。與常規項目不同,EPC項目的設計施工由總包單位承擔,這就要求總承包單位從各專業的勞務分包中選出一個優秀的分包單位,這對總承包單位來說難度較大。
(四)材料設備采購難度大
因EPC項目周期長,材料設備價格波動往往會比較大,在投標階段難以預測到實際采購時的價格,若投標時價格較實際采購價格低于預算的話,則會對水電工程項目的效益造成嚴重影響。
二、EPC總承包業主單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業主作為EPC總承包項目合同模式中的主要建設責任主體,其在思想認識和行為操作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業主單位并未意識到EPC總承包模式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具體的實施和操作中仍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過多地參與總承包工作,限制了EPC總承包作用的發揮。
第二,對EPC總承包缺乏深入理解。由于業主單位缺少精通項目管理方面的人才,難以在總承包工程實施過程中掌握其運行規律,時常因一些合同條款和責任條款與總承包單位發生矛盾。
第三,通常水電項目招投標階段的項目施工規模、施工方案及設計指標等內容是不明確,這種情況會導致業主單位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出現意圖變化的問題,工程變更較為頻繁,對工程最大化效益的獲取造成嚴重影響。。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進行完善,具體內容為:大力宣傳EPC總承包在工程項目建設資金、進度和質量等方面所體現出的優越性;有針對性地組織召開學術研討會、專題講座等,明確EPC總承包模式的發展是現代社會的必然趨勢;在項目建設的立項階段,即可將項目的規模、設計重點等確定下來,減少工程變更可能性的發生,以實現對工程項目質量、進度及財務等方面的全面管控。
三、水電開發EPC總承包合同項目財務管理的實施
(一)EPC總承包合同項目前期的財務管理
一是財務管理人員需結合新時期發展要求,不斷了解和掌握國家對水電工程建設所出臺的政策、財務制度等規定,并對項目建設過程中所涉及的合同資料、招投標資料等進行收集,以對項目各施工環節中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對項目資源的來源及實際需求情況進行記錄,以為后期財務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
二是對匯率變化及其變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分析,并結合以往工程經驗,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嚴格審查合同中的支付形式、條件等,同時需對業主單位的財務能力等進行了解,確保業主單位的資金支付有效性。
三是結合保險業務有關法律法規,根據合同中與納稅財務相關的條款,嘗試提出符合本工程建設特點和需求的保險方案,以為后續工程相關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EPC總承包合同項目執行過程中的財務管理
1.預算管理。根據項目設計階段所提出的資源控制計劃和工程成本估算情況,對項目整體財務管理目標進行確定,并需根據工程建設情況,可在一定允許范圍內對財務管理目標進行逐步細化或適當調整,以更好地了解項目整體財務狀況;預算管理內容主要包括資金收支總預算、盈利預算、收入及收費總預算、費用總預算等;endprint
2.資金管理。通常在工程建設中,可通過收支結算等方式來組織和籌措資金,通過收取工程款等方式來實現資金利用的最大化,以為水電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資金支持;
3.合同風險控制管理。財務管理人員需對項目合同中的工程款支付形式及條件、發票開具等內容進行明確,確保合同風險在可控范圍內[2];
4.稅收管理。財務管理人員需對水電工程建設所在地區的稅務制度和稅務法律等進行了解,在充分利用相關稅務政策優勢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稅務制度和稅務法律等對項目財務進行合理籌劃;同時,財務管理人員還應在工程建設期間實時關注設備或材料的市場價格變動情況,以避免物資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而對財務管理造成不良影響;
5.項目保險管理。專業的風險管理工程師作為主要負責人,而財務管理人員可在施工現場進行輔助管理,確保各種保險方案落實的有效性,同時制定相應的風險應急預案,以避免或減少相關風險事項對項目建設造成的影響。
(三)EPC總承包合同項目竣工驗收后的財務管理
1.竣工決算及處理財務遺留事項。財務管理人員應與業主單位、供貨商等項目建設參與方開展工程竣工結算的相關工作;對稅務結算、財務資料交接等工作事項進行整理、備案;
2.財務報告與實物清查。在工程竣工結算,財務管理人員作為參與了項目全過程財務管理工作的人員,需結合工程前期、工程施工過程中等所涉及的財務管理工作,編制完整的項目決算財務報告,明確項目的收支及績效考核等事項,并將整理結果或遺留事項等上報于財務部門、項目經理;財務人員和財務管理人員需對項目剩余物資進行清查、記錄在冊,并完成相應的清賬和結賬工作,以確保EPC總承包項目財務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實。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水電工程建設中使用新型的總承包管理模式——EPC總承包模式,在保證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的前提下,對加快項目施工進度、降低項目的投資風險、推動項目的效益與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時,EPC總承包模式可對復雜的水電工程進行系統性分析,并利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對項目財務進行管理,可更好地對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資金、材料及設備等資源進行控制,滿足現代建筑建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鮑玉婷,劉賢才.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EPC總承包合同管理[J].水利水電技術,2016(08):85-88.
[2]劉東海,宋洪蘭.面向總承包商的水電EPC項目成本風險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12(04):119-126.
作者簡介:徐國棟(1981-),男,四川成都人,本科,會計師,從事財務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