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教學反思是一個由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過程,要想使教育教學上升到一個理論的高度并很好地指導以后的教育教學就要不斷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質,以一個常新的頭腦反思常新的問題,應對常新的世界,相信這樣我們的教師會教得更輕松,我們的學生也會學得更樂意。
關鍵詞:教學反思;教師;專業成長
春有百花,秋望月,下有涼風,冬聽雪。是的,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特點,依據其特點我們可以判斷是哪個季節。這說明任何事物之間是互相有聯系的。就如同研究“被壓扁的沙子”可以探究恐龍的滅絕,而研究恐龍的滅絕又可以窺見“大陸漂移”問題。今天,面對這樣一個話題(請就教學反思與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關系談談你的理解和體會),起初有些茫然——它們二者之間會有什么關系?但稍作思索后,發現它們之間還有很大的關系。下面,我就個人的理解,談談拙見。
一、何謂教學反思
《論語》中有名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實踐)是在餞行理論(真知),不能加以實踐的理論則又會失去它的生命力。
同樣,教學是一種實踐活動,它也一樣需要一種理論的指導,這理論從何而來?這理論就是一些人們長期在教育教學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心得,換句話說,也就是好的發揚,不好的想想為什么行不通,下次遇到類似問題如何避免矛盾沖突,而采取有效的手段很好地予以解決。這也就被稱為“教學反思”。
我這里所說的“教學反思”指的是有效的。(即能指導以后類似問題的有效解決)
事例:一次作文課。
叮玲玲……上課了,我照例由復習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列夫托爾斯泰》,知道文章對主人公的刻畫非常入神,大家還能回想起來嗎?”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于空地。”
“他有那天父般的猶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他有一副俄國大眾的臉。”
“托爾斯泰的那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大家爭先恐后地回答著,我也是感到欣慰,畢竟這篇課文還是給大家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正在自我陶醉之時,一聲報告打破了這“火熱”的場面。大家的眼睛齊刷刷地轉向了門口。
只見王丹背著書包氣喘吁吁地站在門口,“李老師我睡過頭了……”
“真是氣人”正準備發火可又思量了思量“現在大家都在興致上,一說她不就破壞了這么好的上課氣氛嗎?……可是不說又怎么行。”
“同學們我們領略了大家茨威格對托爾斯泰出神入化的描寫,這節課我們也來嘗試著刻畫一下人物,”(本節課的任務是人物描寫練習。當時想到一個好主意,眼前不就是一個描摹的好例子嗎。)我安排王丹站在講桌前,提出要求“今天誰遲到了?你能描摹出她的特征嗎?”底下的學生都開始興奮地議論起來,這顯然又使之前的那種氣氛延續了下去。學生很快就有了所得。臺上遲到的王丹則低著頭,很不好意思地笑著,她可能沒想到,遲到,使自己成為大家觀察的對象,成為了課堂的焦點。我又接著要求大家在肖像刻畫的基礎上去練習人物心理描寫。同學們又興致勃勃地思考起來,幾分鐘之內幾段刻畫入微的描寫就誕生了。就連站在臺前的王丹也頻頻點頭覺著揣測到位。一節課很快就結束了,教學目的達到了,而且課后王丹也來認錯了。課后我反思這節課的成功之處:①沒有干“掃興”的事——為了解決遲到問題而破壞原有的“火熱”氛圍;②抓具有特點的例子,有效地指導寫作;③轉移注意力,營造有利于教學的氛圍。此次上課所得對我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然而,并不是每次成功的教學案例和失敗的教學案例,我們老師都能從中總結出有效的經驗、教訓。而必須做到,這就牽扯到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
二、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強就會有更多的有效教學反思的誕生
這道理并不難理解——所謂“肚中有貨,才能倒得出”。
仍以上文為例,如果沒有簡單的對生的理解,也不知“有關心理學知識”(在這兒具體指氣氛對情緒及做事效率的影響);忽略寫作需“材料典型”的要求,就不會臨時采取當時的方法而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而這些能力就很好地體現了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試想,如果這方面的知識再豐富一些,那么效果也許會更好。
三、加快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步伐,樹立“終身學習”的我們廣大的數學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轉變了教學方式,廣泛地運用了討論式教學,在教學中多分組討論,交流,合作學習,積極倡導算法,學法多樣性,學生的興趣被激活了,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活動中來,思維更廣了,頭腦更靈活了。但是,小組合作學習存在一些不足,有的教師把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該討論的重點,難點沒有討論,有的簡單的問題拿來討論。兩極分化嚴重,優生說的多,差生說的少,個別學生會做不說,或不愿意說。下面我就“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談談我的看法。
一、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
導致小組合作學習不能順利進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組成員不會合作,學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學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學生缺乏合作的技能。所以教師要在課堂教學實施中有意識地加強合作技能的培養。一是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并采取輪換制,組長、記錄員、匯報員每個成員輪流做,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二是要讓學生學會如何搜集資料,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傾聽同伴的發言,如何協調小組成員間的分歧,如何歸納組內主要意見等等,從而保證小組合作有進行,真正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為幫助學生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我還編了這樣一則順口溜:“合作學習互相幫助,組長人人輪流當;獨立思考不可少,說前先要動動腦;學會交流與合作,認真傾聽他人講;團結協作力量大,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二、做好教師的導演角色
小組合作學習重在提倡教師充當導演,學生當好演員,巧妙地運用師生、生生、組際間互動,把導與演分離。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老師要做好導演的角色。endprint
(一)合理劃分小組
首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組,考慮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盡力使小組成員在學業成績、個性、能力等方面具有差異性。請每個小組給自己取個響亮的名字,如“火箭隊”、“先鋒隊”等,增強組員的主人翁意識和小組的凝聚力。
(二)積極營造有利于學生討論的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建起平等、和諧、民主、友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自由的學習環境,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對于勇于回答問題的學生,首先加以肯定,至于對和錯,那是第二位。課堂上,我允許學生找缺點,允許學生大聲爭論。在這樣一種民主、和諧、開放的氛圍中,學生就會產生一種探究知識的欲望,積極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小組學習。
(三)把握好分組討論的時機
合作學小組合作學習重在提倡教師充當導演,學生當好演員,巧妙地運用師生、生生、組際間互動,把導與演分離。
(1)個人操作無法完成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發合作的欲望,培養學生間團結協作的精神。
(2)在學生個人探索有困難時。如教學“直線、線段和射線”時,當學生認識了直線后,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直的線中,除了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的直線,還有其他嗎?把你的發現畫下來。這時讓學生獨立思考就有很大難度,我就讓小組合作討論,各抒己見,發散思維,這樣學生就在合作交流中發現了線段和射線。
(3)在學生意見不統一時。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平均分”,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把一個圓分成兩份,每份一定是這個圓的二分之一。對嗎?話音剛落,全班同學已經分成兩個陣營,有的舉“√”,有的“×”,這時,老師不應馬上裁決,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
(4)在解答開放性問題時。“開放性”問題其解題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的去思考,須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種策略和結論。例如:有這樣一道題開放性,在2、4、6、7、8、10這六個數中,哪一個數與眾不同?請說明理由。馬上就有同學得出不同答案,這時利用學生好勝的特點,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激情高昂,紛紛舉手,當學生給出答案可能五花八門時,教師可安排合作學習,讓學生把自己的結論依據展示出來,每個同學都從別人那里看到解決問題的另外一些角度,培養了學生全面考慮問題和善于從別人身上取長補短的好習慣。
(5)在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處。在教學中,教師應在知識的關鍵處、思維的轉折處、規律的探求處,設計合作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發現問題的能力。
總之,就小組合作學習來說,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廣大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們要本著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的,組織開展好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使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手段,在教學中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理念
延續教育上的一貫不良現象,一輩子一個教師就拿著幾本書進教室“照本宣科”,我們很多人的知識停留在幾十年以前,試想這樣的課堂學生會愿意進嗎?勢必就會出現惡性循環,“老師教得也難受,學生學得也難受”。要改變這種現象,就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活躍思維,有新的知識素材告訴給學生,也使自己有一個靈活的頭腦去處理千變萬化的突發事件,真可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么,如何加快自身專業素質提高的步伐呢?我認為可以有以下幾法:①經常聆聽他人教學及經驗;②積極參與各類專業素質提升的學習培訓;③有一個系統的專業學習計劃并依據執行。
綜上所述,教學反思是一個由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過程,要想使教育教學上升到一個理論的高度并很好地指導以后的教育教學就要不斷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質,以一個常新的頭腦反思常新的問題,應對常新的世界,相信這樣我們的教師會教得更輕松,我們的學生也會學得更樂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