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為
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每一個未來人社會生存的必備能力。《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現代教育思想則認為:教學過程,不能單純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獲得和運用知識能力的過程。強調學生的要求不僅是“學到什么”,而更主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因此研究和運用“自主學習”教學,必將成為教育研究中的熱點。
1“自主學習”概念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指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一種自覺、主動的學習行為,是個體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動的一種狀態顯示。其主要特征是已具備了將學習的需要內化為自覺的行為或傾向,并具備了與之相應的一定能力。在自主學習狀態下,學習的壓力產生于內在需求的驅動,即自我價值實現和社會責任感的驅動,而不是外在的壓力或急功近利的行為。具體表現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積極思考的行為。
2“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2.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的核心觀點是,“給學生提供活動的時(思維時間)空(思維空間),讓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上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建構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促進者。
2.2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策略
美國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策略認為:在適當條件下,95%的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所學的內容。許多學生之所以未能取得優良的成績,問題不在于學生的智力方面,而在于他們沒有得到適合各自特點的教學幫助和學習時間。生物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尋求使學生掌握生物學知識的手段,即尋找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給學生以幫助,激發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掌握學習方法,使其樹立信心,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充分地發展。
3“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
“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我在生物學教學實踐過程中,結合學生特點,針對部分教材內容嘗試采用如下的教學模式:
下面結合“生態系統的結構”一節說明其操作要點。
3.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材的特點找準知識的切入點,精心設計問題;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恰當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創設情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通過生活實際、生產實例設置情境;②通過故事、成語、俗語、謎語設置情境;③通過生物學發展的歷史設置情境;④通過設疑、揭露矛盾設置情境;⑤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尋找新舊知識的“最佳結合點”設置情境;⑥通過實驗、野外考察設置情境。
能否設計一個好的問題是教學設計的關鍵,“好問題”是支撐和激勵學生學習的源泉,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切入點,是師生互相交流的橋梁,是學生實現創新的條件。“好問題”應具備4個特點:①具有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向學生的智力挑戰;②可以是一種情境,其中隱含的問題能夠由學生自己去提出并作出解釋;③各種不同知識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由淺入深地作出回答;④解決它往往需伴隨個人或小組的教學活動。好問題不一定就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它甚至可以是一個很簡單的或人們生活中相當熟悉的問題。
3.2自主探索,嘗試解決
這一過程是學生主動建構、積極參與的過程,是他們真正學會積極思維的過程,也是其個性心理品質得到磨礪的過程。為了使學生能真正地解決問題,教師應在學生已有的心理和智力水平的條件下,做好以下幾項工作:①創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教材上學生能看懂的內容,讓學生自學,做到不講或少講;②鼓勵學生大膽地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必要時可以從觀念和方法的角度激活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選擇解決問題的思維策略和模式(觀察、實驗、分析、歸納、概括),尋找解決問題的入口;③充分運用各種教學媒體(掛圖、模型、錄像、網絡等)誘導學生思考;④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爭辯和發表個人見解,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⑤在進行獨立探究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堅忍不撥的意志品質。
3.3合作交流
形成共識師生、生生之間有效的互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有助于他們建構知識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這個環節教師應集中精力做好下面3項工作:①給學生一種再發現、再創造的氛圍,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討論和交流,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思維,提倡思維無“禁區”,提倡不同意見的爭論,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②鼓勵學生敢疑、敢想、敢說、敢討論,使課堂出現“信息傳遞與反饋暢通,思維活躍,樂于創新”的情境;③應進行宏觀調控,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放得開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敢于創新,不迷信教材、權威,使其自悟、自得。
3.4總結建構,延伸拓展
這是師生的思維相互融合的階段,是學生的認知水平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抓住時機,做“問題解決”后的提煉和拓展:①幫助學生概括所學內容的知識結構,建立知識體系;②幫助學生提煉思想觀點,明確解決生物學問題的一般方法;③引導學生將問題向不同方向拓展,盡可能地把新問題和以前的問題聯系起來,將問題對接,以使其進一步延伸。
4對“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反思
4.1“自主學習”是一種開放的教學模式
它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以問題為載體,以民主合作的教學關系為基礎,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的學習形式,以探究為主要的教學方法,以多邊思維碰撞、整合為核心,通過教學系統諸多要素的優化組合,實現學生自主能力和學生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為目標的課堂教學。
4.2“自主學習”是由他律向自律方向發展的教學模式
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索精神、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正是把教師的外部控制轉變為學生的自我控制的過程,是由他律向自律轉變的過程。通過問題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體驗成功與挫折的舞臺。
4.3“自主學習”實現了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重心轉移
在自主學習中,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通過學生自身的經驗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里有“觀察、實驗、提問、議論、比較、歸納、類比”等一系列再創造活動,學生間有探討、交流、爭論,師生間有質疑、討論、辨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