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借助注釋、工具書讀懂文意,積累文言詞語;了解有關文學常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表演課文,合作探究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語言,分析人物性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文章開卷有益的主旨,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多種方式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難點:聯系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方法:朗讀法;合作探究法;表演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課前說話導入
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和運用,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學海無涯。而智出學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地豐富我們的語言寶庫,攀登學習的高峰,暢游知識的海洋。“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告訴我們學習需“勤奮”的真理。其實“學習”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有關“學習”這個話題的文言文。
二、解題(學生簡介《資治通鑒》及作者)
1.《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世之得失”,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2.說到司馬光,我們會想到小學學過的一篇文章《司馬光砸缸》,那時我們就領略過司馬光的聰明機智,那么長大后的司馬光又是怎么樣的呢?同學們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個別讀課文,糾正字音。老師范讀指導劃分停頓后,全班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3.解釋下列黑體字的意思。
(1)卿今當途掌事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
(3)卿今當途掌事 (4)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5)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6)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7)蒙辭以軍中多務 (8)及魯肅過尋陽
(9)蒙乃始就學 (10)見往事耳
4.辨析一詞多義。
當 卿今當涂掌事 但當涉獵
就 蒙乃始就學 指物作詩立就
5.翻譯下列句子。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蒙辭以軍中多務。
(3)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4)卿言多務,孰若孤?
(5)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6)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四、品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以問答形式進行,并做板書)
1.全文幾個人物?(學生介紹人物)
2.文章圍繞這幾個人物寫了什么事?
概括情節:勸學—就學—議論—結友。
3.課文是怎樣表現呂蒙學習的效果的?
4.思考: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理解:
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則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
③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五、賞讀課文,讀出語氣和感情(分角色朗讀)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1)“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3)“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1)“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2)“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3.呂蒙在孫權的再三勸說下,開始讀書學習,并取得良好的讀書效果。文中有兩個成語突出表現了呂蒙進步之大,請大家找出。
典故: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4.在把握人物心理活動和神情的基礎上即興表演課本劇。
六、背誦課文
七、拓展延伸
同樣是學習,呂蒙和方仲永,一長一幼,一正一反,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學,毫無所成,從不同的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下面誰能說一些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俗語或小故事和我們共享?
八、閱讀《師曠勸學》,比較《師曠勸學》與本文《孫權勸學》的異同
九、小結
高爾基說:“學習——永遠不晚”,學無早晚,但恐始勤終隨,所以我們大家要堅持勤奮學習。
十、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以“讀《孫權勸學》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孫 權 勸 學
《資治通鑒》
孫權 勸學——善勸 開端 (詳)
呂蒙 辭學——就學 發展 (略)
魯肅 贊學——結友 高潮結局 (詳)
【初中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