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冰
【摘要】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都應該圍繞著規范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滿足社會需要進行設計,只有充分重視績效考核對于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作用,結合相關要求制定切合事業單位實際的考核標準,并通過各種保障機制的完善,才能讓績效考核真正成為事業單位不斷提升競爭力的助推器。
【關鍵詞】事業單位 會計制度 績效考核
一、事業單位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建設難點分析
(一)事業單位重視程度不夠限制績效考核的功能發揮
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對事業單位管理的要求也更高,當前的績效考核并沒有引起事業單位的足夠重視,正是因為事業單位對績效考核的重視不夠,導致績效考核在事業單位管理中沒有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也限制了績效考核應有的功能發揮。以事業單位為例,雖然推行新會計制度,但是由于事業單位有些領導并沒有充分重視績效考核改革,導致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流于形式,在績效考核功能的發揮十分有限。一是不利于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因為不重視績效考核,事業單位的員工還停留在“混資歷”的狀態,有不少的事業單位員工表示,做太多也沒用,因為晉升機制就擺在那邊,就需要足夠的年限。二是不利于事業單位服務質量的提升,沒有了績效考核的約束,就不容易站在服務者的角度進行服務提供。
(二)考核標準不夠完善阻礙績效考核的效率低下
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對事業單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績效考核方面各個地方也出臺了相關的細則和要求,可以說對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越來越重視,這既在事業單位層面提出了績效評價的要求,也對事業單位內部的績效考核提出了要求。但是事業單位原有的績效考核標準并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制度,對于不同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內部不同科室的應該建立不一樣的績效考核標準,但是在當前的考核標準中并沒有細致到這個程度,導致事業單位存在嚴重的“同工不同酬”問題。以深圳K事業單位為例,同一科室內的“編制員工”與“臨時工”的工作量比例是1:3,但是兩者的收入比例卻是3:1,所謂的績效考核在編制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因為績效考核標準不夠完善,沒有打破當前的體制限制,就會就會導致績效考核效率低下的問題:一是績效考核無力度,試想如果采取“一刀切”的績效考核標準,事業單位員工對于考核結果沒有敬畏之感,那么這樣的考核力度是十分薄弱的,更別提能夠通過績效考核激活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二是沒有完善績效考核標準,就會導致績效考核模糊化,包括績效考核的實施也不夠清晰,會導致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不到位的問題。
(三)保障機制不夠健全導致績效考核的實施困難
新的會計制度下,推行績效考核的要求也相對提升了,再好的制度都要實際實施才能發揮作用,但是目前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沒有建立人才培養機制、沒有健全的獎懲機制、審計機制,都不利于績效考核的開展。一是缺少專門、專業的績效考核人才,相比企業而言,事業單位一般都沒有堅強強大的績效考核體系,也沒有專門的執行人員,根據廈門某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透露,該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主要是年終績效考核,權利主要掌握在科室主管,只要大家表現不錯,主管都不會為難,一般每個人都能拿到全部的績效,并沒有專門的部門或者人員對員工的績效進行全面的評價。二是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并沒有健全的獎懲機制,根據對事業單位的調查顯示,事業單位的績效主要是根據不同等級進行制定,大家都知道年終績效能夠拿多少,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標準是“沒有重大事故”,也就是只要沒有發生重大事故就不會拿不到績效,至于平時做的好不好、服務有沒有到位,并不能通過績效考核進行體現。三是績效審計機制缺失,這主要是對于事業單位的整體績效考核而言,目前事業單位的績效評價更多是采取事業單位自評以及上級抽檢,并沒有實現第三方績效評價,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保障績效考核的有效實施。
二、事業單位加強績效考核體系建設的重點探究
(一)提高認知,增強績效考核的重視程度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事業單位面臨的要求和挑戰也越來越大,績效考核依然成為一個滿足要求、應對挑戰的重要工具,事業單位必須充分認識到績效考核的重要性并引起充分的重視,才能讓績效考核真正發揮作用。以上海某事業單位為例,自2005年起,就開始對下屬事業單位全面實施績效考核,根據其官方資料,該中心每年都對下屬事業單位領導進行績效考核,并把行政領導的選拔、評優、獎懲和考核結果相掛鉤,考核結果主要分為A、B、C、D四個等級,不同等級的領導進行不同的獎懲,甚至對于長期考核結果不理想的領導進行懲戒、停職。十余年的實踐證明,只有領導在乎績效考核并作為績效考核的重點對象,才能帶動整個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才能樹立正確的績效觀、風險觀、服務觀,才能更加有利于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質量的提升。
(二)完善考核標準,確保績效考核的作用發揮
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出臺的背景下,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標準就需要進一步完善、加強,這主要包括整個事業單位層面的績效考核標準以及事業單位內部的考核標準,只有這兩個層面的績效考核標準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才能確保績效考核發揮作用。首先,在事業單位層面的績效考核,要把績效考核更多與新會計制度相結合,要更加重視針對不同層面的事業單位管理進行考核,特別是要建立領導負責制,把事業單位績效評價和領導考核相結合引導事業單位的不斷自我完善、自我規范,比如對于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事業單位領導將被免職,通過明確的績效考核標準制定就能夠更好地引導事業單位規范化發展。其次,要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員工的績效考核,可以說事業單位的績效評價是建立在事業單位內部員工績效考核的基礎之上的,那么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對于員工的績效考核標準也有所有變化,例如,事業單位主要是服務社會的組織,對不同的單位、不同科室根據其業務建立不同的績效考核標準,并且把考核結果與員工的晉升、獎懲甚至是免職相結合都將大大有利于績效考核的落實與執行。
(三)落實保障機制,推動績效考核的有效實施
一是落實人員保障機制,針對當前事業單位多科室、多業務的狀況,北京某事業單位建立起“領導參與、專人負責、部門配合”的績效考核人員機構,通過事業單位領導的牽頭強調績效考核的重要性,通過設置專人(一般與財務工作人員相結合)統籌管理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充分運用事業單位的部門管理架構,有效地推進了績效考核的實施,這既沒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績效考核的成本投入,又能夠帶動事業單位各部門的參與,并根據各部門實際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二是建立健全績效獎懲機制,為了讓績效考核具有執行效率,就必須把績效考核和員工的獎懲相結合,比如某事業單位通過每月評比“服務之星”作為工作人員獲得獎勵、晉升的重要參考依據,通過設置“流動紅旗”作為部門之間績效考核、評優評先的重要指標,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績效考核的重要性。三是要引入績效審計機制評估績效考核的實際效果,推動績效考核的不斷完善,2016年新余市通過引入第三方評價和公眾參與評價相結合方式,有效推進了事業單位績效考核評價的客觀公正、公開透明。
三、結語
在經濟新常態條件下,行政事業單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績效考核越來越成為完善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優化事業單位資源配置的重要工具,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功能發揮有限、考核效率低下、實際操作困難等問題,需要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的指引下,從事業單位實際出發,建立健全事業單位績效考核體系,真正發揮績效考核的功能作用。
參考文獻
[1]馬春艷.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績效考核體系研究[J].經濟師.2013(12).
[2]王亞玲.我國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現狀與績效工資激勵機制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9).
[3]劉霞.事業單位組織績效評估實證問題研究[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9(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