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裕貴
【摘要】在技工院校的教學中,德育課程對于加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至關重要,德育課程的一體化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針對技工院校中德育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完善進行探究。
【關鍵詞】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德育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的經濟建設進入了新一輪發展期,許多大中型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當前技工教育環境下,學校大都注重“技能”的培養而忽視“德”的塑造,造成了當前學生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價值取向、誠信意識、行為規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嚴重失衡,對增強德育教學的緊迫性尤其突出。那么,如何改變新形勢下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現狀,增強德育教學的緊迫性和實效性,成為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頭等大事。
1. 德育課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1.1是全面實現德育課程目標的有效手段。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處處是德育,人人講德育,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與活動、專業建設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設計、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能力,促進學生獲得一定的道德信念,以規范他們日常生活行為,從而實現德育課程的教學目標。
1.2是形成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環節。德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使德育教學與實踐貫穿于學生所有業余活動和所有專業教學之中,極大地促進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和綜合職業素養,促進形成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2.現代技工院校在德育中存在的問題。
2.1技工院校對德育重視程度低。
技工院校過分重視學生技術能力的學習和培養,教師和學生對德育的重視程度都比較低。學生認為德育只是空談,對今后的學習、生活沒有什么幫助,所以在德育課上不注意聽講。技工院校對于德育的考察方式簡單,一般就是在學期末做一張卷子,只要學生達到六十分就給予通過,教師在考前還會給學生圈畫出一個較小的考試范圍,有的甚至是開卷考試。這都充分說明了技工院校的教師和學生不重視德育。
2.2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實踐教學。
實施德育的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提高道德品質素養,讓學生學會做人。但是技工院校的德育一般是以德育課的形式給學生講一些有關德育的理論知識,一直忽略實踐教學方式的實施。在德育課上,教師把學生應該記住的或者重點考試內容讓學生在書上做標記,并要求學生進行識記;學生也只是機械地學習,很少有學生理解領悟課本上的話語,更不要說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進行運用了。
2.3相關教師的配合不密切。
在技工院校,德育教師和班主任很少就學生的德育方面進行溝通交流,這就造成了教師和學生分離,教師不知道學生對德育的理解程度如何,學生也不明確學習的目的。有些教師本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就不高,雖然在課堂上告訴學生遇到某些情況時應該怎么做,但是教師在平時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與所講的知識不一致,讓學生對德育產生錯誤理解,認為課本上講的理論知識與在生活中怎樣做沒什么聯系,從而不注重對德育課程的學習。
3.實施德育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建議
3.1建立健全德育規章制度、管理措施和評價機制,提高學校領導和任課教師的德育意識,更新德育教育觀念,開設并加大德育教育課的力度,創設寬松的“德育”環境,積極營造良好的德育學習氛圍,在教學管理活動中,既要顧及學生“智育”的提高,更要聯系實際,加強“德育”的塑造。認真做好德育教學的總結和評價工作,完善德育工作的激勵和獎懲制度,主管部門嚴格抓好落實、做好德育監督和檢查工作。在各項綜合評價中給予肯定或獎勵,并大力宣傳和發揚,有效調動教師在德育教學工作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2作為任課一線的德育課教師及班主任,要把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貫穿于日常教學和管理活動中,時刻牢記培養德育意識,增強“既要教好書,又要育好人”的觀念,探索創新。人們常常把教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足以形象的揭示了教師勞動的特點、性質及作用,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教師要把思想道德的培養與教育教學活動相融合,時常使道德觀念在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
3.3倡導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身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身教”,對學生的品德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學生的道德發展。人們常常將教師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形象就充分闡釋了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表率和榜樣作用。但作為教師,“身正為范”比“學高為師”更為重要。因此,教師要注重自己生活中的言行,盡量做好每件事情。同時在班上還開展一些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從中聞其聲、觀其行、明其理,陶冶其情操。
3.4要發揮德育課教學在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應重視德育課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德育課教學藝術。德育教師要以提高教學實效為目標,積極進行教學方法改革。要在創新教育實踐活動中不斷進行德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要從實際出發,努力探索,認識和把握德育教育的客觀規律和教育的實效性,不斷研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精心組織課堂討論,進行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幫助學生認識社會,提高覺悟;采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將聲、光、電等多媒體教育手段引入到德育課教學中來,增強教學效果。創造性是德育課教學藝術的重要特征,所以,德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注意在傳統方式的基礎上,靈活多樣地利用新的途徑,探索新的方式,不斷創新,不斷進取,形成高超的技能技巧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
4.總結
總之,德育課教學作為以就業為導向的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為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作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任重而道遠,因此,德育課一體化教學無論是從觀念、教學目標、方法和教師的素養等方面都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切實增強德育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
【參考文獻】
[1]楊平治.推進一體化教學體系的建設――訪杭州第一技師學院副院長董建慧[J].中國培訓.2012(07).
[2]方居清,房卉. 行業特色院校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3).
[3]劉曉萌,張新亮.技工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新探索[J].文教資料,2010(09).
[4] 黃里青.新時期職校開展德育工作探析[J]-廣西教育(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