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曉暉
常州:“八字法”促進環境監察爭先達優
文|張曉暉
為貫徹落實新《環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常州市環保系統通過“規范、確權、嚴查、重處”八字法促進環境監察工作爭先達優:
一是規范。圍繞學好、用好新《環保法》及四個配套辦法,發動常州市環境執法人員開展環境執法“六比四賽”和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對照環保部《環境行政處罰證據指南》要求對行政處罰案卷質量進行考核評比;進一步提升環境執法人員的規范查案、辦案水平。
二是確權。常州市環保局委托市環境監察支隊在法定職權內以市局的名義對環境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監察支隊專門成立督察科、辦案科、法制科,督察科負責日常監管,按照監管頻次量化、任務細化的要求,制定檢查計劃和檢查清單,完成法律法規規定的監管任務;按照監管結論痕跡化和監管結果報告制度化的要求,對發現的問題做好現場記錄上傳移動執法平臺并及時移送、報告。辦案科對信訪舉報和督察科現場檢查發現的環境違法線索進行立案調查,并提出處罰建議。法制科對相關案卷進行審查,經案件會審并提交局法規處核審后出具行政處罰文書,重大或疑難案件經局案件審查委員會討論后決定。通過部門調整優化,進一步健全完善“查處”分離制度,理順日常監管和執法監察的關系。

三是嚴查。新《環保法》實施之初,常州市環保局和各轄市區環保局分別召集重點污染源負責人進行警示教育,警醒企業做到環境自律、誠信守法。2015年在常州市環保系統內開展“六比四賽”環境執法競賽活動,按季度對轄市區案件查處情況進行督查考核,促進各轄市區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形成嚴厲打擊、精準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態勢。2016年起,常州市環境執法系統嚴格落實環境監管執法“雙隨機”抽查制度。
四是重處。2016年,常州市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1311起,下發處罰決定書1072件,處罰金額達到9246萬元,被省環保廳評為全省行政處罰工作優秀環保局第一名。在環保部組織開展的全國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中,全國20個地級市被環保部表彰為先進集體,常州市排名江蘇第一,全國第三,武進區環保局作為縣級局被環保部表彰為先進集體。
今年以來,常州市繼續加強環境監管執法,有效落實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促進板塊責任落實到位、部門責任明確到位、監管責任履行到位。截至5月底,常州市環境違法行為立案數646件,同比增長74.6%;行政處罰決定數423件,同比增長67.2%;行政處罰額總數為3457萬元,同比增長32.3%,位列全省第一。常州市運用新環保法配套辦法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37件,其中實施按日計罰6件、查封扣押66件、限產停產57件、移送行政拘留8件。刑事移送司法案件數為17件。

“雙隨機”檢查。進一步完善“雙隨機”抽查制度,將“雙隨機”抽查作為污染源日常監督檢查的主要方式,完善污染源、執法監察人員名錄庫,動態調整“兩庫一平臺”,及時公開隨機抽查情況和查處結果。今年以來,常州市開展污染源“雙隨機”抽查602廠次,發現環境違法行為63件。
專項執法行動。2月份起,常州市環保系統開展環境執法“春季攻勢”,武進區的“驚蟄行動”,新北區的“春雷行動”等。在專項執法行動中,突出重點,結合全面達標排放行動計劃,先后開展電鍍企業廢水達標排放專項執法檢查、印染企業及集中式印染污水處理廠廢水達標排放專項執法檢查、重污染天應急管控巡查等。累計出動14173人次,檢查企業5736廠次,發現環境違法行為347起。
電鍍企業廢水達標排放專項執法檢查。1.4月份對常州市73家電鍍企業開展轄市區自查和市、區專項聯合執法,共出動執法人員120人次,重點對車間設施口、污水總排口廢水達標排放情況進行檢查。2.印染企業及集中式印染污水處理廠廢水達標排放專項執法檢查。從5月中旬到5月底,對常州市所有印染企業及集中式印染污水處理廠開展市、區兩級環保部門聯合執法檢查,重點檢查廢水治理設施、在線監控設施、雨污分流和排放口、集中式印染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等情況。3.重污染天應急管控巡查。2017年以來,常州市共啟動大氣內部應急管控4次,均做到快速響應,及時組織人員對重點大氣污染源排放企業應急管控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巡查,共檢查425廠次,對巡查發現應急措施落實不到位的企業及時督促整改,對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進行立案查處。4.納污坑塘排查整治。組織對向坑塘排放、傾倒污染物環境違法問題的全面排查,廣泛收集違法行為信息線索,對公眾反映的向坑塘排污問題及時開展現場核查。5.太湖安全度夏專項執法檢查。5月初,常州市啟動開展太湖安全度夏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將利用5個月時間,重點檢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化工、印染、電鍍等行業企業,氮、磷排放企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不達標的重點區域。對檢查發現的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將從嚴從重從速查處到位。6.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執法整治。分別對新北區人民政府和常州海事局印發了《關于交辦魏村水源地保護區環境問題的函》和《關于交辦魏村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運輸船違停問題的函》。目前已有2個問題整治結束,上報省廳銷號,其余6家問題正在按時推進。7.磚瓦企業專項行動。制訂印發《常州市磚瓦行業環保專項行動方案》,排查出常州市磚瓦企業共48家,計劃保留12家,將對其余36家進行關閉。8.垃圾焚燒廠開展自動監控設備安裝和聯網工作。目前,常州市三家垃圾焚燒企業在顯著位置設立電子顯示屏,向社會實時公布六項煙氣指標。制定聯網工作方案,在完成數采儀及CEMS在線監測儀等現場端設備的改造后,接入環境保護部平臺。
突出壓力傳導。常州市將市委高度重視環境執法工作的最大優勢,轉化為推動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真重視、責任真落實。特別是借力主流媒體開設的《263常州在行動》專欄,累計曝光50余件典型環境問題,用媒體聚焦力提升環境執法工作倒逼力,市委書記、市長和各轄市區黨政“一把手”領導親自帶隊環境執法檢查,有力地促進了環境問題的整改,推動一大批“老大難”突出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轉變執法觀念。今年以來,常州市環保局積極推行普法式執法,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工作原則,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向執法對象、社會各界傳遞、宣講環保法律法規。一方面,讓法律法規成為執法對象遵守的規則;另一方面,通過普法倒逼執法,促使執法者增強法治意識,促進規范文明執法。年初,組織召開常州市環境法制工作爭先創優座談會,就“行政處罰中如何與當事人溝通交流,做好協調工作”做專題講座,進一步提高常州市環保系統依法行政水平。
豐富檢查模式。加大夜間、雨天和節假日期間檢查頻次,嚴防不法企業利用夜間、雨天偷排。每月組織開展一次各轄市、區相互交叉檢查。“五一”期間,市環境監察支隊會同市環境監測中心及轄市區環保局多部門聯動開展突擊夜查,武進區環保局雨天夜間開展“驚蟄行動”,均取得明顯效果,集中查處了一批環境違法行為。組成專項行動巡查組,對轄市、區專項檢查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指導,采用日查和夜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敏感區域和環境問題突出企業進行現場抽查。
加強聯動機制。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了新的“兩高”司法解釋,將“嚴重污染環境”情形增加到18種,突出對監測數據造假行為的懲治,相對簡化了“有毒物質”的認定,明確了監測數據的證據資格等。標準更加具體,操作性更強。為此,常州市組織常州市環保系統認真學習,進一步提高與司法部門配合的主動性和專業水準,做到有案必移、移送必準。
強化科技支撐。初步建成智慧環境執法平臺,采用全新的交互界面,執法清單、各項檢查重點、依據法律法規等多項細節,極大地方便執法人員現場文書的制作。現場執法數據實時與云數據中心進行交互,確保現場證據第一時間固定。溧陽市環保局啟用專業無人機作為常態環境監察手段,對監察區域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對污染問題進行航拍取證,未來還將引入無人機熱感拍攝這一新型技術,讓違法偷排行為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