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春立
大連:精心組織,全面提升執法水平
文|范春立
遼寧省大連市積極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將大練兵同重點環境保護工作緊密結合,在實干中練兵、在練兵中提升,切實發揮大練兵對實際工作的推動、促進、提高作用。
全年大練兵期間,大連市共出動監察人員10902人次,檢查企業4594家次,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304件,下達處罰決定累計金額1670.81439萬元。其中實施按日連續處罰的企業10家(次),累計下達金額899.5464萬元,限產、停產整治的企業13家,實施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的企業15家,實施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企業5家。
大連市確立了“準、嚴、快、好、廉”五字方針,將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辦案數量、提升案卷質量、加強宣傳報道、開展業務培訓和推進移動執法五個方面。

根據環境保護部、省環保廳文件要求,大連市環境執法大練兵決不搞運動式、突擊性執法,而是找準切入點,緊緊圍繞大連市重點環境保護工作,通過強有力的執法,助力大連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水污染防治工作、建設項目清理整頓等重點工作的順利實施。執法檢查內容具體包括:燃煤鍋爐污染防治設施和達標排放情況監察、工業堆場封閉情況檢查、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工作、利劍斬污凈水行動、入海排污口整治、超標河流斷面排污單位排查監管、建設項目清理整頓等。不增加本已不堪重負的基層環境保護部門工作壓力,同時又能指導幫助其完成現有工作任務,得到了市局領導和基層環境保護部門的支持肯定。
在準確定位行政處罰案源的基礎上,為提高查處環境違法案件數量,大連市確立了“應罰盡罰、應送盡送”的工作原則。對于超標排放水污染物的企業,實施黃紅牌制度,采取限產或停產措施;對于未達到封閉標準的工業堆場被責令改正后仍不改正的,一律實施按日計罰。通過強有力的執法,全力推進“水十條”、“氣十條”相關工作的落實。
同時,加大環境監察和監督性監測頻次,要求各屬地環境保護部門每周開展一次環境監察和監督性監測,監測部門3日內出具監測報告。在案件辦理程序上,明確了調查取證、立案審批、先行告知、下達決定等各環節工作時限。要求各執法單位在法律規定時限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履行程序,督辦企業抓緊時間整改到位,力爭最大限度縮短辦案周期,切實提高辦案效率,增加案件辦理量。
大練兵先進評選數據均來自環境保護部“行政處罰信息管理系統”,大連市明確要求各執法單位必須在下達處罰決定后,第一時間將行政處罰信息錄入環境保護部“行政處罰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同步錄入、同步上傳,確保大練兵期間所辦案件全部錄入系統。
為提高行政處罰案件辦理的規范性,大連市認真制定相關標準,同時積極開展環境監察稽查、案卷評審等工作。
大連市在前期行政處罰規范的基礎上,根據環境保護部出臺的《環境保護行政處罰案卷評查指南》以及適用新環保法配套措施案件審查、審批表范例,出臺了新環保法配套措施案件參考樣卷,統一了全市按日計罰、停產限產、查封扣押、行政拘留、刑事犯罪移送案卷的制作標準。同時,大連市印發了《大連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標準(修訂)》,對違反水污染防治規定類、大氣污染防治規定類、建設項目環境管理規定類等12大項行政處罰裁量進行細化明確,指導各基層環境保護部門規范行使自由裁量權,確保對同一類案件執法尺度統一。
全面加強環境監察稽查,切實查找基層環境保護部門執法工作中的不足。對稽查發現的問題一律致函被查單位,明確整改要求和時限,對于案卷文書制作不規范類問題,一律要求立即整改。為了提高基層環境保護部門案卷制作責任意識,定期抽調局內法規業務骨干召開案件研討會,對各基層環境保護部門的案卷進行評選、打分,采用“以案說法”的形式,指導和規范基層環境執法工作,爭取通過大練兵活動促使大連市環境執法規范化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為深入推進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工作學習氛圍,提高環境執法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素質,大連市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培訓,包括依法行政培訓、環境監察執法現場培訓、執法大練兵專題遠程培訓等。其中針對一線執法人員,在做好新《環保法》、“水十條”、“氣十條”等環保法律法規培訓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環境監察現場培訓。
組織環境監察業務骨干選擇各轄區具有代表性的排污企業,現場講解生產工藝、廢水和廢氣處理工藝和配套污染防治設施的運行要求,以及調查取證要點等業務知識。組織環境監察人員積極參加省環保廳大練兵工作培訓。通過培訓,執法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學習意識有很大提升,能夠較快較好地適應節假日巡查、夜間突擊檢查等新常態下環境監管形式,運用新環保法及配套辦法的能力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為提高執法效率,自去年10月起,大連市全面啟用移動執法終端。移動執法終端所使用的執法軟件是為適應環境監管新常態,提高執法效能,結合現場執法工作實際自主研發的。軟件設立了承辦任務、檢查記錄和一源一檔三大模塊。通過承辦任務模塊上級環境監察部門可以通過軟件直接下達任務,任務承辦人員在完成任務后可以進行反饋,確保上傳下達政務通道暢通。
檢查記錄模塊為執法人員提供了詢問筆錄和勘察筆錄模板,執法人員可以根據環境違法行為類型選擇相應問題,調取環保法律法規、污染物排放標準等數據,較大程度提高了現場筆錄制作的效率。同時,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時還可以直接調取污染源信息查詢排污企業相關情況。通過在大練兵中推進移動執法在環境執法中的應用,提高了環境執法效能,簡化了一線執法人員工作,同時進一步完善了執法軟件功能。
做好網格化監管機制同“雙隨機”抽查機制有機結合。大連市將網格化監管機制同“雙隨機”抽查機制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不同機制的監管優勢,實現有效監管。
在日常環境監管工作中,采取網格化監管,明確監管責任。要求網格監管責任人按照抽查計劃,對網格內的排污單位開展檢查,建立排污企業監管臺賬,對網格內排污單位實行精細化管理。在專項執法檢查和事后監督工作中,采取“雙隨機”抽查方式,隨機組織執法人員對本單位或全市排污單位進行抽查。開展的“利劍斬污凈水行動”,每次檢查均采取“雙隨機”抽查方式,即每組執法人員和受檢企業都是通過隨機抽取方式確定的。各檢查組負責的檢查區域采用抽簽方式確定,檢查對象采取數據庫隨機抽取方式確定,查處了一批違法企業,有力震懾了違法排污行為。
同時,將“隨機抽查”結果納入對網格或單位的相關考核指標體系,并依據《大連市環境保護局網格環境監管獎懲暫行規定》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獎懲,督促網格監管人員盡職履責,確保監管到位。在大練兵過程中,大連市不斷完善、協調運用網格化和“雙隨機”兩種監管機制,為進一步提升執法能力提供機制保障。
做好基層現場檢查和市級環境稽查有機結合。為切實提高基層環境保護部門的執法能力和水平,市級環境監察部門通過以“雙隨機”抽查為主的稽查工作,加強對基層執法部門的督辦和指導,發揮基層執法部門主力軍作用,提高基層執法部門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意識,確保大練兵工作重心下沉,各項工作要求在基層得到貫徹落實。
做好規范執法和廉潔執法有機結合。通過規范執法檢查工作、完善內部監督、層級監督工作機制、拓寬公眾監督渠道,打造了作風過硬、廉潔自律的環境執法隊伍。
結合優化企業執法環境工作,進一步規范現場執法檢查程序,實施檢查前批準、登記制度,檢查中告知制度,檢查后報告和備案制度,要求執法人在現場執法檢查中主動公布紀檢監察部門地址和聯系電話,暢通管理相對人舉報投訴渠道。確保權力在制度約束下運行,避免選擇執法,執法不公等行為發生。
完善內部監督、層級監督機制,并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嚴格約束行政執法行為。
拓寬公共監督渠道,通過大連市環境保護局門戶網站、大連市政府信息公開網等信息公開平臺,全面公示“行政權力清單”“自由裁量基準”以及行政處罰信息。建立涉水企業黃紅牌制度,定期在市環保局門戶網站“涉水企業黃紅牌公開”專欄,公示轄區黃紅牌企業名單,通過全面公開行政執法信息,廣泛接受公眾和新聞媒體監督,打造業務精湛、紀律過硬、作風優良的環境執法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