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格喜
摘要:隨著素質教學模式的推行,對于學生的培養,不僅僅要注重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對于學生的德智體美要全面發展。拓展訓練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的關鍵環節,必須要結合學生情況,從理念、內容和實施等方面不斷探索,才能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對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全面論述,結合教學現狀提出了具體的優化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拓展訓練;初中體育教學;現狀;應用;對策
初中體育是一門重要的教學課程,只有加強學生體質訓練,才能為學生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作為當前一種新型的體育教學方式,拓展訓練日益受到重視,全面提升了學生開展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促進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1]。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基本內容概述
1、形式。拓展訓練是以團隊合作為主要形式,是指根據一定的環境、設備及年齡段學生特點設計的,具有一定的難度以增強合作并挑戰自我,并使得學生身心均得到鍛煉的一系列趣味性項目。
2、特點。拓展訓練能較好的根據學生個體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進行訓練項目設計,比較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拓展訓練逐漸形成自身不同于傳統體育教學的特點。一是注重合作性和學生個性的培養;二是注重參與性與自我反省精神培養;三是注重挑戰能力與專注度的培養;四是注重成就感的獲得。
二、當前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現狀
1、重視程度不夠。由于重視程度不夠,目前的初中體育課程還是大多數只包括簡單的幾個項目,缺乏拓展訓練的團隊合作鍛煉,也對個人能力要求達不到應有挑戰,學生心理也得不到鍛煉,交際能力在體育鍛煉中甚至得不到絲毫發展,完全沒有達到拓展訓練的方式教育學生得到的全面效果。
2、師資和資金配置不足。拓展訓練是趣味性活動,那么就要求一定質量的策劃、場地及擁有高素質的帶教老師。許多學校的資金主要用來投入知識教學,從而對拓展訓練的資金投入也就有了限制。在有限的資金投入下,又要聘請對心理學、生理學等方面知識兼具的專業教師,又要根據某些特殊拓展訓練項目安排場地和器材,這種情況對學校來說難度太大。
3、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拓展訓練中某些特殊的運動項目或是特殊場地的挑戰任務,為使學生得到自我挑戰,難度系數可能較高,或多或少總會有危險,而挑戰此種項目,若學生安全意識不足或安全措施備查疏漏,難保發生意外。一旦發生意外,對學生的發展會產生影響,加上許多家長由于擔心,會反對學生參加拓展訓練,拓展訓練的實施就受到阻礙[2]。
三、加強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具體對策
1、加強宣傳,提高對拓展訓練重要性的認識。首先讓家長們正確認識到拓展訓練的作用以及對他們孩子未來發展的意義,讓他們知道拓展訓練實施的必要性,增強家長對拓展訓練的支持。拓展訓練對學生培養的重點方向是:使學生具有堅韌的品格,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挑戰自我的決心。用看似簡單的訓練項目來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勝心,逐漸樹立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所以要進行科學的教學內容設計,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競爭意識,增強鍛煉積極性[3]。
2、以學生為本,開展與學校實際相符的訓練項目,節約開支。資金問題是現實問題,沒有資金,拓展訓練的開展就無所謂實施。低成本又有趣味的項目若開發出來,那么便能緩解一部分資金問題,許多資金不足的學校便也能夠實施拓展訓練。有的拓展訓練對器材及場地要求也并不高,學校也要合理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可實施的項目。只要能達到教學目的,便可以開展。
3、加強安全防控水平,配足配齊安全防護設施。多數拓展訓練都是在安全環境下開展的無危險性或低危項目,只要學生們狀態良好都不會出現問題,對于難度系數高的或者場地安全性有要求的項目,開展時必須做好各種充分的安全工作,并對各項安全防護器材進行使用前檢查,及時修護和更換,做好防護記錄,根據防護方案裝備好每一件防護道具。在拓展訓練進行時也要關注防護物品的狀況,發現不良情況馬上停止訓練并做好處理。同時,在進行難度大的項目前必須對學生做好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杜絕學生不會使用安全器械的情況,還要備好各種急救物品、藥品,以便及時應對突發狀況[4]。
四、結語
總之,拓展訓練對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團隊合作意識,對學生實現自身人生價值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只有針對當前教學現狀,以學生為本,開發針對性的拓展訓練項目,增強與家長、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具體鍛煉中不斷總結和發展,才能全面促進教學質量提升,進而培養全面型學生隊伍。
參考文獻
[1] 殷昌偉. 素質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西部素質教育,2015,(09):104.
[2] 姜興漢. 素質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求知導刊,2015,(04):58.
[3] 謝素華. 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方案[J]. 基礎教育研究,2014,(24):55-56.
[4] 邵景鈺,汪冉. 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入素質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分析[J]. 才智,2014,(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