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馨
[摘要]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日益盛行,游客已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觀光旅游,而是把青昧的目光轉向了以休閑為主的體驗式旅游上來,其中,關食旅游作為休閑體驗旅游十分重要的要素,成為了當下旅游的一種新時尚。關食旅游以其當地特色的小吃關食帶給游客豐富的感官體驗,它的發展前途直接受到游客反饋的影響。為了更好的發展關食旅游,本文以游客為研究對象,做了一系列實地考察與調查,通過相關的數據來分析游客旅游前的心理預期以及旅游結束后的感知反饋,從而進一步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以及游客的社會學特性和感知實績兩者之間的關聯,深入發展關食旅游,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關鍵詞]鄉村旅游視角;關食;旅游目的地;形成機制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當中,“民以食為天”的道理深刻的體現了美食文化的重要地位。人類不僅依賴食物得以生存,而且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美食更是成為提高生活品質與精神享受的一部分。在體驗旅游的發展趨勢下,美食旅游成為了當下旅游的新時尚。作為一種新的旅游方式,美食旅游如何打開市場、獲得認可以及發展是當下值得探討的一個課題,本文通過研究沙縣小吃的案例,試圖分析和了解影響游客感知的因素從而對進一步發展美食旅游作出有效的建議。
一、美食旅游研究
(一)關食旅游的研究內容
美食旅游是自21世紀興起的一種特殊興趣旅游。利得以及霍爾和魏勒認為,特殊興趣是特殊興趣旅游的核心,決定了旅游者出游的動機和對旅游目的地的選擇。2000年,在塞浦路斯召開了首屆關于本土美食與旅游的國際會議,提出要將地方美食打造成旅游目的地的獨特吸引物。
由于美食旅游在我國起步較晚,現階段還屬于摸索開發階段,因此,相關的研究很少,沒有成熟的研究體系,目前主要的研究內容包括美食產品開發階段、美食節慶旅游、需求以及特色小吃的開發等方面。
(二)關食旅游的研究方法
我國的美食旅游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從而獲得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然后做定性判斷,因此,得到的結論籠統、單一,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實踐性,因此,在方法的研究上還需要深入拓展。
二、美食旅游發展中的問題
雖然目前我國的美食旅游也有了一定的進展,逐步地被更多的游客所熟悉并且體驗,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理論指導,目前體系仍舊不夠完善,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關食旅游發展宣傳力度不夠
調查發現,雖然有將近95%的人們在旅游前事先做好了旅游的準備,也知道一些地方的美食特色,但是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是通過親朋好友才了解到該地的美食文化,而通過電視、報紙或者網絡等媒體宣傳了解的人所占比例基本在10%左右,這說明各地的美食旅游發展中,并沒有做好相關的宣傳,而只是把重點放在美食特色小吃的介紹上。
(二)市場主體有限
旅游發展的重中之重即是游客資源,這也是各大旅游目的地地相互競爭的對象。以福建沙縣為例,調查結果顯示游客游覽福建主要是沙縣、三明和寧德,而其中沙縣的游客占到總游客數的48%,而其中絕大多數都是18歲到40歲的青年,中年游客、老年游客的數量較少;除此之外,在福建周圍還有浙江、湖南等省外的周邊旅游城市,根據數據分析發現,沙縣美食旅游的游客主要是分布在福建省內,省外的游客相對較少,目前海外游客狀態尚是空白。雖然客源相對集中,但是市場的輻射面積狹窄,游客的年齡偏于年輕,類型較為固定,導致市場的主體非常有限,因而總體看來發展的并不和諧。
(三)科技含量較低
21世紀以來科技迅猛的發展,并且被廣泛地應用在各行各業當中,美食旅游的發展當然也不例外。以沙縣小吃為例,沙縣小吃一開始是由家庭作坊式發展起來的,很多的經營者管理者的文化程度較低,在管理過程中缺少理論指導以及相應的專業知識,對于美食產品的質量、更新和資源配置過程中都缺乏科學的管理,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很多諸如現代電子結算、計算機服務等科學技術都沒能廣泛應用。尤其在美食的專題發展、媒體宣傳、內涵講解以及環境美化和后期垃圾處理等多方面,科技都沒能發揮到相應的作用。
(四)產品的質量層次較低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其對待美食的追求已不再僅僅滿足于溫飽,而更多的追求精神愉悅和營養健康。作為旅游中必不可少的美食,其質量的好壞與層次的高低都直接影響著游客的旅游體驗。很多以美食為主打的旅游景點,缺乏專門的美學、餐飲學和心理學人才,導致美食旅游產品過于單一,缺乏創新,因此品質較低,名菜更是稀少,使得美食旅游的重點無法凸顯出來。整體來看,多數的美食旅游活動依然停留在以吃為主的階段,服務和產品都處于低端水平,體系不夠完整,產品也不夠精致,格局尚未打開,不能真正滿足游客的需求。
(五)旅游內容單一
目前美食旅游的發展,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樂趣的延伸,人們希望在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能夠游賞風景,提高生活水平。但是目前多數美食旅游目的地旅游內容單調乏味,很多的大型民俗表演或者美食產品展覽都是在節日慶典的時候才有機會體驗,這使得游客常常是短暫駐留就匆匆離去,不能全面體驗美食的內涵。
三、美食旅游發展的意義
(一)經濟意義
對于旅游目的地而言,飲食是旅游產業中重要組成部分和收入來源。相關數據顯示,某個美食旅游地一個星期的商品成交額高達1000萬左右,游客的數量達到3萬人次以上,總收入高達2500萬以上。加之,美食作為旅游活動的六大要素之一,與餐飲業、住宿以及交通、娛樂甚至工商業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美食旅游的發展勢必能夠帶動其他行業的良性發展,從而使得整個經濟發展起來。
(二)文化意義
我國悠久的歷史當中包含著豐富的飲食文化,它在美食旅游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替代。美食旅游之所以能夠產生并且茁壯的發展,都離不開飲食文化的基底。飲食文化為美食旅游的開發與發展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同時還滿足了旅游者對高品位生活的需求。在經營美食旅游的過程中,注重與飲食文化的結合,挖掘當地特色的民俗風情,將文化氣息與百姓生活完美融合,從而打造出有特色的美食旅游品牌。endprint
(三)社會意義
在現代競爭尤為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壓力極大,美食旅游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維持其體耗的功能,而且能夠使人們在可口的美食、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舒心的環境中體驗生活的樂趣,放松心情,不僅增加了人們工作的體力,而且還激發了人們前進的動力。飲食可以滿足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對物質、文化、社交和聲譽等的多重需求。所以,美食旅游不僅是一種旅游活動,還能增加人們的幸福感,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游客感知視角下游客的社會特性與游客感知的相關分析
在大量的調查數據中發現,游客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知識閱歷以及生活水平的高低都可能會影響其感知程度。在進行性別與游客感知的相關性分析時發現,顯著性0.01水平上的游客性別與其價格水平的感知實績具有相關性,呈現出負的相關性,但是比較弱,而在此水平上的游客對于食物份量、價格水平、衛生狀況以及服務態度和飲食文化的感知實績與年齡呈現較強的正相關。調查還顯示,游客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知識閱歷越豐富,對于食物的種類、特色、服務以及餐廳布置風格的要求也就越高。當游客的收入水平越高,對于美食旅游的食物份量的感知實績也會越高,但是對于飲食文化、服務態度或者烹飪表演等的實績則越低;而顯著性在0.05水平上的游客,其性別與美食的色味和營養價值的感知具有很弱的負相關,另外,此水平上的游客對美食的營養價值、食物原料以及講解和飯店裝修的風格和布置等與其年齡有著較弱的正相關性。而游客的受教育程度越低,對于飯店風格、特色和種類等的要求越低,呈現較弱的負相關性。而此水平上的游客對于營養價值和食物原料的感知實績與其月收入水平呈現正相關。除此之外其他的影響因子與游客性別、年齡以及其他的社會特征的相關性表現得更為微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視為不具有相關性。
五、基于游客感知視角的沙縣美食旅游策略
(一)完善服務設施
從對沙縣特色小吃的美食旅游的調查中顯示,有接近15%的游客建議要進一步完善配套的服務設施。此外,要進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接待水平,將美食旅游地周邊的文化場所、休閑娛樂場所以及體育健身相應的配套設施完善。要讓游客體驗高質量的接待水準,并且讓游客在離開時能夠回味無窮,愿意再回頭或者介紹給身邊的親戚朋友來玩。
(二)豐富旅游活動內容
在對沙縣美食旅游進行調查的數據中顯示,有將近25%的游客認為其日后發展需要進一步豐富旅游的活動內容。為了讓更多的游客能在旅游的過程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憶,在活動內容的設計上要注意游客的參與性,讓游客在游玩的過程中體驗旅游產品,比如,游客在品嘗特色小吃的同時能夠學習美食的制作工藝、觀賞民俗表演以及其他內容豐富的活動。這樣游客的興致就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從而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
(三)增加關食商品
各地的特色商品蘊含豐富的文化意義,不僅能夠滿足游客對于購物的需求,而且還推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以沙縣為例,沙縣的物產十分豐富,香菇、菜芋以及筍干等都是其特色產品,但是包裝等服務都很落后,很多的特產只能是通過地攤式的方法進行銷售,而很少出現在正規的商店。為此,需要積極的打造擁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挖掘旅游商品的開發,融合當地的民俗文化,開發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旅游商品,從而激發游客的購買欲望,進一步的發展美食旅游。
(責任編輯:章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