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偉+張力
摘要:本文將會從教師的角度作為切入點來闡述中學生學習習慣的概念,并分析當前中學生在學習中應當養成習慣的內容,包括尊重老師、自學預習、善于提問等方面,根據當前中學生學習的情況提出相對應的對策,希望能夠為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提供可借鑒的建議。
關鍵詞: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
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一生最為寶貴的財富,也是塑造性格的重要途徑。一個人的性格更是會決定一個人未來的命運。中學生還處于成長的可塑期、黃金期,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將會對其未來有一定的幫助和影響。
一、學習習慣概念
習慣的培養是需要經過反復練習來塑造一個人的思維模式以及行為方式。
學習習慣是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學習行為方式。對于中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其學習的效率,并且通過不間斷的實踐來充實自身的學習生活。更加有利于學生培養學習良好的學習行為模式,使學生其終身受益無窮。
二、養成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及對策
1、尊重老師的習慣。親其師,信其道。對于老師來說,認真教學并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與學生保持良好的相處過程,可以獲取更多學生的喜愛和欣賞[1]。而老師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夠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學生也會因此將老師當做自己的學習的引領者,帶著崇敬的目光聽取老師的教誨。
2、自學預習的習慣。新課改雖然在當前很多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觀念中,新課改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是一個引導者,指引學生找到明確的學習方向,而真正的學習主體是學生。因此學生需要培養好提前預習的習慣,才能更好的融入到課堂中,與教師進行互動,提前理解和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學生經過預習,在教師沒有講解的情況下把所要學習的知識點有了初步的概念,然后通過課堂的學習可以進一步加深記憶[2]。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管理者,也應在課前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有所把握,對于他們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的幫助解答,在課堂結束后布置下節課需要預習的內容,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查找途徑來研究教材中的要點、難點,自主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讓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時效性。
3、培養專心上課的習慣。課堂教育是中學生學習和探索知識的重要區域,因此學生們必須對課堂教學有充分的認知,積極投入到學習中。而對教師來說,要通過清晰的邏輯、發散性的思維等方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他們更加專注于課堂學習,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近而培養學生專心上課的學習習慣。
4、培養認真觀察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學會觀察,并逐漸形成面對問題的觀察習慣。學生們觀察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在面對問題時主動參與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通過大腦的信息加工,總結出問題產生的規律,并尋找相應的對策,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理論知識。
5、培養善于提問的習慣。作為學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余時間,都應當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去尋找問題,并通過問題來提高自己的知識結構。對于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或者與同學一起討論,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學生們的交際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6、培養探討學習的習慣。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們學習的狀況設立學習小組,讓他們能夠在課后討論學習上的難題,學習小組內的同學可以相互探討,發表自己的意見,如若無法解決也可以通過教師來解答。建立小組之后,學生們之間會展開熱烈的討論,達到互幫互助的效果,在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們自行探討相應的思路并作出總結,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7、培養獨立作業的習慣。作業不僅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也是教師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鞏固和掌握,同時也是反映出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直接關系到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教師也可以利用作業檢驗自身的教學效果,評估當前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度,以此來調整后續的教學方式。但是如若學生們不能獨立完成,而是相互依賴甚至抄襲,將會影響到教師們對學生的評估,學生也無法培養出獨立思考的習慣[3]。因此,學生必須對作業樹立積極的態度,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梯度不同的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獨立完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8、培養仔細審題的習慣。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學習能力的綜合表現。學生在審題時,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學眼、抓關鍵詞,對于一些轉折、提示語等關鍵內容,要認真的研讀,準確把握關鍵詞的內涵以及延伸。另外,對于教師來說,也應當加入一些典型習題的講解,從某個重點或某個知識點出發,舉一反三,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審題習慣。固此審題是解題的第一步,如果審題錯誤將會導致整個解答問題的方向出現偏差,對于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將會有重大的影響。
9、培養整理錯題的習慣。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會遇到一些難題和易錯題,而這些題往往是決定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因此在日常的練習中,如果學生能夠建立一個專屬于自己的錯題集,將日常的試卷和習題中的典型題型加以整理,并進行重復記憶,才能保證不再在同一種類型的題目中犯錯。教師也應當對于學生的這種習慣加以鼓勵,可以通過學生們的錯題整理,集中的以考試的形式來加深學生們的理解和掌握,這也是對學生整理錯題習慣培養的一種途徑。
三、結語
綜上所述,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極大的幫助,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一生的命運。對于教師來說,在中學階段努力傳授知識,通過教育的途徑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學是青少年逐漸成熟的階段,也是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良好習慣的形成可以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學生也需要對學習習慣有正確的認知,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才能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 黃惠民. 論中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J]. 太原師范??茖W校學報,2002,01:73-74.
[2] 魚鐵衛. 論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J]. 新西部(理論版),2014,05:135+130.
[3] 王風云. 淺談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J]. 創新科技,2004,08:5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