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力學
摘要: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是衡量初中階段語文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創新人才需求的重要體現,因而,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初中生的創新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但在新時期,教師該如何做才能提升學生創新能力,以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呢?基于此,本文展開了相關策略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創新能力;策略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適應課程標準要求的重要體現,也是促進學生不斷增強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要求,利于促進學生的語文全面發展。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性
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性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當學生形成較強的自主思維能力和獨立的判斷能力之后,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體現出來。因此,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大膽的質疑和批判,促使學生愿意動手動腦對知識進行更加深入地探究。教師須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差異,給予不同階段學生不同的指導方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首先,教師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以有利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以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以保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如課文《紫藤羅瀑布》的教學,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幅幅美麗的紫藤蘿盛開的圖片,創設和諧的、輕松的教學氛圍,接下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紫藤蘿花的象征意義是什么?它與文章主旨有什么關系?然后通過自主學習將描寫紫藤蘿花的美的句子找出來,由此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培養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感悟大自然的能力,從而得出自己獨特的感受,獲得不同于作者、不同于他人的情感體驗[1]。
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學習的過程中,還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須注重讓學生提出問題,而不是自己提出問題交給學生解答,培養學生發現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教師在一旁鼓勵學生多樣性思維方式,認可學生的好奇心和“另類”思維,擴大學生自由想象和空間,以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以課文《口技》的教學為例,學生在平常的時候喜歡吹口哨,尤其是男生,在吹口哨方面有著特殊的嗜好,但是,吹口哨等于課文中的“口技”嗎?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問題,了解到“口技”是一種特殊的技藝,是運用口部發音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的技藝,是藝人在長期的生活中觀察、揣摩、勤學、苦練而獲得的技藝。由此,學生可以得到結論:吹口哨可以算作口技的一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自己給自己提問:文章的場景描寫中具體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然后自己嘗試著進行分析,將文中運用到的描寫手法進行總結和歸納,如描寫聲音的手法、側面烘托的手法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鍛煉[2]。
三、鼓勵學生構建求異思維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追求個性發展的時期,教師可以針對學生這一特色,鼓勵學生將這種求異思維運用于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為構建學生創新性思維方式和能力提供支持,因為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模式和求異思維構建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重要條件。如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思考同一個問題,鍛煉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以課文《臺階》的教學為例,這篇文章能夠讓讀者感悟到父輩的堅韌,體會到他們的艱辛與責任,是一篇情感比較沉重的文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現整篇文章都在描寫“父親”這個人物形象,而且還有好多筆墨在描寫父親的“新屋”,可是標題卻是“臺階”,這是為什么?學生發現的這一點便是求異思維的表現,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繼續將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從而更深地了解“臺階”背后的真正內涵,深刻體會到父親為何對臺階情有獨鐘的原因,明白文章為何要用“臺階”作為標題的原因,深化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教師還須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其他同學的“求異”觀點和想法,然后對比自己的觀點,進行借鑒、學習或者糾正,使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又如《孔乙己》這篇文章,學生可以大膽發揮自己的求異性思維,想象孔乙己生活的年代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或者孔乙己在無意間穿越到了現代社會,那么,孔乙己的生活狀態會怎么樣呢?又或者孔乙己并沒有生不逢時,而是真正生活在那個還有科舉制度的舊社會,那么,孔乙己又是怎樣的一種光景呢?然后就此寫出一篇續寫的文章。教師對于學生這種大膽創新的行為應當給予肯定和認可,并指出其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幫助學生完善作品,從而增強學生創新的自信心。使這種求異思維成為學生不斷挑戰自我、不斷進步的動力[3]。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增強初中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面的努力,教師應當刻意將學生往創新思維方面引導,同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引導學生產生與書本知識不一樣的觀點和看法,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使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學會從已有經驗出發分析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嘗試解答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而學生也不能處于被動引導的境地,應當主動地接受教師的指導,并積極做出回饋,與教師形成良性互動,共同促進自身創新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秀麗.略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旬,2017(2):129-129.
[2] 于淑杰.略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6(6):104-104.
[3] 陳桂茹.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究[J]. 教育, 2016(6):00202-00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