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余
摘要:藝術設計學校基礎教學體系的創新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傳統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和公司的需求。藝術設計學校想在日益發展的社會中站穩腳跟,就必須對已有的教學體系進行創新和改革。本文以此為切入點,詳細分析了藝術設計基礎教學體系創新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藝術設計;基礎;教學體系;途徑
一、藝術設計專業學校構建有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在目前存在的理念問題
1、對提升藝術設計教育審美能力及構建有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的意義理解得不到位。相關的文獻材料中,有“教學體系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構建有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和利用,有效地促進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發展”的規定,其中的“教學體系”指的是包括人和物在內的一切要素的總和,但北京西城區某藝術設計專業學校卻片面理解為“教學體系”僅限于物質教學體系,忽視了精神教學體系和物質、精神二者的關系。同時在創設物質教學體系整個一方面的理解也有狹窄之嫌:僅限于空間布置、設施提供等方面,卻忽視了其他班級構建有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之外的“引申性”教學體系,反映出部分的藝術設計專業學校在“教學體系”概念標準上的偏差和彼此盲目模仿、照抄照搬等情況。
2、對構建有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的目的和構建有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的主客體關系理解不深。作為提升藝術設計教育審美能力的創設者,教師本應充分考慮構建有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的目的要與教育目標的統一性,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的教師完全憑借自身的主觀感受來評價,如北京東城區某藝術設計專業學校,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對教學體系的感受去加以了解和采納,有時甚至將其完全忽視。
3、單純的標新立異目的而去頻繁變換教學體系。許多構建有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的研究者為了迎合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好奇心強這一特點,總喜歡頻繁地更換教學體系以吸引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注意力,進而造成資源的浪費,減低所構建有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的實用價值和引起處于秩序感養成關鍵時期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不安全感,使其養成不穩定的心性,不利于孩子堅持性和耐性的培養。
二、從學生視角分析影響文化課有效教學的主要因素
1、學習時間的影響。充足的學習時間是保證學習效果的首要條件。藝術類中職學校學生學習專業、參加各類專業比賽等需占用大量時間,學習文化課的時間相對較少,客觀上影響了文化課的學習效果。
2、學習動機的影響。藝術類中職學校的辦學性質和升學方式,客觀上形成了學生重專業課、輕文化課的現狀。學生對文化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學習目的不明確,對文化課學習興趣不大,學習動力不足。有些學生片面地認為因為高考文化課成績要“上線”所以被動學習,他們認為專業課才重要,所以對文化課缺乏學習興趣,或以專業訓練為名不去上課,或上課不認真聽講與同學竊竊私語,或不看黑板埋頭玩游戲,或趴在桌上呼呼大睡,毫不把教師放在眼里,對于這種學生,老師上課再精彩、再生動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收效。
3、學習能力的影響。當前,在國家提倡大力發展并擴大職業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因擴大辦學規模的需要,不得不降低招生門檻,客觀上造成了生源質量的下降,學生文化基礎薄弱,自信心不足,給提高教學質量增添了難度。藝術類中職學校學生屬于藝術生,其學習天賦自然主要表現在藝術專業課學習上,對于文化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還比較吃力。大部分學生文化課成績底子差、基礎薄,學習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據調查也顯示,學生不認可老師的教學行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聽不懂。
4、學習方法的影響。藝術學生由于學科的特點,決定了他們以感性的思維方式居多,而文化課程的學習則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思維方式的差異造成了學生學習文化課的困難,學習主動性差,依賴性強等不良習慣也影響了文化課的學習。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事半而功倍。反之,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只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做無用功。有些學生老師說什么就記什么,分不清重點;有些學生忙著自己看書,不聽老師講課;有些學生上課從不做筆記;有些學生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有些學生課外從不做作業;有些學生平時不看書,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等。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學習方法,都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
5、學習基礎的影響。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往往比較善于學習,學習起來比較輕松,這在一定程度上又促使其自主學習,上課積極思考,勇于發言,深受老師好評,因而更有學習的動力和沖勁,基礎不好的學生則反之。上課時主要以聽老師講為主,學生不積極思考也不愿發言,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難以得到學生的反饋和激勵,導致出現學生不愿學,老師不愿教的尷尬教學局面。
三、藝術生文化課教學往往被普遍認為是為專業技術教育服務的,只是專業技術教育課的輔助
目前,藝術生同類群體的文化課教學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1、在文化課教學中藝術生和非藝術生使用一樣的教材,這導致文化課與他們的專業課嚴重脫節。
2、大部分文化課教師對藝術生的專業知識和發展知之甚少,教學中針對性不強,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形成惡性循環
3、由于大部分藝術生文化課先天基礎薄弱,學習習慣相對散漫,加之文化課和專業課相比比較枯燥、單調、難懂。學生對學習文化課沒有興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有效藝術設計教學體系對每一個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成長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的――專業也是很多學生家長不惜花費重金將自己的子女送到教學體系條件更好的教育地點的原因。也正因為教學體系對人的塑造性,故而每一個藝術設計教育工作者更有必要將教學體系培養放在重要位置上,將教學體系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放在重點考慮的范疇之內。同時,除了注重藝術設計專業學校教學體系外,更重要的則是向社會家庭進行宣傳呼吁,以此來將提升藝術設計教育審美能力與家庭、社會等方面的教學體系的做法形成合力,從而給每一個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以更健康、更適合的學習和生活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白益民. 高成效教師行為特征研究[J].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00(4):31-37.
[2] 錢春艷. 促進中職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研究[D]. 蘇州大學, 2011.
[3] 方緒軍. 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有效教學:現狀與策略[D]. 廣西師范學院, 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