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要】當前,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人才發展問題被持續關注和熱議。由于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國很多高校出現學生身體素質偏低,學生對課外活動熱情度不高,學生體育修養偏低等現象。文中對高校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夠全方面的提升高校體育老師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體育教師 教學素養 路徑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210-01
高校體育發展水平與體育老師的綜合素質密切相關,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水平持續發展。在新課改下,體育老師是體育教學的執行人物,體育老師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著學生的發展前景,關系著學生的體育素養,關系著高校體育發展水平。因此,全方面提升高校老師綜合素質是加強高校體育發展水平的核心。
1.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
1.1愛崗敬業
教育工作者只有發自內心的喜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喜歡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才能發揮自身無限的潛能,才能始終保持高昂的斗志。老師只有喜愛自己的崗位,才能自我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學生。
1.2業務素質
一個老師的業務素質關系著這個老師的綜合素質。高校的體育老師是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一線的研究人員,不僅要完成日常的體育教學,還要針對自身的教學情況,研究體育教學,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業務水平,持續學習,擴大自己的知識背景,優化教學手段。
1.3身心素質
一個人要想具備良好的身心素質,需要先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同時,提升自己的身心修養。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時刻要做好榜樣的力量,提升自身的體育修養,健全自身的人格。
2.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現狀
第一,現在教學理念過于守舊。有些老師依然延續過去的教學理念,在授課過程中,依然以老師為中心,學生被動的接受,這就無形中,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第二,體育老師文化素質參差不齊。高校很多體育老師的體育技能非常好,但是文化素質一般,平時,體育老師過于關注專業技能的學習,沒有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這種情況就會嚴重的制約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第三,體育老師專業性范圍非常窄。高校有些體育老師只注重幾項體育技能的訓練,對其余體育技能沒有充分的掌握。第四,體育老師教學模式簡單。現在很多體育教學中,依然延續過去的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模式壓制了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無法展示自己的優勢,無法獲得預期的教學成果。第五,體育老師沒有自主創新意識。很多老師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務,沒有自主創新的意識,誤認為這些和我沒有關系,都是領導的事情。
3.加強高校體育教師隊伍核心素養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3.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老師是傳播知識的先驅人物,也是道德理念的實踐者。老師肩負著培養國家未來人才的重任,要想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首先要完善自身的思想修養,為學生樹立榜樣的力量。老師一個特殊的行業,只有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意識,發自內心的喜歡學生,關心學生,用良好的素養影響和教學一批批學子。
3.2樹立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老師要具備良好的觀察力,與時俱進,緊跟教育改革的潮流,使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時代接軌。教育部門要針對高校老師的特點,定期安排培訓,切實提高體育老師的綜合素質。
3.3拓寬知識面和優化知識結構
要充分認識體育學科的重要性,體育學科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體育動作,更加要傳授學生體育素養方面的知識。為此,高校體育老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學習心理學、保健醫學,人文知識、社會科學等等,掌握先進的教學管理方法,為后期體育教育發展打好基礎。
3.4注重教學方法的借鑒和創新
課堂是時間教學方法最好的地方,體育老師可以將所研究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課堂中。按照學生的特征,創新教學手段,全方位的促進學生身心發展。老師可以到其它高校觀摩、學習,引進先進的教學模式,結合自身學校的發展,創建最佳的教學模式。
3.5改革教育教學的管理體制和評價體制
高校體育老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核心素養,增加責任意識。有關部門要深入調查高校,了解體育老師真實的教學情況,鼓勵老師創新教學模式。教育部門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設置一定的獎勵措施,對于表現突出的老師,給予職稱和獎金的鼓勵。學校聘請老師的時候,要設置嚴格的考核制度,選拔出優秀的人才,選拔出優秀的師資隊伍,推動體育教學水平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郭敏.基于教師專業發展視域的高校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范子哲.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理念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