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亮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閱讀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僅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同時也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小學是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為之后的學習打下重要基礎的階段。因此,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它是關系到小學語文教學及各科教學,乃至整個小學階段教學質量的重要問題。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可能影響學生學習的效率。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希望能對廣大師生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 改進策略
引 言
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根本環節,也是小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啟發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緊跟時代趨勢,避免將閱讀教學局限于教材課文,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枯燥的負面消極學習情緒.從而減低學生的學習熱情,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小學階段閱讀教學的好壞對學生之后的學習會產生重大的影響。良好的語文素養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除語文之外的其他科目,閱讀習慣是要伴隨學生一生的東西,小學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不僅要關注學生閱讀本身,也要關注語文核心素養方面的內容。
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對學生閱讀問題的不重視
很多老師忽視學生的認知需求,過度強調知識技能訓練。閱讀教學傳授知識是一個基礎,而很多教師沒有了解到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需求,在短短的上課時間,僅僅把傳授語文知識作為一個教學目的,對學生進行灌輸。幾乎每篇文章都從字詞句等結構特點,從單純的語文技能訓練出發,不挖掘教材背后的思想情感因素,不注意與課文相關知識的融會貫通,教學僅僅是為了解釋知識點。這樣功利化的教學方式,不能使學生真正的學會東西。
1.2閱讀范圍狹窄,學生閱讀興趣低
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接觸的最多的閱讀文本就是課本。學生對課本的閱讀方式就是聽老師一遍又一遍的講解分析和練習。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來接觸課本的時候,也逐漸失去了對課本閱讀的興趣。也因此,很多經典名著在狹隘的閱讀文本中與學生失之交臂。而且,在當今的多元文化下,很多學生都熱衷于電視和網絡。他們很多都熱衷于這些快餐文化,變得越來越浮躁,很難靜心閱讀一些靜態的書本,對文學的迷戀程度越來越低,閱讀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1.3學生閱讀的時間較少
學業的越來越繁重,時間的越來越緊張,考試的壓力越來越大,使得很多想去讀書的學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閱讀這些相對來說無關緊要的書,對閱讀產生了敬而遠之的想法。還有部分學生由于家庭條件原因,沒有能力去閱讀課外的書籍。也有很多學生由于認知水平有限,而老師沒有在旁邊進行輔助,使得自己的閱讀處于表層,沒有深入的去了解閱讀內容。
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改進策略
2.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為小學生講述閱讀篇目時,要時刻注意培養學生對文章的語言的理解、感悟能力。通過閱讀這些優美的文章,使小學生理解文章中一些優美的文辭以及各種優秀寫作的手法,不僅讓學生提高了閱讀能力,而且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和各門學科知識。教師可以多為學生提供一些有趣味的閱讀材料,看一些與閱讀材料同步的視頻,保證學生的閱讀進度同步,增強學生對于閱讀篇章的理解,還提高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要多鼓勵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在課堂上組織活動,互相討論,促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2大力開展閱讀活動
每個學生在課余時候,都有自己喜歡的書本或者文章,老師可以在班級里面舉辦一些分享類的活動。在班級進行抽簽,或者讓學生積極主動去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的文章。通過與班上的學生進行交流與分享,同學們因為有了動力,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積極主動的去積累,去留意生活中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這樣不僅積累他們的閱讀的素材,更是教會他們去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老師也可以在班上舉行一些誦讀會,鼓勵學生開口朗讀優秀文章,培養學生的閱讀語感,激發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和表達欲望。
2.3積累課外素材,拓展閱讀途徑
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需要教師的看管,教師應該對學生多點耐心,引導學生形成較強的自控能力,要好好引導,小學生的記憶力是很好的,因此,小學生的教育要引進其他更多課外的東西。首先,要培養學生多觀察,多學習,多關注新奇的事物。教師也應該多參加一些興趣活動,抓住學生的內心特點,關注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其次,可以多引進一些課外的教輔教材,主要關于一些閱讀的經典篇章,以促進學生對于專著或者美文的理解,要從各種角度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開拓閱讀面,多鼓勵學生表達自己關于情感、審美的內心想法。
2.4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拓展思維
教師在課堂上多組織一些互動,鼓勵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可以通過一些經典的優美詩句,引用其他的經典都可以教會學生如何理論聯系實際,加強自我的閱讀與鑒賞能力的提高。教師也應該多提問,不要設定標準答案,要鼓勵學生多創新,多角度思考,不要局限于一種想法,天馬行空,都可以讓小學生盡量的展現自我的真實狀態,這樣不但可以保證學生提高閱讀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更好地學習語文,形成良好的語文基礎。
3 結語
語文在當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語文教學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這需要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既要遵循學生目前的接受能力,同時也要考慮到語文閱讀教學的規律,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設計。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知識,結合教材課本內容,選擇情境式教學或者探究式教學方法,靈活應用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營造生動活潑、愉快熱情的課堂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閱讀課堂的樂趣所在。這樣才能有效的實施合理的教學,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豆財加.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和改進策略[J].教育現代化-知網,2017(19):132-132.
[2] 陳曉.探究改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60-60.
[3] 徐敏秀.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7):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