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軍
(河南省周口市黃泛區農場中心醫院 周口466632)
鼻內鏡手術聯合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分析
徐向軍
(河南省周口市黃泛區農場中心醫院 周口466632)
目的:探討鼻內鏡手術聯合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手術組和手術+用藥組,每組35例。手術組單純實施鼻內鏡手術,手術+用藥組采用鼻內鏡手術聯合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眶周軟組織瘀血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干預前后的癥狀積分。結果:手術+用藥組的治療效果優于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用藥組的眶周軟組織瘀血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的癥狀積分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手術+用藥組的癥狀積分優于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鼻內鏡手術聯合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療效確切,可改善患者的病情,減輕癥狀,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并可協同改善手術效果。
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局部糖皮質激素;臨床效果
慢性鼻竇炎是耳鼻喉科常見多發病,以頭痛、鼻塞、流涕和嗅覺障礙等為主要癥狀。慢性鼻竇炎的發病機制為通氣障礙和竇口引流,多為急性感染未及時控制和徹底治愈,導致反復發作所致。慢性鼻竇炎具有復發率高和病程長等特點,會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目前,慢性鼻竇炎的主要治療手段為手術,在微創時代下,鼻內鏡的廣泛應用為慢性鼻竇炎患者提供了微創安全的治療方式,該方式具有視野清晰和治愈率高等特點,但還需注意炎癥的控制,從整體上改善病情。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鼻內鏡手術聯合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手術組和手術+用藥組,每組35例。手術+用藥組中男23例,女12例;年齡21~57歲,平均年齡(36.79±2.02)歲;病程 1~14年,平均病程(6.79±0.29)年。手術組中男24例,女11例;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36.28±2.36)歲;病程 1~14年,病程(6.76±0.36)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手術組 單純實施鼻內鏡手術,局麻處理,將鉤突切開,咬開篩泡,根據病情開放前篩和全篩,將額竇、上頜竇和蝶竇擴大,并將其內容物清除;對雙下鼻甲肥大者實施鼻甲部分切除術;鼻中隔偏曲者進行鼻中隔矯正手術;術后采用油紗和地塞米松明膠塞鼻,術后2 d取出。
1.2.2 手術+用藥組 采用鼻內鏡手術聯合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在手術組的基礎上,術前1周給予潑尼松口服,40 mg/次,2次/d;術后第2天繼續給予潑尼松口服,5 mg/次,2次/d;在術后4 d給予布地奈德局部噴鼻,100 μg/d,持續3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眶周軟組織瘀血等并發癥發生率和干預前后的癥狀積分。采用Lund-Mackay評分法評估治療效果,觀察鼻息肉、水腫和分泌物情況,總分0~6分,分數越低,癥狀越輕[1]。顯效:癥狀消失,竇口開放良好且竇腔黏膜上皮化,黏膜光滑,內窺鏡可見竇口引流通暢,無膿性分泌物;有效:上述癥狀好轉,內窺鏡檢查水腫減輕,部分肉芽腫組織形成,存在少量膿性分泌物;無效:治療后癥狀無改善,竇口狹窄,存在較多膿性分泌物。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手術+用藥組的比較治療效果優于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的癥狀積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癥狀積分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手術+用藥組的癥狀積分優于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的癥狀積分比較(分,x±s)
2.3 兩組的眶周軟組織瘀血等并發癥發生率比較手術+用藥組的眶周軟組織瘀血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眶周軟組織瘀血等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慢性鼻竇炎是常見疾病,以流黃涕、鼻塞、頭痛和嗅覺減弱等為主要表現,其病因復雜,發病多與鼻竇引流受阻和抵抗力降低等相關。傳統鼻竇手術治療會帶來較大的組織創傷,且出血量大,術中術野不清晰,無法看清楚鼻竇開口,會導致治療不徹底和損傷風險增加,術后復發率較高[3~4]。近年來,隨著鼻內鏡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該技術用于治療慢性鼻竇炎具有視野清晰的優勢,可徹底清除病變,避免損傷鼻竇正常解剖結構,為鼻竇慢性炎癥的轉歸創造良好條件,并可有效保留鼻竇和鼻腔的正常功能,具有創傷小、操作精細和安全性高等特點[5~6]。在鼻內鏡手術治療的同時結合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可有效減輕嗜酸性細胞在鼻黏膜上皮的浸潤,降低細胞因子效應,對炎癥介質的產生和釋放進行有效抑制,發揮抗炎、抗變態反應等作用,減輕鼻黏膜炎癥[7~8]。
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用藥組的治療效果優于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用藥組的眶周軟組織瘀血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的癥狀積分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手術+用藥組的癥狀積分優于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鼻內鏡手術聯合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療效確切,可改善患者的病情,減輕癥狀,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并可協同改善手術效果。
[1]許代祥.鼻內鏡手術聯合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0):3338-3340
[2]楊海剛.鼻內鏡手術與局部糖皮質激素聯合應用治療慢性鼻竇炎的療效分析[J].現代臨床醫學,2012,38(2):92-94
[3]夏力.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手術后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3):35-36
[4]孫衛蔚.鼻內鏡手術與局部糖皮質激素聯合應用治療54例慢性鼻竇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34-35
[5]劉濤,許偉民.鼻內鏡手術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鼻息肉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3):38-40
[6]劉鶴,李永.經鼻內鏡手術結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11):64-66
[7]李韜.鼻內鏡手術聯合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鼻息肉的療效及復發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4):153-154
[8]于小佳,王江淼,王雪玲.鼻內鏡手術聯合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的效果分析[J].系統醫學,2016,1(2):37-38
R765.4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88
201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