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超彬
摘要:互動式教學法作為一種由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平等、自由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啟發式、設疑式的有效指引,可有力促進“教”與“學”的互動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筆者通過近年來在農藥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探討了該方法在農藥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模式,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可為互動式教學法的廣泛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專業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40-0178-02
一、《農藥專業英語》課程概述
《農藥專業英語》是為農業大學制藥工程(農藥方向)專業開設的專業必修課,講授內容主要涉及有機合成農藥、生物農藥、農藥毒理學、農藥劑型、農藥生物測定、農藥殘留分析、農藥使用技術等方面的內容,是專業知識和英語語言緊密結合的課程。課程中有關的專業知識在《農藥學》課程中已有部分講授,因此該課程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學習并掌握農藥專業知識的英語表達方式,為農藥專業知識的口語表達和書面撰寫奠定了基礎。
二、以往的課堂教學法
在以往的《農藥專業英語》教學方法中,主要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法,即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主角,是教學的主導和主體,學生則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教師與學生的教學關系是單向的“輸送”活動[1]。因此,教師在對農藥專業詞匯、短語、文章段落的解釋、講解后,即完成了主體課堂教學,因此學生的學習效果參差不齊。此外,該課程在大學三年級開設,通常來說,大三學生的考試“及格”壓力逐漸減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隨之降低,且由于缺乏對人生規劃的準確定位,部分學生的厭學情緒較為嚴重;同時,由于信息社會的迅猛發展,手機的普及率幾近100%,學生對手機互聯網、手機游戲、網絡視頻等興趣大大超過了聽講的興趣,因此有時上課就會陷入“教師一人獨講而眾人看手機”的尷尬境地。面對這種情況,筆者反復的思考,問題出在哪兒?答案無疑是多方面的,其中課堂教學法的運用應該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因此,筆者努力嘗試進行教學方法改革,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逐漸將互動式教學法應用到該課程的教學之中,教學效果明顯有了改善。
三、互動式教學法的應用
在該課程的第一次課堂中,教師把本課程將要采用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方法告訴學生,并做有效演練,讓同學們充分知曉互動式教學過程,明晰學習方法。通過筆者反復的實踐和應用,形成了目前較為固定的教學模式,主要包括課前預習、課堂互動、課后討論和效果反饋等過程。
1.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互動式教學的基礎。對內容的預習效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互動式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每次課結束時教師要安排好下次課的預習內容,學生需要對內容做充分的課前預習。在最初嘗試該教學方法的時候,由于很多學生沒有做好課前預習,跟不上互動的節奏,但隨著經歷了“站起來卻無言以對”的尷尬局面之后,以及教師采取的鼓勵和獎勵措施,包括平時成績等,課前預習準備就比較充分了,這為接下來的課堂互動奠定了基礎。
2.課堂互動。課堂互動是互動式教學的根本。授課時,針對農藥專業詞匯、短語的釋義和發音,一般以教師講授、示范為主,學生以傾聽、練習為主,同時,教師不時啟發式提問,及時了解學生的預習效果,如果學生互動性強,則講授較為粗略;如果學生缺乏明顯的互動,則需要詳細講解,且提高啟發設疑式提問的頻率。在課文內容的學習中,則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隨機點名、座位次序、男女生次序等請學生來翻譯句子的意思,分析句子中涉及的主要語法和修辭,講解句子所涉及的專業知識,這個過程對學生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綜合訓練”。一般情況下,每人完成兩個完整的長句,隨后由另外一位同學做其他的補充,必要時進行討論;最后教師再對這兩個句子進行完整、全面的語音示范、語法和語言結構及專業知識的講解。對于其中包含的專業知識點,需結合生產中的實例分析透徹。兩三次課之后,全班同學至少均有一次講解的機會。由于互動是隨機的,并且時刻在進行,學生處于不斷的思考之中,精力比較集中,課堂教學質量明顯有了提升。
3.課后討論。課后討論是互動式教學的有效補充。針對課堂學習中涉及的專業知識的延伸部分,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查閱專業文獻,展開討論,或以QQ專題討論群、微信群等形式展開小組討論。課堂上教師再對重點和難點內容做統一簡要解釋,拓展專業知識,成為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
4.效果反饋。在課余時間,同學們可以通過QQ專題討論群、微信群等對課堂教學效果反饋給教師,并提出合理化建議。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應用,互動式教學較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上課集中會神、思考問題的多了,課堂睡大覺、低頭看手機的少了,課堂教學效果逐漸得到了改善,學生學習的熱情被激發了出來,這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教學熱情和信心。
四、互動式教學的特點
通過互動式教學法的應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2],學習的過程也變成了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進行的游戲活動。歸納總結互動式教學法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互動式教學中,學生一旦上升到教學的主體地位,則會迅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教師適時做好必要的指引即可;教學過程中,若發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所降低,教師的主導作用則需要快速彌補這一“偏離”,通過短暫調整,使學生重新回到主體地位,這一過程充分調動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促進了學生的主動思維過程。互動式教學是啟發式、設疑式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處在不斷思考的狀態中[3],通過教師給予的有效指引,可以啟發學生的才智,鍛煉主動思維,拓展學生視野,也逐漸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不斷的思考之中,思考的問題也逐漸具有了更大的內涵和外延,加之教師的必要、有效指引,無形之中就增強了學生學習和發問的勇氣和自信心,慢慢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4]。
4.營造了自由輕松的學習環境?;邮浇虒W法給學生創造了一個互動的空間,消除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緊張、學生沉悶的狀況,學生的個性也得以發揮,在互動交流中逐漸掌握了科學知識。
5.增強了師生感情。由于教師與學生的頻繁互動,消除了學生對教師的陌生感,增強了師生彼此之間的了解,溝通交流變得簡單容易,增強了師生感情,也進一步提升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全小燕.淺談互動式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09,(14):32.
[2]謝洪,劉海量.對“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交互活動的思考[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11(1):65-67.
[3]劉培煥.談外語課堂教學的互動式[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4,(12):34.
[4]王銀泉.教學方法和非語言因素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4):48-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