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玲
摘要:閱讀是獲取信息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積極的情感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本文主要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就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談談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迅猛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興趣培養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關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全面提升小學生字、詞、句等語文知識。對小學生進行閱讀興趣培養,開拓小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促使小學生探索和積累閱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采用情景閱讀的方式
情景閱讀要給學生一個適合的環境,老師在學生讀書時,也要投入到閱讀這件事情當中,還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中,放比較舒緩的音樂,平復學生的心情,讓他們進行安靜而有效的閱讀。當然情景閱讀的要求不只是這些,還要根據閱讀的內容設定合理的閱讀情境。比如在閱讀書籍《哈利波特》時,老師可以播放一些比較輕柔的音樂,讓學生投入其中,而且閱讀聚精會神,不受到外界打擾。這樣他們的思維更容易進入書中所營造的氛圍中,能感受到更多的閱讀樂趣。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以此書作為一堂閱讀課的背景,在教室裝扮一些相關主題的飾物,比如自制魔法帽、魔法棒、魔鏡等等,相互之間溝通也可以使用書中的某些語言。這樣的情景營造,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書中所描繪的細節和緊張的氣氛等。《哈利波特》類叢書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是因為每個年齡段的人,都能夠從中收獲不一樣的情感體驗。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要刻意將學生的閱讀體驗統一化,或者是給他們講應該有怎樣的收獲,而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剩下的交由他們自己去感悟。情景閱讀是脫離老師,而又受控于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采用角色閱讀的方式
角色閱讀方法和情景閱讀方法相比,會更加深入人心一些,但是比較適合有豐富人物形象,而又不是很復雜的閱讀教學。小學生在閱讀時,往往會出現不理解,或者是人物形象區分不明顯的現象,造成閱讀的困擾。采用角色閱讀方法,讓學生自己深入角色本身,站在角色的角度上看故事,這樣他們能夠有更加強烈的內心感受。如果是老師當堂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按照文中的對話進行角色“扮演”。比如《安徒生童話》里面會有白雪公主、罪惡的王后、七個小矮人和王子、獵人等形象,這些人物之間會有不同的對話,而也是這些對話推動了故事的發展。老師在選擇角色的時候,秉承自愿的原則,然后讓想扮演“白雪公主”的孩子分別講出自己對白雪公主這一角色的理解。這樣也從一個方面激發了他們對文章的理解。接著按照故事的進展,學生需要用不同的語調和表情來讀故事里面的對話,當然旁白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可以擔當這一重要角色,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有了初次的練習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己組織各種話劇表演,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境搬到生活中來,這樣閱讀的興趣便大大提高了。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將閱讀角色化,甚至在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下,自己可以分飾兩個角色,真正愛上閱讀。
三、采用質疑問難的方式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可見,“疑”是打開思維大門、引發學習興趣的“金鑰匙”。教學時,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懸念,引起學生認知上的矛盾與沖突,促使學生萌生排除“沖突”的強烈欲望。此時,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并進行適當點撥、指導,使學生疑惑大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言而喻了。例如,教《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在學完小女孩第五次擦火柴后,問學生“還有什么問題嗎”。一位學生問道:“如果小女孩的奶奶沒有去世,小女孩的命運會有這么悲慘嗎?”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提到所有孩子的心坎上了。老師及時啟發、引導學生想想:假如奶奶沒有去世,她會給小女孩什么幫助呢?組織學生討論,學生說出了如下可能:奶奶會把小女孩從寒冷的大街上找回來;小女孩沒有賣掉火柴,奶奶不讓爸爸打她;奶奶會讓小女孩坐到自己溫暖的屋里等。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再次提出問題:奶奶如果活著,給了小女孩各種幫助,小女孩的命運會發生改變嗎?她在今后會和大家一樣過上幸福的生活嗎?這些問題引起了學生的積極思考,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通過討論,同學們得出了結論:小女孩最終還是無法擺脫悲慘的命運。“授人以魚”莫若“授人以漁”。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把握學習的主動權,居于學習的主體位置,對于語文學科,教師應該教給學生理解字、詞、句及分層、分段,概括層意、段意,積累材料等方法,讓學生有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穩定學習興趣,學生在質疑釋疑的過程中,積極參與、興趣盎然,完全理解了課文內容。
四、采用閱讀活動的方式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興趣培養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廣泛地開展閱讀活動,讓小學生切身實際地進行實踐活動,對小學生開展開放性和多樣化模式的語文教學方法的閱讀活動,調動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要充分對教師的整體環境進行利用,比方說,教師可以在黑板報上抄寫和繪制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童話、圖形和兒歌,積極組建班級圖書角,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積極主動地去參與閱讀活動;另一方面,教師要勤于觀察小學生,當他們產生閱讀的意愿后,教師要抓住時機,為小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和地點,鼓勵小學生多讀書,并利用課余時間定期開展閱讀活動來增長課外閱讀知識,比方說,美文班、講故事賽、閱讀交流會等等,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于發言,激發小學生的自信心,在愉快的氛圍中體會閱讀的樂趣,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總之,我們要多想辦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學生的閱讀興趣高了,讀書就會越讀越多,越讀越會,越喜歡讀書。讓“要我讀書”變成“我要讀書”。
參考文獻:
[1]王艷霞.文本閱讀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6(1):44-44.
[2]李玲云.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中,2015(14):158-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