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述波
通過分析時政教育在中考復習中的作用,闡釋了時政教育的作用和內涵,對于從事中考政治教學的教師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時政教育的渠道化兩種形式,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提高能力,對于中考復習是一種新渠道。
中考復習時政教育時政熱點一、時政教育內涵化
課程標準中指出,思想品德課程以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基礎,以社會現實生活為載體,要求學生注重與社會實踐的聯系。而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也需要在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實際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了更好地達到(實現)思想品德課程育人目標,落實“品德讓生活更美好”的教育理念,我們有必要將社會時政熱點引入思品課堂。
我們選擇時事新聞的維度:一是國家大事類(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科技生態等);二是(當地)社會熱點類;三是貼近學生類;四是緊扣考點類。
二、時政教育渠道化
(一)新聞播報:分享新聞事件,提煉薈萃觀點
1.材料搜集:(1)教師。學校重視每個教師的專業發展,訂閱了很多學習材料,比如中學時代時政教育、中學生時事政治報、半月談等,生活中關注CCTV-13,每日新聞,微信,提供了很多信息,為補充學生時政奠定基礎。(2)學生。首先要學生樹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觀念,要求學生日常通過收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閱讀報刊雜志、網絡搜索等多種渠道積累新聞素材,分析事件,形成觀點。需要向學生強調的是,引用的材料要言簡意賅,便于交流,且具有使用價值。
2.課堂展示。每小組輪流展示,每節課一個小組。課前小組長將各組員搜集的材料進行整理,討論交流確定一則課堂展示的新聞案例。課堂展示由搜集到本條材料的同學限時完成,要求對事件充分了解,語言要流暢。
3.提煉觀點。全體學生在傾聽同學介紹的同時要積極思考,充分挖掘新聞載體中所蘊含的觀點,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考慮問題,提倡他們七嘴八舌,由展示同學做補充,教師及時給予總結提升。
4.材料匯總。由課代表帶領各組長定期將搜集到的時政材料進行整理,形成時政小報,張貼在班級宣傳墻上,方便同學們課下閱讀交流。
如一個同學對材料進行了簡單整理,在課堂上展示。隨后引導同學們總結知識點:堅強的意志品質,以樂觀心態面對挫折,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積極承擔家庭責任,做負責任的公民等。
這一環節,大多數同學愿意選取社會熱點問題,而對時事政治缺乏了解,需要老師進行補充展示。如在復習“崇尚公平,維護正義”考點時,展示時政材料: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意見》強調,確保到2020年實現農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梳理相關考點:共同富裕、分配制度改革、公平正義、和諧社會建設,共產黨的領導等(小康社會,關注民生)。
其實,時時處處有新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形成了關心天下事的習慣,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更加透徹得理解了基礎知識,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新聞評論:品味經典案例,培養發散思維
課堂新聞播報的時間有限,一段時間后,主要針對道德兩難問題,或者是影響比較大的社會熱點展開評論,由學生自由發揮,闡述自己的觀點。以兩個考點的復習為例,說明這一方法的過程。
如復習“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考點時,可以引入電信詐騙案例:2016年高考,羅莊區高都街道中坦社區的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績被南京郵電大學錄取。19日下午4點30分許,她接到了一通陌生電話,對方聲稱有一筆2600元助學金要發放給她。案發前一天,她接到了教育部門的電話,讓她辦理助學金的相關手續,說錢過幾天就能發下來。由于前一天接到的教育部門電話是真的,所以當時他們并沒有懷疑這則電話的真偽。按照對方要求,徐玉玉將準備交學費的9900元打入了騙子提供的賬號……發現被騙后,徐玉玉不幸離世。公安部門馬上成立專案組,28日,本案件成功告破。幾個月后,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自2016年12月1日起,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申請撤銷轉賬。
年輕生命的逝去令我們惋惜,騙子的行徑令我們發指,鼓勵同學們提出創新性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引導學生形成持久穩定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實現時政教育的意義。然后,根據學生的評論梳理相關知識點:從心理角度,要培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品質和堅強意志,增強戰勝挫折的勇氣,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導;要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從法律角度,不法分子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財產所有權、生命健康權,是違法犯罪行為。我國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個人要保護好個人隱私,增強維權意識,學會維權等。從國情方面,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需要不斷完善。維護社會公正,有利于社會的穩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