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健,江蘇省漣水縣陳師中學高級教師,淮安市“533教育英才”培養對象,淮安市中小學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專家庫成員。曾獲淮安市優秀教師、淮安市學科帶頭人、漣水縣優秀教師、漣水縣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F為漣水縣教育教學督導專家組成員,漣水縣名師工作室成員。曾多次榮獲市、縣優質課評比一等獎。先后主持參加了2項國家級、2項省級、4項市級課題研究工作,其中大部分課題已結題,有20余篇論文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對于培養學生優秀思想品德與人格素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國蘇北農村地區在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學上存在觀念、方法上的偏差,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與發展。通過分析新時期蘇北農村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找到問題的成因,并提出具體解決對策。
[關鍵詞]蘇北農村;中學生;思想品德;家庭;社會
在新課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育在中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同時對這一課程教育的價值與功能也出現了分歧。部分教師與家長更關注思想品德教育的智育功能,忽視其德育價值,導致思想品德課程雖然得到了廣泛重視,但其所發揮的德育效果卻并不明顯。尤其是在蘇北農村地區,教師、家長、學生對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不利于德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蘇北農村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瓶頸
除了對教育價值的認知存在偏差以外,蘇北農村地區在教育水平、軟硬件器材上受到局限,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思想品德教育偏離生活。由于教學內容不能真實地反映生活,因此也不利于運用于生活。二是很多教師沒有與學生深入交流的意識,不了解學生思想情況,使思想品德教學因無法結合實際學情而成為空談,為后續教育的進一步開展造成了不利影響。三是雖然部分中學逐漸開始跟進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是農村地區的家庭對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特別是在留守學生的教育上,容易出現父母監管不到位的情況,造成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無法及時準確地跟進,不利于德育活動的開展。
思想品德教學對于中學生身心成長與健康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也是中學教育工作開展的關鍵組成部分,直接決定了中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與道德觀?;谔K北農村中學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上存在的現實問題,要想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活動的總體水平,教師有必要改變觀念,端正思想,從多方面入手,對癥下藥,創新教育教學活動,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進行改進,以突破蘇北農村思想品德教育的瓶頸。
二、立足生活,豐富課堂資源
要充分利用農村的生活環境,使其成為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資源。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動要“緊密聯系社會生活”,注重“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系”。蘇北農村擁有寧靜的水景,雖然并不雄偉壯觀,但是卻也清秀別致。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他們主動走出課堂,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進行學習與感悟。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際的勞動之中。如通過幫助家長分擔家務或勞作,從中體會自己動手的辛苦,也從中體會自己動手的成就和樂趣,同時還可以借機提高創新意識及與他人協同合作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素養。
例如,為了幫助學生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促進學生生態觀念的形成,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在課下進行觀察或實地考察以下問題:了解自己身邊的自然環境遭受了哪些破壞;針對這些破壞,是否已經采取了相應的環保措施與防治手段。很多學生通過與他人對話和實際調查發現,農村的水資源在近年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是目前并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隨后,筆者又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學過的知識出發,談談如果自己是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會建議采取哪些措施。這種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方式拓展了學生的思路,也促使學生逐漸能夠主動發現、探究并嘗試解決身邊的問題。
三、深度對話,探究典型案例
在農村思想品德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著一定的培養目標,將真實的教學情境、生動的案例活動進行能動地處理,并在課堂上展示,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主動參與與深入交流,讓學生在帶入身份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探究,從而不斷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綜合素質。為了推動案例對話活動的積極開展,教師應該做好積極充分的準備,并且注重把握學生的情緒與感知,這樣才能提高活動的總體水平,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
例如,為了培養學生的挫折意識,使他們能夠以正確的態度與行為去面對人生中可能存在的挑戰,筆者在教學活動中特別列舉了著名現代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霍金的例子,讓學生們意識到:即使身體上有殘疾,依然不能打敗意志上的堅強。為了提高案例展示的生動性,筆者特別提到了霍金接受“冰桶挑戰”的故事,以及他積極參與電視節目的錄制等活動,讓學生對霍金的人生有更全面的了解,并由此產生更深刻的思考。此時,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對話交流活動,讓他們談一談:如果自己遭受了這些挫折,將會采取怎樣的態度與方式面對生活。通過交流互動,通過互相激勵,不斷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積極向上的決心與動力,為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奠定基礎。
四、組織實踐,具化認知體驗
每個人的發展,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離不開環境的制約。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更加需要環境與社會的正確引導。因此,在推動中學生思想品德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實踐資源,加強學生與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系,讓學生在開放的教學環境之中逐步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教師還應該認識到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要靈活利用參觀、調查、采訪、報告書寫等多種實踐調查方式以及調查步驟,鼓勵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深化學生對現實社會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知,進一步有針對性地強化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筆者在組織學生開展參觀活動時,曾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看村容村貌,讓學生發現并體會存在于自然和社會中的美的環境氛圍,讓學生獲得心靈上的享受。筆者還引導并鼓勵學生自主參觀村里的工廠、養殖戶的家庭,感受先進的科技與管理技術為農村的生活和生產所帶來的巨大變化,讓學生對工業技術、農業技術產生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另外,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家鄉產生榮譽感,加強歸屬感,筆者還特別讓學生搜集自己所在村莊獲得的各項榮譽或獎項,讓學生跟蹤了解、全面調查近些年農村在發展中所取得的成果,并且組織學生在相應的課程活動上進行交流匯報。這些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學生對自己家鄉的成就有了更為廣泛的認識,同時還看到了這些光榮背后家鄉人民所付出的艱辛,因此而萌生了也要為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心愿。除了上述活動以外,筆者還組織學生們開展過“環保宣傳員”“拓展小勇士”“科學小博士”等一系列自主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并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協調共建,搭建監管平臺
面向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本來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了監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與支持,共建更加完善或全面的教學體系,提高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總體效果。因此,不僅應該發揮學校作為思想品德主陣地的積極作用,還應該積極聯系家庭、社會等不同陣營,共同搭建監督管理的平臺,取得對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更廣泛的支持。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蘇北農村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必定會對共同監管平臺的搭建造成諸多不便,因此,教師應結合目前農村學生家庭的特殊性,尋找新的途徑,嘗試新的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筆者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首先為班級中每個學生都特別構建了專項檔案,詳細記錄了學生家長的所在地(包括家庭住址及進城務工家長的工作地點)及聯系方式,同時還記錄了學生近期的情況,如思想的轉變、態度的變化、學業的進步等。還會定期通過網絡社交平臺、電話、短信等不同方式與每個學生的家長取得聯系,溝通交流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指出其在發展過程中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以便于教師和家長雙方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并在此基礎上共同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彌補對學生日常監護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筆者還會定期組織家長或監護人會議,全面交流學生校內外的情況,發揮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真正做到齊抓共管,幫助中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地發展。除此之外,學校和教師還努力凈化社會環境,并爭取社會的共同支持。通過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的思想品德教育網絡,共同搭建完善的監管平臺,把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工作由單一的課堂教學轉向全社會共同教育。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蘇北農村在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學上存在著價值功能、教學方法、監管體系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不利于農村中學生心理、情感、性格的健康發展。作為中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從良好環境的營造入手,帶領學生從生活中、從實踐中獲得更多的切身體驗,逐漸形成對思想品德的正確認識和積極情感,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也應該發揮學校、社會、家庭的共同監管作用,為培養優秀中學生注入更多的動力與活力。
(責任編輯 郭向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