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旺
在小學階段進行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它是振興一個民族興衰的標志之一,并且是弘揚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做人首先需要的是心靈美,善良而又包容的胸懷往往是一個人可以成就做大事業的首要前提。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則有助于顯著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從而提升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質量,重點對此進行探討。
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策略關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廣大教師工作者心中的第一等大事,他們把孩子們的德育道德建設視作是幫助他們樹立起人生中的第一道里程碑式的精神標志,讓他們在孩童時代就深深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與善行天下的意識形態。這是他們任重而道遠的偉大事業。其中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一、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弊端
遙看現階段我國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開展,多有一些教育水平的參差不齊,許多地區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現狀依然是令人堪憂,小學階段一直都是孩子們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幼小心靈中如何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許多地區的小學只是一味地注重一些文化課知識的培養,卻忽視掉孩子們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這樣,使得學生在做人方面就有所欠缺了,想要做學問首先是要學習做人,只有我們把如何做人,德育教育方面提上來了,才會使得他們的人格變得高尚起來,這樣的情懷可以包容世間的萬事萬物,拓寬了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各種維度與深度。這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二、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構建策略
(一)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走出課堂
在傳統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工作者們通常都是以課堂為主要教育基地的,他們精心安排與設計許多關于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課程的,他們運用許多具有意味深遠的故事與趣聞來講述給孩子們聽,讓他們的幼小心靈里面駐扎起一顆向善的種子,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與閱歷的不斷積累,從而培養出一個知行合一的優良人格,讓每一位可塑之才都首先具備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讓他們建立起完善美好的價值取向。這是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課堂中需要去努力實現的目標,也是孩子們需要去努力的方向。教師們幫助他們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不斷樹立起優秀的人格,這也為他們的不可預知的未來鋪就了一條筆直的道路。
(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走進校園
在我們感受感知到豐富多彩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課堂的魅力后,仍然需要不斷開拓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的閱歷與知識儲備,在課外時間里面懷抱校園文化,讓各種各樣的廣播站、精彩紛呈的校園歌唱比賽中等等渠道里面,去吸收與消化各類帶有美好情懷的文體活動的無限歡樂。讓一年一度的學校文化生活來充盈我們的內心世界,除了衣食住行的物質滿足后,我們還需要對于我們自身的精神世界進行充電,讓思想的火花也在小小的心靈里面產生一下共鳴,感受美與善的真諦,讓這些“知”來指導我們的“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美好境界。
(三)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走進家庭
當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建設在學校里面進行一系列的學習與感知后,孩子們回到自己的家中,也需要家里面的家長朋友進行卓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建設,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家中也不忘記時刻培養自己的一顆善良美好的心,家長朋友需要時時刻刻都做好孩子們的榜樣,讓他們的言傳身教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們的心中,使得他們樹立起正確、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思想意識。美好的思想需要大家的努力來共同引導著去完成與建立,美好的行為需要美好的思想來充分制約它,當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了爸爸媽媽的事必躬親的美好教育,自己的小孩子也一定會從小養成一種頗為珍貴的優秀品質,在他們的一言一行當中都可以充分的體現出來,那種修養與品行的美好。
(四)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走向社會
作為國家與政府來說,各個地區的小學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他們頗為關注的熱點問題,然而,在整個小學教育教學里面,思想品德的教育好壞又是關系到孩子們今后的人生之路如何走的順暢的關鍵一點,作為小學里面的教師工作者而言,他們首要責任是把孩子們的德育工作做好,只有把育人的工作做到位了,才會教出來優秀的人才,這樣的教育才是完整與正確的。因為在整個學習生涯中,做學問通常是第二位的,做人才是第一位的,我們只有把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去看待,才會真正把孩子們的心智打開,讓他們在睜開眼睛去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會感受到世界的美妙與無限之大,從小讓他們樹立起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再運用正確與妥當的價值導向去做事情,這樣的人格才是充滿正能量的,也是比較健全與完善的。
當我們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作用凸顯的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們同時也需要來自社會與大眾們的強力保護與教育,這樣的思想品德教學的生活化是時下的一種必由之路,我們的政府與社會大眾都有義務與責任來充分培養與熏陶他們的德育道德建設精神架構。充滿人性化的社會與大眾應該努力為這些祖國的花朵們——可愛的孩子們在他們的孩童時代就營造出一種向善、美好的社會氛圍,讓一些充滿愛與關懷的陽光下,孩子們可以茁壯的成長起來,俗語說得好,玉不琢,不成器。我們祖國的下一代需要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力量去一起教育與培養才行,讓這些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孩子們時刻都可以感受到來自祖國各個方面的關懷與呵護,讓他們的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得到一個質的飛躍,社會的文化包容性與廣博性,都可以溫潤孩子們稚嫩的心。
三、結語
如何在孩子們的小學階段有目的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心中的重要責任與使命,他們肩負起祖國與人民對于下一代的培養的重任,學校里面的德育道德建設工作一定需要步步為營的落實。讓孩子們時刻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課堂上、學校的校園文化里以及回到自己的家中,甚至在社會的大講堂,我們都會給予不同形式的關懷與培養,讓學生心靈生長出一顆有愛的種子。
參考文獻:
[1]張建樹,魏太鈺.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淺談[J].教育教學論壇,2011,(08).
[2]雷曉春.淺談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教學生活化策略[J].學周刊,2011,(04).
[3]王愛萍.淺談小學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育[J].科教文匯,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