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俠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教師幫助學生理解語法規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發生的各類語法問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解決教學問題,教師幫助學生理解常用的語法規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正確表達的對策措施。
英語語法準確表達問題對策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幫助學生理解語法規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語法教學的預期與結果存在落差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語法規則。無論是新課中的隱性滲透,還是分析作業、練習時的顯性說明,并不能完全獲得預期的結果,一些語法知識點對于一些學生而言無法獲得準確、深刻、長久的記憶。
2.滲透式與灌輸式語法教學的困擾
通過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教師在教學中常常忍不住說語法、講規則,希望以此避免學生在表達,尤其是書面練習中出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應試主義始終困擾著教師。
3.處理學生表達錯誤的標準不統一
有的教師抓書面、放口頭,書面的任何錯誤絕不放過,口頭的錯誤可以從輕處理;有的教師為提高學生表達的積極性,無論書面還是口頭以鼓勵為主,不糾錯;也有的教師十分嚴格,無論何種形式的表達都必須完美無缺,有錯必糾。一些教師僅憑經驗感覺進行判定,缺少科學性和實證性。
(二)學生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發生的各類語法問題
1.對課堂教學中滲透的語法規則不理解
英語學習的學困生,他們很難理解課堂教學中教師滲透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的語法規則,只是囫圇吞棗地看、聽、讀、說。在學習的過程中,或隨大流朗讀,或只聽其他學生表達,回到家后雖然也能把課文背誦下來,但在口頭表達或在書面作業、練習考查到具體語法知識的掌握情況時,卻完全不知道具體的語法規則。
2.課堂中能說會道,落到筆頭卻錯誤百出
部分學生能借助各種輔助材料,把學習滲透在課堂中的語法知識。而當學生回家做作業或練習時,錯誤百出。
3.雖理解語法規則而在表達中反復出錯
一些學生能理解語法規則,但在口頭表達或書面表達中會不自覺地重復曾經犯過的錯誤,很難及時地進行自我糾錯。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解決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教師幫助學生理解常用的語法規則
1.教學設計
(1)語法教學目標設定需循序漸進。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如果對語法知識目標的制定模糊而籠統,那學生就很難實現教師的預設。要保證在一個單元之后,每一位同學都能至少達到課標所提出的語法要求,必須把整個單元的語法知識目標分割、細化成直觀可檢測的單課目標,目標設定時可把技能培養和語言運用加以融合,以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語法知識。
(2)尋找開展語法教學的細微之處。在設計教案時,必須挖掘教材中能開展語法教學的每一處細節,并把它融入情境之中,按語法知識教學目標的要求,整合和挖掘教材中能夠開展語法教學的細微之處。
(3)在教學中滲透可習得的語法知識。借助圖片、視頻、媒體、動作、表情等各種輔助手段,向學生不斷滲透新的語法現象。學生對語法現象有大概的印象和了解,這就是長期潛移默化的結果。教師在做這樣的設計時,必須做出正確回應或互動。
2.課堂教學
(1)依托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語法知識的形和意。媒體上字體粗細的變化,顏色的區分,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師希望引起學生注意之處,即知識點上。了解語法的形,掌握語法的意,把它記在腦中,運用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的兒歌、歌曲就是個好方法。
(2)多感官學習提升學生理解語法知識的水平。在英語課堂中,學生們坐在一起學習,作為教師在創設生活化的滲透語法規則的教學情境的基礎上,需要通過有效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使學生的多感官受到信息的刺激,幫助學生有效地去體驗、感知、模仿運用學習到的語法知識。
(3)多途徑反饋學生對語法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以幾位學習水平較高學生的反饋作為教學環節是否順利展開并達到預期目的為標準,把自己的教學按預設的教案“順流而下”。而仍有部分學生并未真正理解,這也為他們在后面教掌環節中的模仿運用,在作業中的埋下了隱患。因此,為保證所有學生都達到基本的語法知識掌握的目標,教師不能以個別學生的表現代替所有同學的表現。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正確表達的對策措施
1.課堂教學
(1)同一情境下不同任務的語法復現中提高學生表達的正確率。學生能理解并在各種語境中正確表達出本單元所學習的語法知識。教師應不斷設計同一情境下的不同任務,讓學生反復地聽、讀、說、寫。而這一不斷強化的過程,既要考慮單節課的復現率,更要考慮整個單元的復現率;不僅要讓這些語法知識多次重復出現,更要把握由淺入深的節奏和時機。從通過一節課能正確運用某一語法知識表達某一場景的事件,到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能正確運用某一語法知識表達一連串或一系列場景中發生的事件,借助大量的文本輸入與學習、依托圖片和信息及句型框架的輸出,復現功不可沒。
(2)在情境中呈現容易混淆出錯的語法,提高學生表達的區分度。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大,年級的遞進,語法知識不斷增多。一些學生在學習單一語法知識的時候掌握情況良好,而一旦這些語法知識,尤其是容易混淆的語法規則集中在一并出現時,學生就會亂了套。為保證學生無論是課堂中的口頭表達,還是回家作業時的書面表達都能準確無誤,必須把容易混淆出錯的語法在情境中同時呈現,以幫助學生提高對這些語法規則的區分度。
(3)在滲透語法的聽、說、讀、寫中,縮小學生之間表達的差異。語法知識在情境中呈現,在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訓練中得到不斷提升。而每節課中,學生面對的不僅有語法知識,還有新授的詞匯、文本、句型,有時還會隨著文本的推進變化出不同的形式。對于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而言,有太多的信息需要他們去關注、消化、處理、思考。有例句模仿時,教師需要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幫助,可以是板書上的句型框架、核心詞匯、關鍵信息的設計;也可以是降低學困學生表達的具體要求,如從幾段話的表達下降為一段話的表達,從獨立的表達到模仿他人的表達,或在他人提示下進行正確表達等。
2.課后作業
(1)在口語交際中鞏固語法知識。應鼓勵學生運用書本知識在真實語境中與家長、同學、親戚開展口語交際。學生在更廣闊的語境中,進一步理解語法,不僅模仿運用了學習到的語言規則,更提高了學生運用語法的積極性。
(2)把語法訓練融入情景與生活。簡單枯燥的語法模仿訓練,學生通過不斷練習,從大量的習題中,試錯、訂正。學生在錯誤中學會了正確的表達,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法表達的正確率,一定的模仿訓練是必要的,能達到課標規定的語法表達的要求即可。同時,再把這一類題目與之后的生活情境作業的設計結合起來,即語法模仿訓練題是生活情境拓展題的基礎,生活情境拓展題則是語法基礎模仿題的理解和運用。
(3)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并重。在學生的書面表達上,對于涉及語法知識的基礎題,教師應該以較為嚴格的態度來對待。對于諸如小作文、看圖填空或其他開放題,教師則應該不僅以語法的正確表達為唯一標準。也應該考慮其他的評判標準,既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學生能更重視自己的語法錯誤。
參考文獻:
[1]候渝生.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0.
[2]王薔.小學英語教學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3]肖惜.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簡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