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武
當今全球化的時代,合作意識已滲透到各個領域,合作方能共贏,學會合作,是時代和社會的要求,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發展需要。培養合作型人才,是現代學校教育目標之一。綜合實踐活動,是充分體現合作理念的一門獨特的課程,它的合作方式涵蓋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學科合作、人與自然合作和人與社會合作等方面,極具廣度深度。合作學習能更大限度地促進個體認知發展,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習者非智力因素的完善與發展。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開拓學生的合作空間,須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在活動體驗過程中,不斷嘗試體會合作的方式方法,積累感性經歷,領悟合作在提升自我開拓發展區的價值意義,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認識合作學習特點,通過實踐掌握各種合作的方法,摸索其中內在規律,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能力取向目標和情意目標,成功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目標”。 具體借助如下幾種方法。
一、任務驅動法
教師依據教學目標,預設具有難度的主題任務,明確要求組成團隊運用集體的智慧完成。教師激發起學生渴望挑戰困難獲取成功的心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將完成任務的壓力轉化成探究真理體驗成功的內驅力,學生為獲取知識探究真理產生合作探究的需求,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將挖掘自身的潛力,發揮自身的長處,相互默契的配合,相互鼓勵約束,敢于承擔,為團隊使命奉獻,團隊中如何分工、承擔角色,引導學生在合作過程中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到活動方案的設計實施過程中,以團隊的形式,去完成一項有相當難度個人無法獨自完成的主題任務。任務驅動法,通過預設活動任務,明確合作活動要求,使活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導向性和約束性,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同時驅使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在目標的指引導向下展開活動,避免盲目的學習。
通過一次合作探究完成任務,使學生對合作的方法、過程有感性體驗,并在交流中思辨中上升到理性認識,思考自己活動的收獲,分析自己在團隊中的地位作用,判斷自我存在的價值,達到了充分鍛煉學生的目的,而這正是設計活動的初衷。
二、情境設置法
綜合實踐活動,要實現學生同各方面的合作,必須以平等民主為基礎,在活動實施中,教師要著力營造一種尊重個體、相互平等、溝通和諧的氛圍,創設充滿寬松的氛圍,有利于開展合作,實現對話。合作學習的最高境界和價值旨歸應該是培養學生具有接納與包容、平等與尊重、個人責任感與集體榮譽感的合作精神與氣度,學會與身邊不同的人進行和諧的交往和工作。學生的態度和情感其實是合作學習中非常關鍵的因素。教師要創設安全的心理環境,使學生徹底放松,得到精神上的鼓舞,提供充裕的時空環境,讓學生擁有充足寬裕的發言、質疑、分享、辯論的機會,相互交流信息,碰撞思維,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得以盡情的發揮,引導形成合作的氛圍,習慣,要注重對現場氣氛的引導,設計一些小活動,小游戲等,營造寬松民主平等氛圍,讓每個人突破封閉的心理,有利于雙方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學生合作學習能力方可充分鍛煉,綜合素養得以全面提高。
三、圖表規劃法
教師出示圖表,對活動的主題任務分解,要求學生逐一達成,包括活動中合作的要求,過程,結果,評價,反思等都在圖表框架中呈現,對學習的任務、目標、內容、方法等信息進行指向,項目信息內容明確,條理清晰。明確要求要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體現生生合作,或采用調查參觀的形式體現學生與社會合作,或以走訪請教形式體現學生與各科教師合作,具體由學生創造性的展開活動。
圖表文本,作為一種可視性強的材料,能夠對學生的參與活動的過程以及生成性的事物作出及時準確的記錄,信息量豐富,同時,又為教師評價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老師能夠依據直觀的圖表記錄,較為客觀的對學生的合作探究全過程中的個人能力的表現、小組取得的成效,作出科學的評價意見。
四、反思分享法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和社會交往過程,合作學習以社會學習理論為依據,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結果,總結領悟或形成規則,在重組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行為。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注重突出情意目標的實現,追求教學在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上的均衡達成,因此,應在學生交往活動中發展他們的合作意識、責任感和團隊精神,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和健康個性的養成,當活動進入反思分享這一重要環節,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通過案例解剖、鏡頭回放、細節展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從更高的層級認識自我,認知自己在團隊中的價值,反思錯誤與不足,提升活動感悟,避免實踐活動情感體驗表層化虛假化,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每個人分享合作的體驗、經歷。教師適當對小組進行評價,包括個人的積極性、參與度、效率等。對于小組的活動實踐,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整體多元,關注過程。所謂整體,就是評價要包含小組成員在活動中的態度、技能和創新點;所謂多元,就是評價不局限于結果,要多看過程,適度放大學生閃光點,對學生意識上靈魂觸動,使學生豁然開朗。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經驗性體驗性課程,其合作學習的過程,是以人的整體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統一的過程,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在合作學習中同時發生,交互作用,教師一定要在教學實踐中尊重學生主體性和個性發展,貫徹合作學習的理念,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推動學生往更高的發展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