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恩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與經典誦讀為友,讓孩子徜徉在經典誦讀的海洋中,在誦讀經典活動中,學生豐富了詞匯,拓展了思路,開闊了視野,那么如何讓孩子享受經典,快樂作文呢?我在教學中通過不斷摸索、實踐,我嘗試了以下方法,取得一定成效。
一、誦讀品味,讀中作文
1.誦讀經典,樂中積累
鈴……伴著音樂鈴聲孩子們又能進入了經典誦讀的時間啰,很有節奏
的朗讀讓孩子們越讀越想讀,他們常常跟著節奏晃著腦袋,經典誦讀讓他們的學習充滿了樂趣。例如,每周星期三的早讀和午讀課,學校都會讓各班誦讀經典。你瞧,我們六(3)的孩子輪流上講臺比拼了。我讓孩子們先背了《論語》,接著是《道德經》,最后背誦了《朱子家訓》,看到各個孩子搖頭晃腦誦讀,再配以優美的動作,動聽的音樂,移情體驗,感悟真諦。他們用鏗鏘音韻展示了中華詩詞的韻律美。此時此情,我感受孩子們在享受經典,樂中積累。
2.誦讀品味,堂上積累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祖國絢麗多彩的語言文學的典范。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優美精彩的詞句片段,誦讀品味,日積月累,不斷豐富學生對詞匯的儲存。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第一課《山中訪友》時,我就讓學生反復地、有感情地誦讀精彩片段。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好,汩汩的山泉……”通過反復地朗讀和背誦這些優美的句子,同學們仿佛置身山中,把山中的景色都當成自己的朋友,同時,同學們還學會了用這種句式來仿寫恩平鰲峰山,把鰲峰山寫得異常的美。
3.開拓視野,堂外積累
在學習課本的同時,我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課外,開拓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博覽群書。我每天的作業布置很少,盡量在課內完成,課外的更多時間讓他們去讀書。我向學生推薦一些好書、成語故事、中外名著、散文等,讓學生從課外讀物中獲取知識,豐富詞匯。遇到好的語句摘錄下來。我讓學生每天積累一個成語或句子,每天安排一名學生到講臺上講。有一次,一名學生一連講了十句好句,我馬上獎勵了他一本漂亮的日記本用來收集好詞好句。這更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在積累中找到快樂。我想,這樣對學生的日后習作定有好處,日積月累,詞匯豐富,語言表達和作文時,定會妙語連珠。
二、真切體驗,玩中作文
1.抓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玩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我的游玩作文就是把作文與游玩結合,進行快樂教學和快樂學習的實踐活動,是孩子們最歡迎的快樂作文。
游玩作文活動都安排在周末,幾乎都是在室外進行,沒有固定地點。它是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結合小學生的作文要求,把小學生作文的基本方法,通過一系列游玩活動加以體現,互相結合,最后讓學生當場完成一篇具有真切體驗和感受的觀察作文。
2.善于激勵,讓學生積極作文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學生習作需要教師給予自主,一旦完成,需要老師給予鼓勵。針對當前的作文現狀,我從改革作文評價入手,主要采取激勵評價策略。我改變傳統的分數評價方式,多采用激勵性評價方式。首先要改傳統教學中評語的生硬、呆板。例如,語句不通順,條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確等,這些評語容易挫傷孩子的寫作積極性。我還抓住學生愛表揚,好勝心理,常常在學生作文評語中多寫一些鼓勵的評語,即使是對學生作文中不足之處也要用一種商量式的評語。如這個詞是否可以換一個?這句話太長了,用標點把它分開,行吧?有時遇到有進步或寫得好的文章我又用激勵的評語。如“今天你的文章真是太精彩了,老師佩服你”。“人物中神態的描寫特別出色”。“再加把勁、你的寫作水平一定能提高,老師相信你”等,為了激發學生更多的成功的興趣,我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創設條件,讓學生在不斷取得成功道路上前進,以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開辟班級習作園地,學生想寫就寫,想貼就貼,想評就評,使班級的習作園地成為學生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真情流露的地方。我還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評獎活動。每次習作進行評選出“優秀作家”“創新作家”“進步作家”“希望作家”等。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激勵評價中快樂作文,作文能力也提高了,從而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創作精神。
三、巧用方法,樂中作文
學生寫文章無從下手,往往缺乏觀察,頭腦中沒有素材。生活是寫作源泉,指導是寫作鑰匙,在寫作前,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如寫景作文,需要有一定的順序、抓住重點,然后觀察。寫人物要抓住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方面的特點進行觀察,用人物自己的動作、語言展示人物性格。寫動物要從外形、生活習性、活動特點等方面進行觀察。寫植物要從莖、葉、花、果實的形狀、顏色、味道及用途等方面觀察。通過觀察,學生寫出的作文才會有真情實感。通過觀察,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寫出來的文章才不會空洞。然后我再細致入微地指導學生從文章審題、結構、布局等方面進行作文。學生掌握了寫作的技巧一定會從“厭”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由低效變高效, 作文也一定快樂起來。
四、生生互動,笑中作文
在作文教學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合作可以產生預想不到的效果。在實踐中,我感悟到學生互批作文好處很多。首先,學生對作文課重視了,從心理上講,學生不怕老師見笑,卻很怕在同齡人面前出丑,因此每次作文同學們都想寫得好一些,能得到同學的贊許。其次,批閱時自然要回顧自己的作文,與自己的文章進行比較,這樣同學們能在不知不覺中互相學習,互相交流,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比單一聽老師講評收效大得多,興趣也濃得多,作文水平也不斷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同學們在贊許中得到快樂。
葉圣陶先生告訴我們:“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師讓學生在享受經典的同時得到無窮的快樂,學生必定能寫出更多精彩、優秀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