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華
人生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的作用,為孩子創設良好、營造快樂的教育環境,能促進其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筆者在多年的課改實踐中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究。
一、環境創設體現多層次、多元化
環境對幼兒的發展具有特殊意義,這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環境所具有的教育價值兩方面決定的。更能輕松獲取信息與知識。
(一)走廊文化利用三維空間,體現立體化、平衡化、動態化
1.立體化
在幼兒園中,周邊的環境都可以為引導培養幼兒提供教育契機,增強了教育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墻壁方面,從孩子興趣的觸點入手,為幼兒創設充滿童趣、情趣,充滿交流和互動氣息的、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為了打造“快樂教育”“禮儀教育”“品格教育”等特色主題,在走廊樓梯上設置了行為養成三字言:“好習慣”“好品格”以及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通過圖形并茂的畫面,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品格。我們通過“京劇臉譜”“青花瓷”“剪紙”等民間藝術,進一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美等。同時也擴大了幼兒的知識面,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教育著幼兒。
空間方面,管道上下行的特點也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制作成公路上下行車道,汽車站、火車站設置合理,面包車、貨車、急救車、警車、消防車等車輛行駛有章有序。時刻提醒教師和家長用最好的面貌、最好的心態、最高的激情來面對孩子,合理適當引導,才能使孩子知識更加廣泛、人格更加完善。
地面方面,幼兒時期是好動、好模仿的年齡階段,為滿足幼兒信手涂鴉的心理愿望,班班開設了自由墻,專供幼兒作畫,以展示自己的技能技巧。深受孩子的喜愛。
2.平衡化
日常環境布置可以讓孩子參與其中,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美化自己的生活、學習環境。
3.動態化
如水果主題,可以鼓勵幼兒將吃過、見過的水果制作出來,對環境進行合理布局,從中體現不同季節、不同地域的鮮明特點。
(二)班級環境寓教于樂
班級活動室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場所。我們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設計幼兒喜愛的室內環境。將室內環境布置成各個區域,如手工區、閱讀區、建構區、娛樂角、智慧屋、發現角等,孩子們主動發現、創造玩法、積累經驗、體驗成功。在活動區這個小天地里,孩子們有探索、有感受、有交流、有表達,促使幼兒合作交往能力得到了不斷地發展。
(三)戶外文化做到物有所值,體現園俗、園風
在現有玩具的基礎上,增設好一系列環保類型的玩具,如可用廢汽車輪胎組成葡萄架,小鳥、蝸牛有機點綴在其中,一幅妙趣橫生的“蝸牛與黃鷗鳥”便呼之欲出,木制玩具既經濟,又安全實用。
二、活動區域要突出互動性、自主性
活動區是幼兒園有目的、有計劃地充分利用空間為幼兒創設的學習、游戲和自由活動的區角,是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
(一)落實好活動區域的設置
活動區域應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特點設置。如陶瓷制作,用尼龍繩織魚網、刺繡等,來增加孩子的參與興趣,而且弘揚了民問文化藝術。例如,角色區不宜與益智區相鄰而置,動靜反差太大。在設置上使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活動區三五個人一組,可以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各區域分別要設有標志圖形,借助圖形了解區角內容,避免直接接觸而引起的不便。
材料和玩具的擺放,應分門別類,讓幼兒一目了然,讓活動形式無處不在。在樓梯拐角處,人來人往,流動量大,那里可以設置成一個 “小小新聞角”,讓孩子急于交流新發現、新問題的欲望得到釋放,增加了他們的交往機會,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
(二)全方位投入,確保活動區域全面展開與實施
1.器材投放是基礎
活動區器材的提供直接影響著幼兒的發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進行。
(1)突出器材投放的層次性
大班的區域投放器材難度大一些,教師先引導幼兒認識,使用器材以后教會幼兒進行整理擺放。
(2)體現器材投放的適宜性
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興趣與能力提供器材,如科學發現區里,海綿吸水性強與木塊形成對比,直觀形象,適宜小班幼兒等。
(3)力求器材投放的可操作性
教師對于提供的器材應事先考慮到是否便于幼兒操作,如為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訓練手部小肌肉動作而創設的 “刺繡” 活動區等方面都應該考慮。
2.各種有效指導是活動得以順利實施的保障
(1)教師要具有組織指導和游戲伙伴的雙重身份
教師的觀察是一門藝術,既要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全面,也要有盯住不放的深入,還要有捕捉細微信息的敏銳,能抓住活動中的偶發事件。如表演過程中,下面的小評委們及時指出:XX的領子沒翻好,XX的裙子有點長……使幼兒既得到了儀表美的教育,又增添了對紙工的興趣及創造的樂趣,因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依據區域活動記錄表進行指導
為及時了解幼兒參與各區域的活動情況,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各區域向每個孩子開放。讓孩子獲得全面的發展。
(3)適時適事開展活動
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把握主題選定,如秋天到了,室內布置成一片豐收成熟的景象,活動內容歌曲《秋天好》、棉簽畫《菊花》在活動區里得到了延伸;中秋節期間,結合課題內容,幼兒進行了自制月餅的鍛煉,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得到親情教育。
事業是無止境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多層次、多角度挖掘教育信息,發揮教育價值,培養幼兒自主、自信、積極、努力和創造的精神,促進幼兒潛在能力的發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的各種良好習慣得到培養,不同興趣得到滿足,不同個性得以弘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