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鳳
教師,是一項崇高的社會職業,肩負著培養人才的重任,漢代學者楊雄說:“師者人之模范也”。韓愈亦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人們給予教師極高的贊譽,“一支紅燭照四壁,三尺講壇度春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一切,反映了不同時代,人們對教師的高度評價和尊重。那么,作為一名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道德品質,就顯得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一代新人的優劣。
何為師德?即教師職業道德。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作為教師,毋庸諱言,那一定要有職業道德,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有道德,別人從之,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學生就喜歡你,你就有威信,這是師德的感化作用。反之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做一個有職業道德的教師呢?我認為:
一、為人師表
教師的為人師表體現了教師對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教師只有把求真、向善作為奮斗目標,并不斷在自身行為中表現出來,才具有較強的道德影響力。古今中外的優秀教育家,都倡導教師要為人師表,以自己的模范行為來教育和影響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為人師表,在思想、道德、學習、生活等各方面成為學生的表率。
我們學校每天都有衛生檢查,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做值日總是不到位,所以每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做,衛生保持也很好,所以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班得到流動紅旗的次數最多,我和孩子們都非常高興。升入三年級后,我覺得學生大些了,就不再和他們一起做值日。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發現總有一些地方沒打掃干凈,于是我就拿著笤帚把臟的地方再掃一掃,有幾個女生看到了,也拿著笤帚和我一起掃了起來。這看是一件小事,其實這其中體現了教師和學生對班集體的熱愛,教師的行為影響到學生,從而感化學生和老師一起去做,體現了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
二、關愛學生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教師只有關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尊重老師。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合格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的。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尊重,要多給學生鼓勵和賞識。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對學生嚴格要求,有個別學生課堂作業完成的很好,可是留的家庭作業就不認真完成了,要么字寫的很亂,要么就是作業胡編亂造,書寫不認真,不仔細。鑒于學生這樣的現象,我教育學生,家庭作業也要認真完成,老師留家庭作業的目的是讓你們鞏固今天所學的新知識,如果應付,不認真完成,等于是欺騙自己,最終自己不會的知識越來越多,那么到考試時成績就考不好,家長不高興,自己也很沮喪。對于說教還不改的學生,我采取的是和家長溝通,讓家長在家監督孩子認真完成作業。對于屢教不改的學生,我會采取在家校通上批評,但我會事先告訴學生,如果再不認真完成家庭作業,老師就從家校通上公開批評,讓班上所有的家長都看看,誰每天都不認真完成家庭作業。有的學生怕自己家長看到,回家挨批,所以作業認真完成了,字也寫工整了。在教育的同時,不是一味地批評,而是以表揚為主,堅持正面教育,發現其閃光點,及時表揚,并在家校通上公開表揚,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
三、嚴謹治學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長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材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教師的每一堂課,每一次輔導答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諄諄善誘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有進行教育所需的扎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透徹地懂得所教學科。
在工作中,我認真備課,鉆研業務,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認真細致地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然而,在任何課程教學中都要認識到,學生興趣的差異。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聽課專心,完成作業的態度好,對待學習上的困難有足夠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難的精神。而學習興趣低的學生,學習不專心,遇到困難便退縮,不能堅持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研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努力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首先,用富有情趣,引人入勝的方式、手段,創設寬松和諧的氣氛,使學生產生愉快的心情,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其次,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借助現代教學手段,直觀激趣。其三,是多與學生接觸,培養親近感,消除心理障礙,使學生主動配合,從而愉快地接受新知識。
四、終身學習
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作為培養下一代的優秀人才的我們,任務艱巨,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認真學習理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通過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反復深入地學習,從自身所肩負的歷史重任的高度,認識什么是教師職業道德,明確《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黨和國家對教師應該具有的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提高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自覺性,聯系工作、生活的實際,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作為指導自己的行為準則,進一步強化師德教育。同時還要不斷進行繼續教育學習,充實自己的頭腦,以便更好地培育人才。
總之,教育是廣袤的原野,學生是這原野上生機勃勃的綠樹紅花,老師的言行是他們模仿的標準,老師良好的品德,是他們今后做人的標準,愿老師們用自己無私的愛,高尚的德,良好的素質去催綠棵棵小樹,催紅朵朵小花,迎來萬紫千紅的教育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