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國珍
引言:語文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提出新的要求: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發揮其主體地位。那么,教師如何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呢?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新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最直接因素,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越濃,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維、記憶等多種智力活動也就越有成效。因此,興趣是智能發展的基礎。在語文知識中有許多趣味因素,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因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課堂教學的突破口,通過各種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大腦及層興奮中心的形成,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就容易獲得教學的成功。可見,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我從教學中總結出幾點方法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利用直觀教具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文學作品是通過一些抽象的符號(文字)來表達意境。小學生一般不容易體驗出來,再說有些事物學生根本沒有見過又如何去感知呢?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征,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借助實物、掛圖、幻燈、錄相等直觀教具將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具體化、感情化、生動化。這樣學生就能由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從而進入意境中去感受語文的美,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語文教學中盡量多使用直觀教具創設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2.借助音樂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是感情的表達,靈魂的體現。音樂能陶冶人的性情,渲染環境氣氛。在一些抒情性較強的課文中,教師講課時可根據內容需要借助音樂渲染氣氛,增強作品的感染力,讓學生感受作品的美。例如,在教《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我選擇一些節奏明快的音樂(如《百鳥朝鳳》),音樂中百鳥齊鳴,隨鳳凰群起而舞之的壯觀場面,使學生更加容易感受到鳥兒歡樂的場景。這樣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使學生與作品產生共鳴,形成心靈上的溝通,感受作品的美。學生感受作品的時候,會產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從而調動一切情感因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3.范讀課文引入意境感受課文語言的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范讀課文是教師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運用朗讀的技巧以豐富的語感將學生領入意境中去感受語言美的一種方法。由于教師的知識,閱歷、情感都比較豐富,范讀時比較容易把握分寸。這樣學生通過教師的范讀就與課文內容拉近了距離,容易進入意境中去感受作品的美。學生有了情感的體驗,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嘗試的愿望。例如,我在教學《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一課時,我就選用了一些比較抒情的輕音樂(如鋼琴曲《水邊的阿狄麗娜》等)作為背景音樂,然后我配合音樂給學生有感情地范讀,接著我問學生:“想不想像老師一樣來朗讀這首詩歌呢?”學生興趣很濃,都躍躍欲試。這時,我因勢利導利用帶讀這種方式去滿足學生的需要。我先讓學生一句一句地跟著老師朗讀,再讓學生模仿老師完整朗讀,最后,讓讀得比較好的同學為大家表演朗讀。一節課下來,學生不僅很容易就能有感情地朗讀,而且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很容易就掌握了。
二、開展語言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活動,教師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它,往往能寓教于游戲之中。例如,成語接龍,句子接龍等游戲都是激發學生興趣,發展學生語言的有效措施。因為學生在成語接龍這個游戲中會出現以前所學過的成語,使之得到鞏固。在句子接龍游戲中,學生為了贏得游戲勝利,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創造一些有難度的,有個人風格的句子。在游戲當中,學生所學的知識不僅得到鞏固,還能得以創新、發展。
三、作業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作業是教學的基本環節,有助于所學知識的鞏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創造才能的發展,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載體。《新課程目標》提出:“語文作業要重質減量”。在作業布置中我重視個性興趣發展,減少整齊劃一的作業。從作業量和作業難度兩個方面進行區分,作業布置可確定基礎、發展、創造三級目標,要求一般學生能實現基礎目標,努力完成發展目標,基礎較好的學生可向上晉升,完成創造目標。例如,學完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根據學生的需求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①基礎題: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且在聽后交流想法,說說你講得怎么樣?②提高題: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些什么?③擴展題: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你家,你打算怎樣做?請以此內容寫一段話,題目自擬。
四、恰當的表揚與鼓勵,可隨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每個學生都希望能聽到老師的表揚與鼓勵,老師恰當及時的表揚與鼓勵,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信心。例如,當學生很好的回答上一個問題時,我會投去贊揚的目光并且說:“你回答得太棒了!”而當學生沒有回答對問題時我會親切地對他說:“你很勇敢,下次努力點。”當學生考試成績很好時,可以給予一些物質獎勵,如一支筆、一個筆記本等,對于考得不好的學生,我會耐心地給學生分析失敗的原因,并鼓勵他們:“別灰心,繼續努力,老師相信你會進步的!”同時,我還設置了一個進步獎,當后進生有所進步時,我也會及時給予獎勵。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得到激發。俗話說:“暖語一句三冬暖,惡語半句傷人多。”尤其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與鼓勵,有時僅僅是幾句簡單的話語甚至是一個溫暖的、鼓勵的眼神,都能激勵著學生,使他們漸漸對學習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法還有很多。柏拉圖曾說:“強迫學習的東西是不會保存在心里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有了興趣,不用老師多講,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這樣不僅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受益無窮,還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兒童潛在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地、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