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容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在積極投身教改實踐的過程中,必須不斷變革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應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特別要在教學的主陣地——課堂上下功夫,即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使素質教育的推進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至于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近年來,我和語文教研組的同仁們在不斷的思考著,實踐著。今天,我把大家的實踐與思考以及我個人的心得做一個不全面的總結。說實話,在以前我一直認為決定一個學校教學效果和升學率的是數理化和英語,因為這些科目學生提升成績相對容易,得高分也較容易。但是至從提出和實施了高效課堂以來(或者說語文科運用了導學案以來)學校各年級語文成績(或者說我所教年級的語文成績)是有了意想不到的升高。我們是如何具體做的呢?
一、堅持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研究,構建和諧高效課堂
高效的課堂就是要變“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師生共同發展的生態性課堂。簡言之,高效課堂就是追求效果、效益、有序的教學,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為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通過分析、歸納“成功教育”“合作學習”“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等教育教學理論,形成了以“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反饋達標”的教學模式,確立了教育教學指導思想: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合作者;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參與者、探究者;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比掌握專門知識更為重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展,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構建和諧高效課堂
“以人為本”,就是以教師為本和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就是要相信教師、尊重教師、依靠教師、發展教師,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教師心情愉快地高效地工作。以學生為本就是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尊重學生生命成長的規律和合理需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適合學生的發展,一切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不僅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更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應有的基礎。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構建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負擔,教師和學生應首先認識清自己的位置,并作好必要的角色準備。
(一)教師方面
1.作好充分的課前備課
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在設計導學案時都有著不同的要求,也就有不同的練習題。所以,在課前的準備時我們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整個的課堂設計,并對課堂作好必要的預設。我曾經做過統計,要把這幾方面都基本備好,設計一篇導學案大約需要5個小時左右。這是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勞動量的,不過,盡管如此,我們的每一位老師仍都做得一絲不茍,我想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責任與忠誠的體現。
2.激發活躍的課堂狀態
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于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注入式”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要由“演講者”轉變為“編劇”和“導演”,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做中學”的情景,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
3.提供科學的學法指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學生方面
1.培養課前預習習慣
預習不止是把書本看看,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還要完成導學案上的相關練習,等等。預習了,聽課就有的放矢,會抓重點,攻難點,課堂自然就更加高效,負擔也就相應減輕了。
2.培養課堂學習習慣
上課要做到“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討論問題時要主動參與、積極發言、積極思考,達到課堂高效收益。
3.培養課后鞏固習慣
堅持先復習后做題。復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把所學知識認真復習一遍,該記憶的記住了,該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業。
三、堅持師生平等,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的“一頭熱”是很難產生高效課堂的。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既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也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所以,我們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贊賞,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情境中高效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常言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努力創造一種民主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要有獨立意識,敢于提問、評論、發表不同見解,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由理論走向實踐不是一個新的課題,但是在進行素質教育和進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今天,它卻具有其新意。作為一個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由理論走向實踐,必須擁有先進的教育理論和過硬的務水平,讓學生佩服,并能用誠摯熱烈的情感去熱愛、尊重、信任學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真正達到師生心心相印、心理相知,讓學生感到老師可親可敬。當學生感到老師可信賴時,他們的心靈才會打開,教育才會奏效,才會使我們的課堂豐富多彩。同時也只有掌握各種教育理論,我們才能做課堂改革的先行者。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會有創新,我們才能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