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綏周

一、新時代背景下的“微課”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說起微課,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薩爾曼·汗。薩爾曼·汗從小家里很窮,但在數學方面有天賦,四年讀完了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連兩個專業的課程。2004年8月,在幫助其侄女納蒂亞輔導數學作業時,產生制作微視頻進行教學的靈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而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技術在各種領域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微課教學也在我國迅速得到推廣和運用。“成都市微課制作大賽”“2014年度一師一課”等活動的推廣更是讓更多的一線教師了解并積極參與其中。其實“微課”并不是一種課程類型,它常常與翻轉課堂和慕課相結合。而后者更常作為一線教師的研究對象,將“翻轉課堂”這種新型課堂用來講授傳統的語言技能,比如,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與反思,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而“翻轉課堂”用來語法教學的相關研究并不常見,單獨將“微課”脫離出來,作為研究主題參與語法教學方面的研究也相對較少,雖然一些地區已經開始著手這方面的研究,比如,《微課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研究方案,但在研究上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基于此,本人從“微課”角度探討初中語法知識的教學。
二、“微課”的實施類型
課前預習
這種一般是老師事先將相關資料,包括“微課”視頻及相關練習發給學生,讓其在周末先通過觀看視頻,學習某個知識點,然后再做相關試題,將不懂的地方做好記錄,在上課時一起討論,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對該知識點的理解。這類實施過程的優點是:一是學生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二是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三是配套練習題在家做能節約上課時間,比較經濟。但這類型實施過程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它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較高,紀律性弱的可能不會按照老師要求完成預習任務,而到正式上課時,由于老師不會再就該知識點進行系統的講解,會導致那些沒有認真預習的學生跟不上老師的“進度”,達不到學習效果。
(二)課后復習
這種一般是老師先在課堂上對某個知識點進行系統的講解,然后再課堂上完成相關練習。最后,把相關視頻,即微課發給學生,讓學生周末在家進行復習。這類實施過程的優點是:一是在第一次接觸新知識時,就給學生不斷強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長時間記憶。二是由于所以程序都在課上完成,學生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當場提出,老師給于及時的解答。但這類實施過程也存在其不可避免的問題:知識點的引入,講解,及練習每個部分本身就是非常花時間的,幾個放在一起更加花費時間。在課程任務重,時間少事實面前,這是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三、實際例證闡明“微課”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更好地證明“微課”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作用及何種實施過程更加有效。本人在2015年3月,專門制作了以下實證研究。內容選自:(新目標)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6 Im watching TV Section A period one(1a-2c).
實驗對象:初2017級3班,8班及1班。
實驗方法:
控制變量法(本年級共有14個班,之所以選擇這三個班,是這三個班的英語學習情況差不多,學習水平也相當。在最近一次考試中,三個班的平均成績均在125分左右,有效分3班85.67;8班85.60,相差0.07.而班級學生情況也差不多,比較平均,沒有兩極分化的情況。)
實驗過程:
從后面附件可知,該語法專項訓練共包括三個部分:選擇(12道),用單詞適當形式填空(11道)及翻譯(6道)。在后面的統計過程中發現:8班孩子總共錯235道,平均每人錯5道左右。錯誤主要集中在1,3,10(選擇),5,12(填空),4(翻譯)。3班孩子總共錯228道,平均每人錯4.85。錯誤主要集中在3,10(選擇),5,6,12(填空),4,6,(翻譯)。無論是3班還是8班,都反映出學生在進行時構成be+ving上還存在疑問,部分錯因來自名詞單復數及主謂一致掌握不牢等。實驗證明,從語法教學效果上來看,“微課”的作用與傳統課堂教學差不多,但明顯在時間上有很大優勢,省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查漏補缺,并且可以流出更多的時間進行拓展。
四、對“微課”的進一步初思考
任何東西都有其局限,“微課”也不例外。微課制作是一個比較花時間的工作,就語法知識來講,初中就有至少八種基本語法,如果單獨由一個老師來完成的話,工作量是無法估計的,如果是要再考慮趣味性,生動性更是會消耗更大的精力與時間。所以,在進行語法教學時,應該考慮本校的實際情況,適當性的選擇制作“微課”,在保證效率的前提下,適當地選擇“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