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德斌
一、運用插圖,啟發想象
我國著名老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說:“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以拓寬兒童的想象。”教學中運用好插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根據小學語文教材圖文并茂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欲以誘發學生想象。例如《飛奪瀘定橋》這課有幅插圖,畫的是22位勇士面對熊熊燃燒的烈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奮不顧身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的情景。我教這課時,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想象:通過紅軍戰士的目光,表情和動作,想象叔叔們心里想什么?用自己的話復述當時戰斗的情景。由于利用插圖,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他們繪聲繪色地創造性的復述得到聽課教師一致贊揚。又如《狼牙山五壯士》,我讓學生看著插圖展開聯想:“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像什么?”學生紛紛爭著舉手回答:“像五個頂天立地的巨人。”“像五棵風吹不到雨打不垮的青松。”“像五座永垂不朽的豐碑。”“像五只被激怒的雄獅,正俯視眈眈地怒視青山腳下蠢蠢欲動的敵人”。語句中充滿了對英雄們的贊美之情,想象使英雄們的光輝形象在孩子們的心靈里生了根,終生難忘。
二、加強朗讀,激發想象
加強朗讀,以讀代進,喚起學生心靈的共鳴,激發他們想象。
1.教師要做好示范朗讀,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
如教學《我的戰友邱少云》這篇課文的第二段中的第七自然段“我的心繃得緊緊的,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擔心……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讀到“我擔心這個年輕戰士會突然跳起來,或者突然叫起來”這句時,教師應用很輕的聲音讀出內心擔憂的語氣,讀“我不敢朝他那兒看,不忍眼巴巴地看著……火突然熄滅”這句時,教師應把這深沉而又復雜感情讀出來,讀到“我的心像刀絞一般,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這句時,教師應用緩慢、深沉的語氣讀出當時作者極度痛苦而復雜的情感,真的不忍心看到戰友活活被燒死。這 樣示范朗讀能使學生聲聲入耳,句句動心,有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激起想象的浪瀾。
2.要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激發他們的情感
教學《可愛的草塘》一果,指導學生讀草塘很大時,聲調輕柔,語氣緩慢,就像自己也置身于綠色的海洋之中;讀草塘很綠時,帶著歡快、跳躍的語氣讀出草塘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引導他們自己去欣賞、體會,啟發學生去聯想,使學生在想象中領略到草塘美麗景色,感受到北大荒特有的情趣,激發他們對北大荒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三、改變教學方法,拓展想象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習慣于把學生當作知識的接受者。例如在教學古詩時,為確保“雙基”教學目標得到落實,長時間不厭其煩地去講解古詩的內容,進行詞語對照解釋,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詞語解釋和譯文。這種把學生當作教學客體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損傷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影響學生想象的發展。如果能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教育活動的主體,為學生創設自由想象與創造的環境,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會有較大的作用。引導學生想象不同作品描述的江上景物,體驗詩人描述事物、表達情感所用語言的豐富性,感悟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奧妙,增強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
四、延伸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創新離不開想象,想象離不開假設。一個事件可以有多種辦法,一個故事可以有多種結局。教師要善于用假設來延伸課文內容,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例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窮人》,主人翁桑娜因鄰居西蒙死后留下兩個孩子無人撫養,而不顧自己一貧如洗的困境,毫不猶豫把兩個孩子抱回家中。小說至此嘎然而止,沒有下文,為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這樣假設: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生活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有哪 幾種可能?有的說隨著生活負擔加劇,桑那和漁夫不堪重負相繼病死;有的說桑那寧可送自己的孩子去當學徒也要撫養西蒙的孩子;也有的說正當他們生活困窘時,漁夫出海打魚發生了奇跡:打到了一條會說話的魚,你需要什么它可以幫助你;還有的說由于桑娜一家人善良,關心他人感動了上帝,上帝賜給他們家一件珍貴的寶物,當你需要東西時,只要對“寶物”說,它都滿足你的要求,從此桑娜一家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樣的討論無疑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把自己想象說出來或寫出來,為故事續個結尾,既深化了對原文的理解,又開拓了學生思維,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而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可用類似的方法,如《狼和小羊》、《凡卡》等。
五、激發好奇心,發揮想象力
好奇心是發揮想象力的起點,是創造的萌芽,愛因斯坦說過:“他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兒童天性,是創造個性的具體表現。我們應倍加愛護和引導,在課堂上不斷給學生創造機會,創造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各種不同體裁的文章,我們應該運用各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如提供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做一做實驗,從而科學地理解教材,在學習說明文以后,讓學生看著說明書動手操練一下。這樣,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把學生帶入新的“情景”,使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更有興趣學習。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表現欲強,因此對故事性和情景性的課文,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在表演中發揮想象力。另外我們還可以用游戲,競賽等方法來激勵學生的好奇心。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開啟思維的鑰匙。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的思維在無限廣闊的天地里縱橫馳騁,培養并豐富學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