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
【摘 要】多媒體以及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促進手機、電腦等移動預覽器的推廣,從而使得圖書編輯出版工作也受到較大影響,現階段的傳統出版單位正在向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進行轉變,目的是從傳統的紙質圖書出版向內容供應進行轉變,從傳統媒介出版向多媒介出版進行
變化。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不斷改變目前的出版模式。充分利用數據優勢,將原有的出版“只可以達到一部分人的基本要求”向數字出版“可以大范圍提供個性化服務”進行轉變。本篇論文將對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與整合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建設;整合
1 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的主要作用
1.1 數字內容版權以及出版品的創造
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就是數字出版所有機制的整合體系,該平臺能夠為數字出版提供任何技術支持以及管理。在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的管理結構當中,作者以及編輯人員能夠借助使用者界面以及管理界面,調整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的編寫機制、匯總體系、信息監管以及版權保護機制等等。實現預期的各種創作、編寫環節以及最后階段的版權創造:作者改編、創作、編輯人員選材管理、選材模式制定、選材引導;作者編寫、制定、提供作品、審核人員查稿、撰寫加工、上傳稿件;編輯人和圖書管理者一起參與、實時溝通交流。由此不難看出,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可以大幅度提升編輯能力以及工作效率。
1.2 商務管理作用
從根本上而言,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就是數字出版的多邊市場,該市場中的所有交易工作都來自于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各體系企業、用戶自身以及其他組織機構等。每一個組織結構之間都能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從而有效構建起多邊交易模式。初級網絡管理提供、技術管理、內容支持、移動端儀器搭建、金融監管、第三方付款、客戶端信息統計以及數字宣傳工作等一系列數字模塊內都存在著諸多交易,而這一切內容都是建立在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基礎之上,所以可以發現,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擁有商務管理的作用。
1.3 監管治理作用
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是介于數字出版有關單位以及交易市場之間的眾多成員單位共同建立起的過渡性組織機構。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又可以理解成一種數字出版信息化活動監管模式,與此同時,該平臺作為一種組織機構,其自身也同樣需要監管,只有先進、可靠、科學的監管治理才能保證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的有效建立、穩定發展以及作用的充分發揮。正因為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擁有監管治理作用,才可以合理的分配各成員單位的自身權益、職責以及部門效益。監管治理是非靜態的,在整合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以及數字出版領域時會遇到瞬息萬變的情況,因此該監管作用也具有宏觀的特點。
2 現階段我國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建設類型
2.1 由內容提供者建立的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出版單位都已經構建起相應的門戶網站,數字出版信息化行業內部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技術和理念。部分數字出版社正在建立亦或是完善傳統的網站,在傳統只擁有本社簡介以及粗淺內容的基礎上,不斷增加與本社出版物息息相關的數字化資料,即使該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但也能體現出我國眾多出版社向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轉變的決心和毅力。
2.2 由供應商構建起來的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
該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中最為典型的是由通信經營商所構建起的移動瀏覽平臺,舉例而言:我國三大移動經營商(移動、聯通、電信)的移動閱覽基地,由供應商構建起來的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可以有效借助現代移動互聯網的優勢,為客戶創造最佳的閱讀感受,從而有效滿足使用客戶的基本要求。
3 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在建設、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 內容信息不全面、質量不過關
目前數字出版社信息化平臺在建設和整合過程中存在內容信息不全面、質量不過關的問題。全面的內容信息是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迅猛發展的必然前提,就現階段我國已經擁有的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來說,從綜合角度去分析,不難發現:內容信息過于單一、十分匾乏,我國許多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受到版權因素以及協作原因,使得內容收集工作不能有效開展,在時間層次上以及學科類別上都出現了缺陷問題,并且所收集信息的整體深度和整理廣度都比較膚淺;一些中小型的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因為受到科技水平、投入資金、途徑、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收集到的資源以及對內容的解決方式上存在更多的問題,最終影響到移動客戶端上的瀏覽感受。
3.2 不具備健全的法律體系
即使現階段我國已經在國家層次以及政策領域上加大對數字出版信息化技術的管理力度,可是在實際數字出版權的維護問題上依舊缺乏較為健全的法律體系,相關法律文件具有不先進性以及滯后性的特點,久而久之導致盜版問題的出現,對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資源的收集以及維護產生了負面影響,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的整體水平,造成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經營者的效益無法得到合理保障,從而產生了阻礙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發展的力量。
3.3 競爭壓力過大(下轉第22頁)
(上接第71頁)
現階段的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市場展現出以技術為主導的信息化平臺瓜分主要市場份額的特性,而創新型中小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又呈現出不斷追趕的趨勢。針對大型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經營商而言,大多數中小型數字出版平臺的迅猛發展將終結其對市場的多年壟斷情況,并為其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
4 解決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發展問題的措施
4.1 加大對數字出版信息平臺的整合力度
加大對數字出版信息平臺的整合力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必須整合多方位的數字信息,不斷填充新數據,構建起一個信息資源管理庫,進而便于客戶更好的查詢所需數據及資源,也可以有效增加客戶對有關主題信息的了解程度。第二,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需要不斷提高數據深度,提升數據維度,增加數據挖掘途徑,以便于構建一個“網絡化”的信息資源中心。
4.2 提升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的個性化特色
必須大力發展數字圖書館模式,數字圖書館是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針對不同領域機制及客戶特性建立起的多類型數字圖書館模式,該模式能夠提供個性化的操作指示,并根據客戶需求,針對性的選擇配置數據、自選模式等內容。
5 結論
多媒體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尋求知識信息的主要途徑,數字閱讀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多,數字出版信息化領域也擁有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前景。可是作為新興行業,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依舊存在諸多不健全的地方,需要不斷地整合各類數據信息,增加處理深度,把知識服務作為準則,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以便于達到各類客戶所提出的要求。本篇論文主要從現階段我國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建設類型、解決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發展問題的措施等方面展開論述。
【參考文獻】
[1]王渝麗.建設開放的知識元數據庫是社會發展的需求[J].術語標準化與信息術,2017(3):28-30.
[2]暢榕,陳丹.數字出版公共平臺的建構模式與運營機制初探[J].科技與出版,2016(2):57-60.
[3]陳超英.傳統出版社向數字出版跨越的三條途徑[J].出版發行研究,2017(3):16.endprint